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公益图书行业“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870 浏览:105675
论文导读:
“为村庄配备一个1000册规模的图书室,目标读者主要是青少年,需要多少钱?选配包装需要多长时间?”
——“建一个千册图书室需要一万元。我们有适合不同阅读对象的系统书目,有数百家出版社的3000多个品种备选书库存。资金到位后,我们可以用三到四天完成选配、包装,并发送到物流公司。”
“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个图书角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前期工作?”
——“每班图书角70册左右,包括一个书架,共需一千元。我们常备适合小学不同年级阅读的图书角图书包,立即就可发出。”
“委托你们做图书选配发送工作,需要多少费用?”
——“全部书价的5%,如果建一个万元图书室,服务费用500元,一个千元图书角只需50元。”
“图书多长时间能够送到我们这里?”
——“最晚一周可以送达接收县城。”
……
提出的理由可能来自天南地北不同的角落,需求也各不相同,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在为农村地区建公益图书室或者农村学校建班级图书角。回答理由的是北京的“公益图书中盘”,一个专门为中国乡村图书室的建设搭建的专业平台,提供书目服务、图书采购、藏书配置和物流运输的专业化非营利平台。
这个公益图书平台的发起人就是邱璐。有个著名的段子:“我家门口有道沟,很难过。”接下来的一句是:“再难过,也得过。”而邱璐没有这么做,折转身,要去找一条不让自己难过的路。
找一种让自己不再难过的活法
邱璐的读书经历和职业经历一直一帆风顺,北大研究生毕业,在中华书局工作五年后辞职,在科学出版社工作五年后再次辞职,分别是最好的文科出版社和理科出版社。邱璐编的书获国家图书奖,年纪轻轻就赢得了这个行当里的最高荣誉,在单位也是个做得不错的中层负责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很难过”,“难过得不得了”。回述自己的公益图书行业的“水”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职场经历时,邱璐反复提到了“难过”这个词。
“我非常非常喜欢编辑这个工作。我想做的,是那种学问型的编辑,做那种慧眼识才的事情,能够通过我的手,把人家抽屉里的好东西发掘出来,做一个流传于世的好作品。”邱璐娃娃脸、短发,那种中学生的发型,这样的脸上是看不出年龄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嘴角荡起一波笑纹,把圆圆的眼睛挤成了两轮月牙,就像一个孩子在吃一块很甜的糖。但是,做编辑的十年里,她吃到的这样的糖太少了,整天不得不面对的,是紧跟市场节拍追着利润走的教材教辅,是东拼西凑前后矛盾的“学术论文”和整段整章从网上抄来的博士点“科研成果”……“我真的很难过。我生活的作用在哪里?虽然不缺钱也不缺地位,但我总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浪费了的,我们做这些事情的人的生命是浪费了的。进了办公室你看吧,一个个埋头工作,我们工作量压力大得很,而且每年都要加码,那真的是埋头工作啊——那些刚毕业的、鲜嫩嫩的孩子,每个人都低着头,每天都是在数那些字数,算我做了这些能拿到多少钱。我看《肖申克的救赎》,觉得我们的大楼就是一个大监狱,我们都是里面的囚徒。我太难过了。”
难过的不只邱璐一个,大家的感受都差不多,或多或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东西在跃跃欲试,但再一转念,想想收入、职称,想想房贷和未来就又忍了下来,在难过面前,总得找到自己的过法。发发牢骚,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再难过,日子也还是要往下过。邱璐也曾经试着调整自己,忍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觉得不可忍受,必须找到一种让自己不再难过的活法。
2007年底,邱璐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天下溪教育研究所”的公益组织招志愿者,为农村地区建社区公益图书室和中小学公益图书室。“我们希望一所乡村图书室能为一个村庄/学校带来某些积极的变化,因为我们相信阅读能让人视野开阔,生产和生活知识得到丰富。”那时候,邱璐对公益完全不了解,但这事情跟书有关,自己也很认同这句话,就报了名,开始慢慢了解“天下溪”和“公益组织”是怎么回事。
给你的家乡建一个图书室
“天下溪”是一个关注教育的民间公益组织,“乡村图书室”劝募城市白领给自己的家乡建一个图书室。最早与邱璐接触的乡村图书室项目负责人说,她一个人无力应对巨大的需求,需要再找一名或者更多的志愿者来配合。
“巨大的需求”这个说法,一开始让邱璐多少有些意外。她在出版社工作多年,每年都会接到要求捐书的通知,支持贫困地区和农村义务教育,累积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量。那么,这个“需求”在哪里?“天下溪”做的这个事情,跟国家有什么不同?
国家捐书一般是捐给学校,一般的中心校有图书馆或者图书室,但规模较小的学校比如村小可能就没有,属于村庄的社区图书室几乎是个空白,这真的是一个巨大到难以想象的需求。“乡村图书室”是2003年由“天下溪”的志愿者梁晓燕、徐晓、王小平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致力于为改善乡村教育提供最为基础的公共教育设施——社区公益图书室和中小学公益图书室,当时提出来的口号是“三千块钱给你的家乡建一个图书室”,希望那些告别土地走进城市的人,除了自我发展,也能用这种方式回馈家乡。
乡村不仅向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赖以存活的食物,也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这片土地上最优秀的年轻人。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青年才俊告别农村进入城市,已经成为推动时展的中坚力量。这些村庄精英在进入城市自我发展之余,回馈亲人的方式可能有很多。“天下溪”做的,是邀请他们“给你的家乡建一个图书室”,不仅支持到自己的家人,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身后业已远离、甚至是正在凋敝的土地;不仅要求你捐钱,如果是在村子里建图书室,还要求捐赠人先找到一间可以做图书室的房子,要求找到人兼做图书管理,还会邀请他们加入捐赠的过程,参与选书、整理、打包、发送、回访,这样带给家乡的,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室。这本身就是一个公民参与、公民行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行动中的一员,在用自己的参与反哺土地、回馈家乡、参与公共事务。曾经有一个企业找到梁晓燕,要捐出300万建1000个图书室,但她拒绝了。“我们希望这所乡村图书室是秉着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建立的,不是给予,不是扶助论文导读:
,而是合作、共建和分享。”乡村图书室不仅弥补当地不足,更重要的是一个公民建设的可用型的平台,这让邱璐看到了个体化的民间公益行为与大量的、集团化的国家行为的不同。“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不仅仅是为了资源平衡,不仅仅是因为家乡缺图书室、缺书,如果只是讲规模比数量,别说1000个了,就是10000个也只是个数字而已,又能有什么作用呢?”公益图书行业的“水”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