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50 浏览:15797
论文导读: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之一,《手稿》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以劳动为,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共产主义等重要内容可以看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些宝贵的生态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人类最为关注的理由之一。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在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取得进展。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劳动,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人性的真正复归。他的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伴随着我国当前的生态理由突显,我们应该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发,深入研究其中的生态思想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

马克思在《手稿》中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进行了如下阐述:从理论上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可见,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产物。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人类通过生产资料与自然界相互联系。并且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世界,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同时,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产生的,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的去改造自然,把自然变为人化的自然, 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实践。并且人的劳动是有意识、自觉的行为,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所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变成了异化的劳动,体现在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化、劳动本身对人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人对人的异化四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的金钱关系,资本家为了高额利润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异化劳动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单向度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不断地向自然进行索取,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所以要杜绝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那种把主体置于自然之上的思想,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那样呵护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融合而存在,人应该被自然界的本性所规定。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而共产主义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

一、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统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真正的复归。

二、生态思想的启迪

和工业文明以功利主义的心态面对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是同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级文明形态。自然作为人赖以存活的基础,人类应该去维护。人类的发展要基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在尊重自然、合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开采自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无节制地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的观念。面对当前的生态环境理由,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异化,自然作为人的对立物,异化劳动使自然成为奴役人的对象。这样就不可避开的导致生态危机。转变不合理的制度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根源。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应该坚持马克思生态思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完善社会制度,注重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敬畏自然,在劳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孙忠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边疆经济与文化[J].2009.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mkszxlw/lw36435.html上一论文:研讨周国平 哲学家的幸福朝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