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徐訏创作中哲学思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76 浏览:130952
论文导读:是求神对你宽恕。”上帝又是与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所以,上帝的性质是杂乱中的统一。人的知性和意志都包含在作为上帝的精神之中,世界的变化规律也统一于上帝。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本体论基本理由的先例,徐訏的这种思想可以溯源于笛卡儿,但却直接来自于康德。徐訏的父亲是研究康德的学者,徐訏幼年就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徐訏在文学史上被划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有很强的哲学性。本文从哲学的基本划分和人生哲学两方面着眼浅析徐訏创作中的哲学思想,论证徐訏思想中世界万物和谐统一于上帝,不可知论的形成理由以及人的定位和人生态度等哲学理由,通过分析徐訏小说创作中哲学思想的体现,管窥徐訏哲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徐訏;哲学思想;人生
[]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2-0077-04

一、从哲学的基本划分看徐訏思想

(一)世界万物和谐统一于上帝——从本体论角度看徐訏思想

本体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理由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对于本体论来说,最基本的是找出什么是物体、什么是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徐訏的思想倾向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存在一个本原,世界是由这个本原延伸出世界存在的一切,而这个本原是上帝的意志。这里的上帝是一种被实体依赖的绝对精神。上帝是决定人间一切的,世界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的思想和命运也是由上帝主宰的,是“神使人创造故事,魔鬼使人创造谣言”,“而艺术的创作则是对神的,是求神对你宽恕。”[1]上帝又是与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所以,上帝的性质是杂乱中的统一。人的知性和意志都包含在作为上帝的精神之中,世界的变化规律也统一于上帝。
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本体论基本理由的先例,徐訏的这种思想可以溯源于笛卡儿,但却直接来自于康德。徐訏的父亲是研究康德的学者,徐訏幼年就在这种哲学熏陶下成长。读书时代,徐訏在北大哲学系,他又对哲学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康德认为,“有某种东西绝对必定地存在着。这种东西就其本质来说是唯一的,就其实体来说是单纯的,就其本性来说是一种精神,就其持存来说是永恒的,就其状态来说是不变的,就所有可能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来说是最充足的。这就是一个上帝。”[2]徐訏受康德影响,把人的最高境界看成是与上帝的合一,“人只有在相互的爱中才能领会上帝、理解上帝;不仅如此,人的互爱就是对上帝的爱、就是对上帝之爱的应答。”[3]上帝使宇宙和谐,人类精神的无限绵延就是在接近上帝,“上帝的智慧就是宇宙的终极的整个的和谐,谁的生命的广袤与长度能与宇宙并驾齐驱,谁就与上帝的概念贯通合一与融化。”[4]在徐訏的小说中,非常注重人的主观情绪感受,人的意志是从上帝的意志而来,世界万物又因上帝的意志而具有灵性。《百灵树》《鸟语》都使人与自然的感情相融,百灵树可以发出“哀呀,爱呀”的声音,鸟可以与人对话。实际上,自然界的灵性都是出自于人的想象,但徐訏却给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使他们在世界中具有了意志的独立性,以此来表现上帝的存在。
“我所谓的更高境界,爱已经失去了作用,代替那爱的是整个的和谐,人世融合在宇宙里面,爱者融合在被爱者里面;整个的谐和就是爱的融合;人与人间没有分隔,上帝与人世完全吻合。这就是整个宇宙浑成一片的境界,这就是自然也是上帝。”[5]在徐訏的小说中,《花神》中的花匠阿福没有家室,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一盆名为“娇妻爱女”的花上,当花像有了灵魂而开得娇艳时,作者却把阿福拉回了现实,季发嫂的女儿毁掉了花,但是她代替了花,和她的妈妈一起成为了阿福真正的“娇妻爱女”。人要以本真情感为出发点。阿福对花用的是真情,付出的是真爱,当人向自然付出爱时,自然也回报给人幸福,所以,《花神》是徐訏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又一篇佳作。
在徐訏眼里,上帝不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神,而是人想象出的精神的寄托,上帝就是人的精神。上帝的存在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徐訏在《谈鬼神》一文中说:“其实人类本是一种哲学动物,他需要自己有一个着落的,想象一个上帝来依靠原是他的初步的归宿。”[6]可见,上帝就是人的绝对精神。人们假想出一个上帝,世界万物的发生和变化就有合理的解释,人对命运的无助感也可托付于上帝,人的心中有了上帝就会感徐訏创作中的哲学思想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到温暖与爱。徐訏认为,世界本是虚无的,一切的存在都是虚妄,而人存在的只是灵魂,“一切的存在都是虚妄,真正存在的只有灵魂”[7]。而这灵魂是由上帝创造的,最终也归于上帝。徐訏的思想里有明显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这来自于他的人生经历。悲观和虚无使他更加需要精神的归宿,在这种情况下,人更容易接近上帝,上帝是使一切发生的理由。这也是徐訏晚年皈依基督教的理由。

(二)由时间和机缘的“变”形成的不可知——从认识论角度看徐訏思想

徐訏主张不可知论,永恒的“变”则是不可知的理由。他认为,人生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发生,受神秘力量的支配。最早强调世界的不断变动和更新的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他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种“变”的思想一直贯穿在徐訏思想中,并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江湖行》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野壮子,他小时候只想在土地便宜的地方买一块田自己种,和自己所爱的人安定的生活一辈子,但在爱情受挫之后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后来野壮子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也不再爱葛衣情了。可见,人的思想是随着年龄、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作者借野壮子的口吻说:“我是一个凡人,人间不是天堂,那里没有常美的景,没有常新鲜的风光;人不是神,在生命的变化之中,年龄的增进之中,人不能有不变的感情,也不能有常驻的青春”[8]徐訏把这种“变”的理由归结为人生宿命。人生经验是表象,而真正主导变化发生的则是宿命。《江湖行》中的周也壮在学习知识后再见到葛衣情时,心理发生变化,他把这种结果归结为不是人本身的理由,而是“那永远在变化的人间”。[9]由变化的观点衍生出一切都不可能永恒,包括美。徐訏总是在小说中表现美的残缺或美的消失,他的美学观主要来自于他的哲学思想。赫拉克利特还说过:“比起人来,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论文导读:可以寻求了解。”在徐訏笔下塑造的最多的是美的形象最后被毁灭,如《风萧萧》中,笑如“百合初放”的白苹,死在日本暗探的下;《精神病者的悲歌》中的海兰为了成全她的主人而;《盲恋》中的微翠也因情感的矛盾而;《痴心井》中的美丽的银妮落井死去。这些女性都是作者青睐的对象,她们都年轻、漂亮、聪敏,有着旺盛的生命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这就是美的标准相对性的依据最简短最形象化的说明。而《痴心井》的结尾徐訏议论道“在太阳前,一切光都是黑暗;在海洋前,一切水都是渺小;在宗教中,一切神秘都不是迷信;在爱中,一切其他感情都是短暂而卑微的。”[10]由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可以推出美不能是绝对永恒的东西,这也是徐訏在小说中反复说明的。在徐訏笔下塑造的最多的是美的形象最后被毁灭,如《风萧萧》中,笑如“百合初放”的白苹,死在日本暗探的下,《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的海兰为了成全她的主人而,《盲恋》中的微翠也因情感的矛盾而,《痴心井》中的美丽的银妮落井死去。徐訏认为变化是随着时间发生的,而人的认知永远赶不上时间。“已逝的生命是绝无法挽回的,我们的补赎有求于将来,但是将来的重获并无补于我过去的所需。”“在流动的生命之中,一切的准备与计划都会落空,重获已失的东西总不是你所要的,然而人是多么看重已失的东西呢?”“我的一生只是追寻已失的东西,而得到的则总是加多了一个已失的东西。[11]人在接触身外之物时失去了一部分自我,同时也吸收了不属于我的部分,而这个我又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种难以把握的流动性使徐訏陷入了不可知论。笔者认为,徐訏思想中的时间具有“双线”并行性质。这里提到的“双线”时间分别是宇宙时间和心理时间。宇宙时间是线性流动的,具有单向性。心理时间则是不定向的,它随着人的心理而迂回变化。回忆是使心理时间转变方向的一种驱动力,所以,徐訏常在小说中以回忆的方式讲过去发生的故事,既然人永远赶不上宇宙时间,就只有在心理时间上体会并认识人生。柏格森在《材料与记忆》中说:“记忆还使我们能够通过一个直觉,捕捉到绵延的众多瞬间;记忆还使我们能够摆脱事物流(flow of thing)的运动?熏即摆脱必定性的节奏。”[12]徐訏靠回忆将宇宙时间截取为心理时间,放慢了人生的节奏,咀嚼人生的苦辣酸甜,形成对人生的深刻认知。宇宙时间对人来说是短暂的,“人生其实很短促,英雄大概是翻几个筋斗就进了坟墓,美人呢,正如鲜花,开过一次也就很快枯萎了。”[13]只有回忆能让时间暂时停留。《旧地》是一篇回忆性小说,通过对枫木村的描写,追忆童年的人与事,感怀美丽的村庄被洗劫后的悲哀;《炉火》以意识流的手法写回忆,主人公叶卧佛在一幅幅画中怀念过去的岁月,经历的沧桑和逝去的生命;长篇小说《江湖行》徐訏创作中的哲学思想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更是以周也壮的人生变幻对时间的捉摸不定加以书写。
神秘力量支配着人生的“变”,这个神秘力量也就是徐訏笔下的“命运”。徐訏感到,在他的命运中有很多事是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的客观发生发展也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他无法解释这些人生机缘时,就只能认为有一种无形力量在主导人生,这就是“命运”。“对于生死大事,往往决于一分出入,前因后果,可使人悔恨的因素,实在很多。因此,我有时候觉得这些只能委之于命运。我们有时候的惋惜,也只能觉得命运的渺茫。”[14]

二、从徐訏创作看徐訏对人的定位

徐訏把人的本性看成对金钱和性欲的贪恋。“食色性也”最早出自《孟子》,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人的本性,徐訏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特点,提出“食欲和性欲的升华,在人类方面,反映在现在就是金钱与美貌。”[15]徐訏是尊重人性的,所以他写过大量关于人性的文章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小品《性美》《谈金钱》《谈美丽病》《谈吃》都是论述人的本性的代表之作。在徐訏看来,金钱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万能的,然而金钱的力量越大,人性离它也越远。徐訏呼吁人不要被钱操纵,要做金钱的主人。对于性欲,徐訏认为“性美作为欲的诱惑,这性美随着欲的满足而消失。但把性美作为爱的启迪则是永久的。”[16]对于金钱和性欲徐訏都本着人性为上、自由的原则,即人不能为了金钱而使自己陷入物质化、机械化的社会中,以至于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人格,也不能以缠足等策略损害健康使自己美丽来吸引异性。在徐訏的小说中,表现人的本质的作品很多。其中,很多作品的主人公都为钱而痛苦。《无题》中的普莎有钱,但却很痛苦,钱妨碍了他真正的友谊与纯粹的爱情。《离婚》中的叶叔寅为钱而失去了生活原有的心态,精神贫瘠。徐訏经历过没钱的艰难,他承认,钱是生活的保障,但在他的思想中,物质给人带来的快乐永远无法与精神快乐相比。可见,物质和精神两者之间,徐訏更重精神。徐訏也描写了许多爱钱虚荣的女人,《女人与事》中的李晓丁、《炉火》中的白玉珠都是把钱看得非常重要,物质至上,依附有钱人,这都是徐訏所厌烦的。虚荣、贪婪和都是人性中的污点,徐訏通过小说来表现这些污点,净化人的心灵。
徐訏笔下没有完美的物,也没有完美的人,他着眼于事物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总结出客观辩证的理论。事物的善与恶、美与丑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事物。“没有那缺点就不是整个的你,没有那优点也就不是整个的你,缺点也就是你的优点,优点也就是你的缺点;你从生长到死亡,没有生长不是你,没有死亡也不是你;我在你年轻时知道你必会衰老,在你衰老时也知道你曾经年轻;我在你健康时知道你也有疾病,在你有疾病时知道你也有健康;在这样整个的欣赏中,我们才可以寻求了解。”[17]在徐訏笔下塑造的最多的是美的形象最后被毁灭,如《风萧萧》中,笑如“百合初放”的白苹,死在日本暗探的下;《精神病者的悲歌》中的海兰为了成全她的主人而;《盲恋》中的微翠也因情感的矛盾而;《痴心井》中的美丽的银妮落井死去。这些女性都是作者青睐的对象,她们都年轻、漂亮、聪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这种美却都随着她们的死亡消失而令人惋惜。徐訏说过,他从小爱艺术,爱好美,追求美,但结果堕入最丑恶的虚幻中。所以徐訏得出结论:“人间腐丑的死尸,是任何美人的归宿,所以人间根本是没有美的。”[18]徐訏在幻灭、绝望中看到了人间美的虚妄,在作品中表现为“美的残缺”。
在徐訏看来,人的实质是孤独的个体,这种孤独具有普遍性。只有有相同经验的人才会对彼此有所了解,但是没有两个人可以有完全相同的经验,只有灵魂的角度与素质是相同或相近的才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能产生同情和同感。而真正灵魂的差别只有在抛掉经验之后才能发现。徐訏非常重视经验,这种经验距离使人和人之间缺少真正的了解,所以,人是孤独的。每个人的出身、生活环境、人生经历都不同,但孤独却是人的普遍感受。孤独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与人的性格、早期经验、生活阅历等因素相关。沉郁内敛的性格、父母婚姻的不和、曲折的感情经历以及漂泊苦闷的人生使徐訏本身就是一个孤独者。他“除了跑跑图书馆上上课外,很少活动,在学校内,认识的人也很少。连同班同系的同学,也没有什么亲密的往还。”[19]所以,孤独藏匿在徐訏的思想中,徐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孤独表现在他全部作品中。《黄昏》、《助产士》、《星期日》都用现代性的手法着重写了人孤独的内心感受。《爸爸》中的邓化遇、《过客》中的王逸心等更是徐訏笔下孤独者的典型。在徐訏的思想里,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人是普遍孤独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即使是爱人之间或父母与儿女之间也没有完全的了解,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孤独感是普遍存在的。

三、从徐訏创作看徐訏的人生态度

人要具有谦逊的人生态度,不虚骄,不自负。徐訏在小说《彼岸》的开头大量论述了自己对谦逊的看法,“只有谦逊,我们能不自满于个体的局部的片段和谐和;只有谦逊,我们肯不自信于机械的凑合为自然的协和;只有谦逊,会使我们与外界谐和相处而求得更高更广的谐和;只有谦逊,我们能保证我们爱情的完美。”[20]。谦逊表现为行为、品德就是人的操守,“中国读书人所难得的,而现在早已消失的一种精神就是‘有所守’”。[21]这是知识分子难得的精神品质。徐訏最讨厌自负、浮躁的人,他在《舒舍予先生》一文中批评了老舍的虚骄做作,《文学家的脸孔》讽刺了富家子弟要做文学家的华而不实,徐訏更欣赏是像张君劢那种独立、有所“执”的学者,“这因为‘执’是一种积累的得”。[22]徐訏的小说有许多就是表现这种“执”的,因为有对故乡的“执”,才有《旧地》《私奔》等小说问世;有对久违亲人的“执”才写出了小说《黄昏》等;有对已逝的爱的“执”,才有了《离魂》《恶兰的噩梦》等离奇凄美的小说;有对已失之物的“执”,才写出了《书籍与我》等小品文。
人要在一定限度内知足。节制是对抗的有效手段,但在人性当中,又是难以满足的,理性的节制在人不断膨胀的面前往往无力。徐訏是非常注重用理性去节制的,他提倡一种审美距离,只有人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时,才是最美的,一旦破坏了这种距离,就没有美了。所以徐訏通过小说来告诫人们,要学会知足,把节制在一定限度内才不会失足。《》是一篇警世人节制的小说,主人公沈家光生活困苦,妻儿羸弱,碍于知识分子的清高,他羞于在社会下层谋职,在每况愈下的生活压力下,他靠抢劫来使家境好转,就在他最后一次做劫贼时他想停止,但最终战胜了理智,他被抓获,失去了做正经生意的机会。徐訏对沈家光这个小人物是充满人道主义同情的,沈家光生活困窘有许多无奈,所以作者允许他成功的做了劫贼,但是在他家境一点点好起来之后,他没有及时节制自己的,这也反徐訏创作中的哲学思想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映了人性的弱点,人们总是心存侥幸而拿自己的前途冒险,不知足只会让获得的一切重新失去。
人的自由在于自己的内心豁达。徐訏认为,“幸福常伴痛苦而存”[23]。而要在人生中活的快乐自由就要使自己的内心超越束缚。人生的超越就是以苦为乐,心胸宽广,超然世外,这样的态度与佛教的教义相通。《江湖行》中的周也壮去监狱看舵伯,问他自由的理由,舵伯说:“人间就是监狱,有人觉得太小,有人觉得太大;觉得太小的人想跳出人间,觉得太大的人想跳进监狱。”[24]这句话中饱含了深邃的人生哲学,人活在世界中,总是被一些事情束缚着,为爱情、为事业拼命的劳作,拖着沉重的负担,把心装进牢笼,很少有人能把一切看淡,达到超脱的境界,觉得人间太大的人在积极入世,而觉得人间太小的人想出世。后者才是徐訏追求并推崇的。这里的出世并不是完全归心于宗教,而是使自己站在高处,不为凡事羁绊,体会超脱的自由。幸福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徐訏在《盲恋》中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决不是‘取’,而是‘给’。[25]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正比,人们越是陷入功利的“取”,就越难体会“给”的幸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内心的豁达是超越痛苦的方式,也是达到自由的途径。
参考文献:
[1][8][9][11][24]徐訏.徐訏全集(3)[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67:1-2,48,45,3-4,49.
[2]康德著.康德论上帝与宗教[M].李秋零 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9-50.
[3][4][5][7][17][20][25]徐訏.徐訏全集(6)[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67:421,33,421,401,396,443,129.
[6][16][22]徐訏.等待[M].上海?押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121,32,37.
[10]徐訏.徐訏全集(13)[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67:457.
[12][法]昂利·柏格森著.材料与记忆[M].肖聿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07.
[13][14][19][21]廖文杰,王璞编选,念人忆事—徐訏佚文选[M].香港岭南大学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出版,2003:31,16,15,23.
[15]徐訏.徐訏全集(4)[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67:212.
[18][23]徐訏.徐訏全集(2)[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67:349.
责任编辑 丛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