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浅析我国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01 浏览:8172
论文导读:企业法律政策、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转型发展氛围。对于企业家,要加强学习,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工业经济发展规律,分析市场发展方向,有效利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策,调整或重新制定企业
摘要:中小工业企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主力军。本文从分析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入手,就中小工业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并对转型升级过程中应把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工业企业 转型升级 对策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工业经济占GDP的39.86%。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共有308555家,从业人员5904万人,主营业务和利润分别占全部工业的64.51%和56.60%。以中小企业相对发达的浙江省绍兴市为例,绍兴市工业经济2011年占全市GDP的49%,工业总产值7932.68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4890.7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65%。绍兴市的中小微工业经济现状可以反映出整个绍兴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绍兴市经济的现状。目前,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正在调整,工业经济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正在推进。作为中小工业企业,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为生存和发展,被迫转型升级。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积极有效地推进中小工业企业升级发展,成为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内的首要任务。
1 我国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企业三个发展历程:盲目发展阶段(大跃进期间的“第一阶段”)、“大而全”“小而全”发展阶段(期间的“第二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第三阶段”)。不难发现,第一阶段是明显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激进的“赶超”战略指导下,让不适合重工业发展的中小企业参与到重工业化进程中去,给建国后的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第二阶段,各地“农机厂”、“化肥厂”、“塑料厂”等一哄而上,这次中小企业的大发展造成的影响虽然没有上次大,但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第三阶段,我国工业化选择了由“重”向“轻”的战略转变,产业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源于:大学生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费、环境破坏。经过前三次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工业企业“逼迫”到了科学发展阶段,即实行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
2 目前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对绍兴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发现,大部分来自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营企业和从原来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私营企业,与全国一样,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更为严重,总体产能过剩在20%以上。二是外贸依存度较高,至今还有65~70%左右,受外需疲软的冲击影响较大。三是由于工业企业中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多,用工需求大,随着中西北部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服务业的迅速推进及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用工紧张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四是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档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较为分散、创新能力较弱的现象,而难以形成品牌、规模、集聚和创新效应。五是“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受环境、资源的制约越来越大。六是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至2012年底,绍兴市仅四大传统产业(纺织、机械、化工、轻工食品)占工业总产值的63.4%,而纺织又占了四大传统产业的54.7%,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34.7%,传统产业至今又大都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附加值环节。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去年,绍兴市的6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兴信息产业)的产值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6%(1/4),产业高端化发展不够快,工业总体效益水平相对偏低,工业增加值率仅为16.4%。八是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四难”问题(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较为普遍突出。九是历史长期形成的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一直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层次的提升,近几年来工业增速呈放缓趋势。
3 如何实施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分析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如何实施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依据。

3.1 深化改革,为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起辅助性作用。政府要转变职能和作风,要加强引导,制定产业导向,制定出台并落实中小企业法律政策、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转型发展氛围。对于企业家,要加强学习,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工业经济发展规律,分析市场发展方向,有效利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策,调整或重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思想上、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上、管理方法上先转型升级。

3.2 因地制宜,利用优势,稳步推进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工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立足长远,稳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企业为主与加强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与国家产业导向相结合,坚持提升创新传统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坚持产业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集中度高,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二是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三是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四是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五是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和企业必须十分清楚中小工业企业所具有的地域优势和企业本身的优势。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结合国家产业导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调整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推动升级发展:一是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升级发展。二是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为大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依托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专配套和专、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推动企业升级发展。三是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推动企业升级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至少要抓住这些重点:一要抓产品开发。不断提升、开发新产品源于:论文封面www.7ctime.com
,是工业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法宝。二要抓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三要抓项目引进。作为企业,要十分重视项目的引进,因为这是促使产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捷径”。四要抓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做专做精做特做大做强,都离不开创新创业。五要利用区位优势。企业要根据自己不同的区位优势,因势利导,发挥作用。
转型升级论文导读:。五是规划指导。要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进行科学规划。规划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市场化”的趋向为前提,并努力做到:规划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为民、规划求真、规划讲法。各级地方政府对照国务院于2011年12月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结合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制订出具体的实
要抓住时机。要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和省里对产业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资源环境的要求、城市发展的要求、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行业的变化要求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等,适时地进行转型升级。我们切不可以发动运动、一哄而上形式来进行中小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3.3 政策支持,增加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动力

目前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这固然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解决,而政府政策扶持是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就当前来说,政府政策扶持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制定为企业解决突出问题的政策。国务院2002年颁发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出台了好几个文件。当前中小型企业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要从政策层面来扶持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二是要搞好服务平台。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管理、咨询、信息、商务软件培训等服务。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对国务院的政策要具体化,可以真正落实,切实执行;对创新、绿色企业给予贷款利息贴息、税收优惠等。四是做好产业基地和产业转移。那些落后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关闭。鼓励有市场、有技术、有潜力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得到发展。进一步规范发展工业园区,发展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五是规划指导。要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进行科学规划。规划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市场化”的趋向为前提,并努力做到:规划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为民、规划求真、规划讲法。各级地方政府对照国务院于2011年12月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2015年)》,结合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要加强对计划执行过程的协调、督促、检查、考核。
参考文献:
王吉发,冯晋,李汉铃.企业转型的内涵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6(02).
张聪群.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中小企业转型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12).
[3]唐辉亮,施永.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11(05).
作者简介:王华兴(1963-),男,浙江绍兴人,大学学历(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工程师,现供职于绍兴市二轻集团公司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陈坤华(1956-),男,浙江绍兴人,大学学历(在职党校),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绍兴市二轻集团公司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