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产业发展试论如何加快湖城文化产业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955 浏览:46848
论文导读:
[摘要]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湖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正可以借其东风,抓住这个机遇,发挥其文化特色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惠民、富民,进而促进湖城衡水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经济发展 促进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48-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描绘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蓝图。更加需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作为既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蓬勃活力的新衡水,恰可以借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东风,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挥衡水市独有的文化特色优势,整合自身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悦民、惠民、富民,进而促进衡水市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有着“大儒之乡”之称的衡水,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优势。首先,衡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址和自然人文景观:宝云塔、后冢汉墓、衡水湖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再次,衡水历代名人辈出,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药王邱彤、东汉政论家崔寔,北魏著名的改革家冯太后,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唐代著名史学家李百药、边塞诗人高适,形意拳宗师李洛能等享誉海内外。还有现代的王任重等老一辈革命家,李锡九、弓仲稻等早期员和抗日英雄节振国,著名劳动模范耿长锁,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荀慧生,著名“荷花淀”派创始作家孙犁等名人,都为衡水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第三,衡水有着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内画、法帖、年画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样浓厚文化氛围中的衡水,如何使其文化产业扬名海内外,进而促进衡水经济的发展呢?第一,要转变观念,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过去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人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识不清,把文化当做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把文化产业当成经济来做,把他们二者独立起来,其实两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第二,完善政策法规,并在政策尤其是资金、税收和用地上给予支持。沿海一些城市的做法可以拿来主义一下,比如允许文化事业单位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对享有使用权的房地产进行开发经营,免征土地有偿使用费。加强监管,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加以限制,确保以良好的态势科学规划发展。第三,政府加大引导和扶持。设立试点和示范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项目。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是要依靠市场和自身的活力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但在它的初期发展阶段,政府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政策吸纳社会资本风险投资、文化产业融资。通过科学地调整产业布局,文化产业各行业之间相互融合和辐射。通过文化产业示范区和试点的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第四,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把文化产业化的人才培养作为文化建设的长远的战略性工程来做。目前内画和乐器两大行业的后备人才培养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和基地,其他如武强年画等行业明显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暴露出队伍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明显不足的问题,进而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发挥学校的理论和资源的优势,利用民间和企业的实践优势。第六,加大宣传和开发力度。文化因为其独有的特点,仍然是潜在的,需要加以现实化,像老白干文化、九州之首文化、董仲舒文化仍处于研究宣传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即使形成产业化的,由于缺乏宣传和品牌意识,使其影响力与市场份额极其不相称。目前只有被“河北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的“一壶斋”牌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内画鼻烟壶和金音(JY)牌乐器,其他的大部分产品都处于OEM状态。第六,做好文化产业与旅游相互嫁接,搞好生态旅游。旅游是第三产业,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层面也高速展现出来,衡水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衡水湖这一资源,“生态湖城”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反映衡水历史和典故的雕塑文化长廊,让游客了解衡水,进而宣传衡水论文导读:人民饱含的“圆梦”之时,“湖城衡水”一定要抢抓先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打造北方生态湖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湖城衡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参考文献】赵晶媛著.文化产业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衡水市委宣传部.上一页12

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在全国人民饱含的“圆梦”之时,“湖城衡水”一定要抢抓先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打造北方生态湖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湖城衡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赵晶媛著.文化产业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衡水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