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哈尔滨市对哈尔滨市进展文化旅游一些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38 浏览:48855
论文导读:依靠人民,发展有利于人民。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不断发展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幸福美好小康生活的迫切期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旅游业作为地方形象的“金名片”、区域经济的“发动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和社会文明的“孵化器”,在保障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不仅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还首次设专章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不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也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需要发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力促旅游回归文化、承载文化、凸显文化的同时,更应激扬旅游潜在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粹质,使文化滋养和精神浸润成为旅游的灵魂,让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更好释放旅游产业的潜力和魅力。哈尔滨是一座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潜力巨大。

一、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文化旅游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助推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是经济社会在新阶段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引擎。资料显示,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乘数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首届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485万人次,不仅培育了新的增长极,打造了新的城市名牌,更重要的是通过湿地保护开发,带动了农业,搞活了工业,拉动了服务业,使我市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一度沉寂的造船企业重现繁荣,上万农民实现“华丽转身”,增加了8.8万个就业岗位,受益者大多是农民。文化旅游自身的特质,决定了抓文化旅游就是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抓转型跨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科学研判当前形势,转换角度,调整坐标,把文化旅游业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区域、更为深远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和思考。

(二)发展文化旅游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永动机

五年前,党的第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谈到了环保和资源节约问题,认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已经大到一个我们已经承受不起的程度,大到资源支撑举步维艰、能源安全难以保障、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程度。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来阐述,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实践证明,推动哈尔滨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关键是要把文化旅游业放在优先位置重点培育。通过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推动农业、工业的优化升级,促进全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通过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促使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的聚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进一步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着力彰显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独特魅力。总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的哈尔滨生态资源丰富多样,拥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132条,大中小水库172座,有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等7种类型湿地,面积达4125平方公里。特别是遍布市区周边的森林生态资源更是深厚,复杂多样的山林、池渊、沟壑、飞瀑、溪流、花木、云雾、沙石美景山水资源就是我们的财富,开发建设得好,就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发展文化旅游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动力源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有利于人民。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不断发展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幸福美好小康生活的迫切期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旅游业作为地方形象的“金名片”、区域经济的“发动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和社会文明的“孵化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市依托文化旅游做了许多惠民之举,让广大百姓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旅游业里有民生,更有民情,也有民意,哈尔滨市发展好文化旅游,既是民生之幸,也是民生之福,更是民生之举。我们要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发力方向,通过不断发展来聚集人气、聚集商气、聚集财气,积极改善和发展民生。

二、哈尔市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

洋气的欧陆文化游、论文导读:
神气的冰雪文化游、大气的休闲文化游、雅气的音乐文化游、灵气的关东文化游、正气的红色文化游是哈尔滨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我们的文化旅游景观就在洋气、神气、大气、雅气、灵气和正气之中。
洋气的欧陆文化游。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崛起的,从十九世纪末起,大批俄罗斯及欧洲各国人士涌入哈尔滨,在这里经商、置业和生活。历史资料表明,哈尔滨先后有俄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20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十几万侨民汇聚哈尔滨。随着马迭尔宾馆、新世界旅馆相继落成,哈尔滨发展成当时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1912年哈尔滨开展了国际旅游业务,与欧洲最大的旅游企业签订全球客票联运合同。1916年,由哈尔滨市内发往到玉泉的避暑野游列车,是我国的第一列旅游列车。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尔滨应该说是我国近现代旅游的发源地之一。受欧陆文化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交响乐团、第一支芭蕾舞团、第一家电影院、第一个无线电台、第一个音乐学校、第一家啤酒厂等都诞生在哈尔滨。
神气的冰雪文化游。哈尔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提供了冰雪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勤劳智慧的哈尔滨人将简单的冰和雪这样的自然物质通过冰雪文化赋予了它形象、赋予了它生命,形成了冰雕雪雕、冰雪建筑、冰雪饮食、冰雪节庆和冰雪娱乐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冰雪文化旅游的内涵,使国内外游客不远千里来我们这里找北、找冰、找雪、找奇、找乐。冰雪文化是哈尔滨开发最早、运作最好、影响最大的城市特色文化,冰雪文化旅游资源是这座城市最丰富,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资源之一。近几年,沈阳、长春等大城市都在举办类似哈尔滨冰雪节这样的活动,截留了一定数量的冰雪游客,对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优势提出了挑战。吉林的长白山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沈阳、济南、北京等城市在滑雪方面也各自抢占市场,省内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也纷纷效仿,积极开展冰雪旅游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对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优势构成挑战,应引起高度重视。 大气的休闲文化游。缤纷山水、唯美湿地、影视动漫、特色美食、音乐艺术、文博场馆等众多的旅游资源在哈尔滨的城市文化中占有相当地位。以餐饮文化为例,哈尔滨的哈埠菜已有300余款,正宗的西餐厅几十家,传统民间老字小吃38家之多。还有粤菜、川菜,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涌入,各种连锁店、专营店等日益增多,都为休闲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哈尔滨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也是哈尔滨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它们不但延续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还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禀赋和人文精神。古人讲:“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长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长愿而不得见也。”这是古人谈山水画创作,但也同时讲出了人们为什么喜好山水景观的道理。哈尔滨的山水资源丰富多样,像有东方花园之称的二龙山,一湖碧水、三面环山;通河的铧子山奇石林立,令人赞叹;阿城区的金龙山林海浩瀚、古树参天,一年有四季,风景皆不同;五常的“飞碟小镇”凤凰山,高山偃松、大峡谷等都是稀有景观。再有我们的松峰山,素有龙江第一道场,中国第五道山的美誉。宾县的长寿山、方正的双子山、依兰的四块石、延寿的长寿山等等一些山水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雅气的音乐文化游。一曲《太阳岛上》,唱出了我们家乡美丽多姿的风情,让哈尔滨全国皆知,走向世界。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称号,这是因为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百年的音乐传承历史。1908年由俄国人组成的“哈尔滨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成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号称远东第一交响乐团,对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1921年俄侨创建的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1925年创建的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无论是规模还是时间上,在我论文导读:旅游娱乐项目少。三是市场开拓不够,宣传促销有待加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气候资源的影响,我市对外旅游宣传一直主打自然资源和气候牌,致使国内外旅游者对哈尔滨的认识大多局限在冰雪旅游名城和夏季避暑胜地上,很少对哈尔滨的人文历史和城市文化特色产生更多的兴趣。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有待加强。聚
国都是领先的。这些音乐学校都有一大批杰出的犹太音乐教育家,向哈尔滨乃至中国人民介绍了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等音乐表现形式和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柴可夫斯基等音乐经典作品,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灵气的关东文化游。随着一些有关东北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热播,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关东文化”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哈尔滨作为东北亚最大的集散地,在留下众多故事和传奇的同时,也将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情缘在这里交汇融合。东北历史上发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如山东与河北人“闯关东”、东北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基地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几乎每一件都将哈尔滨置于中心位置,都与哈尔滨息息相关。进一步将历史向上溯源,一千多年前女真人的兴起,八百年前金代统治者的征战厮杀,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的“靖康之耻”,都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气的红色文化游。哈尔滨是我国最早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地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迅速成为中国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无数抗联英烈的英勇事迹都曾发生在哈尔滨及其周边地区。解放战争期间,哈尔滨作为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在支援东北及全国解放,实施土地改革,建立和巩固新生红色政权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以后,一大批国家重点工业企业在哈尔滨建成投产,成为共和国的“长子”企业。在哈尔滨建立的我国第一座,也是亚洲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曾经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军事科技人才,成为哈尔滨的骄傲。初步调查统计,我市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共计10大类126处。其中,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七三一”陈列馆、尚志烈士陵园等列入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被列入全国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这些景区景点,不但赏心悦目,更具有榜样的力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旅游的热点。

三、制约哈尔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是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内涵挖掘不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既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如历史、文化、建筑、生态等学科,也有资源、创意、市场、客源的依次对接,在保护好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应尽量让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满意。我市由于受资金投入、人才短缺、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文化旅游产品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文化旅游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哈尔滨输出了很多文化人才,但文化旅游演出方面却比较滞后。与巴黎、伦敦、纽约、北京、香港等国际性文化大都市相比,同云南、陕西、山东、贵州等省份的一些城市来比,哈尔滨除了传统的地方戏以外,没有像样的文化旅游演出。从市场占有量来看,外地来哈演出的话剧和演唱会占哈尔滨演出市场的比例较大,体现哈尔滨冰城夏都形象、异域风情特色的旅游娱乐项目少。
三是市场开拓不够,宣传促销有待加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气候资源的影响,我市对外旅游宣传一直主打自然资源和气候牌,致使国内外旅游者对哈尔滨的认识大多局限在冰雪旅游名城和夏季避暑胜地上,很少对哈尔滨的人文历史和城市文化特色产生更多的兴趣。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有待加强。聚集文化和旅游相关要素、整合资源,形成产业聚集区或聚集带,是国外不少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普遍做法和主要经验。我市不仅没有形成这样的聚集区和聚集带,而且道路交通体系建设投入少,一些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差,与旅游配套的宾馆、饭店及其他娱乐设施少。

四、发展哈尔滨市文化旅游的目标任务

文化与旅游,合则兼利,分则两损。牢固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新理念,努力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优化旅游大环境,拓展旅游大市场,构建旅游大格局,发展旅游大产业。

(一)明确发展目标

建设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哈尔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落实及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积极探索,先行试验,推动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建设成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论文导读:
建设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完善哈尔滨城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要素配置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基地和集散中心功能;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统筹整合周边资源,策划跨越精品线路,建设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
建设国际知名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发挥洋气、神气、大气、雅气、灵气和正气游的优势,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一批骨干支撑品牌,实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突破。

(二)完善发展布局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未来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呈现“一核、两带、一环”的空间布局,形成“一核龙头带动、两带辐射周边、一环区域联动”的发展态势。
一核:哈尔滨都市文化旅游核心区。充分发挥哈尔滨都市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旅游集散、引领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带动整个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两带:由呼兰—哈尔滨主城区—阿城—尚志的中东铁路历史文化旅游带;由流经松北—巴彦—宾县—木兰—通河—方正—依兰的松花江生态文化休闲带。通过两带整合沿线各旅游区(点)产品、特色旅游乡镇或线路组合,从东西、南北两方向组织跨市、跨区域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一环:哈尔滨文化旅游大环线。即由省道组成的自哈尔滨—呼兰—巴彦—木兰—通河—方正—延寿—尚志—五常—平房(双城)—哈尔滨形成的旅游环线,将联动全域旅游协调发展。

(三)打造特色品牌

冰雪文化旅游品牌:注重冰雪文化与哈尔滨地方民俗、抗联、金源等文化的结合,通过冰雪载体体现地方文化,延伸冰雪文化旅游内涵。坚持差异化开发,多样化发展,形成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度假、冰雪节事等系列化的产品格局,增强冰雪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风情之都旅游品牌:通过打造风情之都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哈尔滨文化旅游形象。加强对历史建筑、文化街区的修复和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将欧陆文化融入到建筑、艺术、饮食等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发哈尔滨历史建筑游、宗教文化游、犹太历史文化遗迹游等线路,形成特色鲜明的“欧陆风情之旅”产品,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和浪漫。
音乐之城旅游品牌:利用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以音乐为主体的休闲游。通过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等一批国际一流的音乐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音乐活动,提升全市人民的文明素质;在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注重融入音乐文化元素,形成浓厚的音乐氛围,使哈尔滨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城”。
关东民俗旅游品牌:重点建设北方展艺中心、关东古巷、中国木雕馆、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7ctime.com
东北少数民族风情园;积极发展民间工艺美术业,组建哈尔滨民间艺术研发、培训、经营服务中心,打造民间艺术精品展销基地;举办全面展示关东风情的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
乡村休闲旅游品牌:以北国田园、黑土民俗、都市山水、绿色组合为主要特色,坚持精品化示范、系统化扶持、差异化发展、组织化运作,将哈尔滨的乡村建设成为东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具有北国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
作者系哈尔滨市旅游局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