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福祉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福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980 浏览:69566
论文导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实施、逐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美丽中国创新的根本标准,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造,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新模式、新机制,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全社会广泛开展国民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建立和健全道德教育体系,家庭
摘 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我们要挖掘美丽中国文化内涵,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愿景
1002-2589(2013)19-0019-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国人关注和热议高频率的词汇,“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环境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已经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存”到“要高质量生活”的发展态势。“美丽中国”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中国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挖掘美丽中国文化内涵,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极为普通的字眼,虽然我们经常谈到建设“美丽中国”,也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注重经济建设的时期,人们一直把经济、把GDP当成很重要的目标。我们国家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经过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理念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宝贵财富,如:“天人合一”的基本信念,人只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并合理、科学地利用自然,而不应该掠夺、破坏自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和困境,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现实,以不断消耗资源和制造二氧化碳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节能、循环、低碳正成为新的发展模式,“绿色工业革命”已悄然兴起。快速发展中的中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转向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美丽中国建设,不仅让人民群众享有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还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四季常青。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仅仅满足于“自然生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塑造“人文环境”,这样才具有全方位的吸引力。“美丽中国”不但美在山川,也美在人文,更要美的是民众的心灵世界。最美的是人身处经济社会而淡于名利、安于贫贱;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劝善惩恶、激浊扬清;在环境的保护中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在人格的塑造中秉古人之贤德,行现代文明之事。生活富裕、环境优美这只是“美丽中国”的外在表现,“美丽中国”的背后是生态文明,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内涵,加以引申、创新,巧用自然、形成特色,实现由“美丽中国”到“魅力中国”的转变。

二、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全社会都应该动员起来,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参与,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没有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没有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努力,“美丽中国”的愿景就只是一张美丽的图纸而已。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实施、逐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美丽中国创新的根本标准,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造,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新模式、新机制,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全社会广泛开展国民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建立和健全道德教育体系,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形成合力、打造团队。认真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送温暖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秩序管理,规范文明行为,不断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发论文导读: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在人们心中树立生态发展的理念,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是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互联系的统一结合体,并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环节。科学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文化既要指导我们的建设,也要指导我们的生活。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国家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
展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创造出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发展不是为少数人谋福,更不是让资源集中在个别人手中,而是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谋福祉;发展不仅要为当代人负责,更要为子孙后代负责。在进行“美丽中国”建设中要坚持循环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用好每一寸土地、使每一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经济建设中要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通过制度约束、政策鼓励和法律制裁等措施约束和规范经济建设行为,强化生态意识。在人民生活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实际行动中,变成每位公民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反对铺张浪费和大吃大喝,提倡节俭、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展不能掠夺资源,更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可持续的永续利用。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经济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和基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我们才有财力去搞生态环境建设,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忘了生态环境的建设,脱离实际搞生态建设或只抓经济忽视生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美丽中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其发展之路也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综合分析,协调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持续的发展规划,坚持生态文明指引,倡导绿色价值观,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让人民拥有高雅的生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之路。

四、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同时也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这是一个缓慢的长期过程,建设美丽中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付出艰苦和卓绝的努力。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国民生态环保法律意识;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人们在思想认识、生活态度、生产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做出重大调整和创新,摒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种种行为;再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科学合理“三大战略格局”(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三是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第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综合治理。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周朝初期,源于:毕业www.7ctime.com
周公就提到“禹之禁”时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今天,我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关系到人民福祉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大计的高度。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文明理论,不仅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在人们心中树立生态发展的理念,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是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互联系的统一结合体,并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环节。科学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文化既要指导我们的建设,也要指导我们的生活。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国家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论文导读:
兴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稀缺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最响亮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前景,相信在党的科学部署和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就一定会建设成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美丽中国”关乎人民福祉[N].陕西日报,2012-11-26.
[3]美丽中国说[N].辽宁日报,2013-01-08.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