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文化学对中国式英语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26 浏览:13052
论文导读:情。因此在中国文化里红色的文化作用是积极的,有生命力的,美好的,往往象征幸运和快乐。而在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所以英美文化中颜色的象征作用往往比较直接——英美人较多地将红色与血液的颜色联系在一起,由鲜血再联想到流血的暴力。美国学者阿思
【摘 要】中国式英语的形成与中西文化差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呈现出的特征均有文化学上的理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审美观,不同的文化认知取向对其语义层面有明显影响;而中国式英语形态和语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文化态的巨大作用;中国封建社会长幼尊卑的等级制度和长期以来形成的等级文化传统让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情境中心”文化,个人的情绪、愿望、目的和隐私等必须让位于群体的考虑,这反映在中国式应中的语用层面上,便是谦逊态度的普遍存在——既存在于口语中,也存在于书面语中。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文化学;影响;文化差异

一、中国式英语

邓炎昌认为:Chinglish is speech or writing in English that shows the interference of influence of Chinese. Some sentences may be little or more than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xpression. Chinglish may be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the choice of words or phrases and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do not conform to standard English usage. Although understanding may not be a problem, Chinglish is unacceptable.
也就是说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影响和干扰 ,硬套汉语 规则和习惯 ,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Chinglish的概念首先是由葛传提出的。葛在 《漫谈由汉译英理由》中首次提出了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与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或 Chinglish)的概念。中国英语是一种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有事物 ,主要通过音译、 借译及语义再生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的英语。
如 Four Books (“四书”) 、Five Classics (“五经”) 、eight - legged essay (“八股文”) 、Hanlinyuan (“翰林院”)等 ,这些英译都是中国英语。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的时候,可能一时不懂 ,但一经解释,便容易理解。而中国式英语却是一个贬义词,与中国英语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中国式英语是一个不完整的语言体系,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错误运用,是一种病态的语言现象。其次,是由对英语了解不够的中国人用英语单词硬套汉语语法习惯主观编造出来的,不合英语语法或有悖于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如在英语交际中套用汉语交际习惯使用 Please eat slowly作为客套语;把 “Good morning , teacher !” 作为对老师的问候语 ,都是与英语习惯相悖的。第三 ,中国式英语最常出现在口头交际中。当使用者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时,这种现象可能会大大减少。但因人而异,随意性大 ,缺乏完整而严密的系统。对英语国家人士来说是难于理解和不可接受的。因而不能用于国际交流,不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二者都是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 ,具有中国特点,但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其构成和使用范围远比中国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其对英语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外宣传的进一步扩大而增强;而中国式英语却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其构成和使用范围既不稳定也不广泛 ,在对外交际和文化交流中必将起阻碍作用。

二、语义平面

用中国式英语形容一个人很受欢迎,常会这样表达:She is a pop singer. She is now bright red and purple. 本来该句话要表达的是“这位女歌手现在大红大紫,很受欢迎。”可是英美人看这句话以后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会误以为这位歌手是极端派分子(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派”常被与暴力、件联系在一起)。这种误解是由于“红色”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含义所导致的文化学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红”在中国文化中是喜庆、成功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所以汉语“红火”表示旺盛之意,“红运”是好运。特别受欢迎并称作“大红大紫”。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是一个贬义相当强的词,象征着残暴,流血。在中国,对红色的喜爱,可能起源于对太阳神和大地之神的崇拜,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红色是太阳的代表色。古人还认为“日至而万物至”(《淮南子·天文训》),感到阳光下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令人振奋,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因此在中国文化里红色的文化作用是积极的,有生命力的,美好的,往往象征幸运和快乐。而在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所以英美文化中颜色的象征作用往往比较直接——英美人较多地将红色与血液的颜色联系在一起,由鲜血再联想到流血的暴力。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就指出:“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暴力革命的含义。”
总之不同文化传统使人们再文化认知取向和审美观上出现较大差异,“红(red)”这一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迥然不同的含义,正是由这种差异引起的。用本民族的文化认知取向去认知西方文化,就势必产生中国式英语。

三、英汉语言的差异

正如Sol Alder指出:“……更为重要和困难的理由是中国式英语……不是语法理由或明显的不正确用法,而是更为微妙的理由……”。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正是“微妙”产生的理由之一,而人的思维受其耳濡目染的文化影响,中国式英语体现了一些中英文化差异。汉论文导读:的手中。”A:Weshouldexercisecentralizedcontroloverthemanagementofforeignexchangeandforeigndebtsandcentralizesuchpowerinthehandsofcentralauthorities.B:Weshouldplacethepowertomanageforeignexchangeandforeigndebtsinthehandsofthecentralauthorities.上
语讲究文采,喜欢采用繁多的华丽之词。英语主张直观明快,“句中不应有多余的词汇……正如画面上不能有多余的线条,机器也不该有多余的零件”。
例如:“我们要由统一管理外汇和外债,要把这些权利集中在政府的手中。”
A: We should exercise centralized control over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foreign debts and centralize such power in the hands of central authorities.
B: We should place the power to manage foreign exchange and foreign debts in the hands of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上例中,A译文从语法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同时也是忠实于汉语原文的,但因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这样的中国式译文显得累赘。B译文在忠实于原文前提下,对句式作了调整并去掉了文中重复部分,使译文更符合英语习惯。又如景物描写,汉语会出现大量复杂的修饰语,而英语崇尚简洁。如文化学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两岸树木葱茏,鲜花繁茂,芳草萋萋……”可译为:“Trees , flowers and grass , a picture of natural vitality thrive on both banks.” 原文中 3 个四字结构增加了文章色彩,“葱茏” 、 “繁茂”、“萋萋” 叠用,音韵俱佳,但如果直译就会成为文词冗长的中国式英语。因此译文删繁就简,将表达同一含义的形容词“葱茏”、“繁茂”、“萋萋” 合并,直观简洁。
综上所述,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是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文化素养、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因素势必反映到语言里,于是就给语言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所以,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必定涉及文化的接触。伴随着文化积淀的渐趋形成,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会逐渐增强,这种中国式英语就会逐渐减少,最终走向消亡。这也是任何一种语理想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叶邵宁,吴敏.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作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
[3]李文中.论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4]葛传.漫谈由汉译英理由[A].翻译研究论文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