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民间宗教是中华民族信仰文化丰厚基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94 浏览:23787
论文导读:教是怎么产生的?我认为道教把长期以来,现在可以说早到商代以前的一些传统信仰、民间信仰加以提炼,然后到汉代时逐步和老庄哲学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提升。如果道教不和老庄思想相结合,永远都是民间宗教。一个宗教耍发展成为大的、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宗教,必须要有系统的神学或者教理教义,且这个方面要有一定规模。而普通的民间宗教
在长期学术研究中,牟钟鉴先生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多有涉猎,并且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专著中对这一理由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开辟了近年来对民间宗教新的认识视角。
6月的一天,一个特别偶然的场合,记者有幸遇见久未谋面的牟钟鉴先生,跟牟先生谈起道教界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普遍关注,以及一些道长,包括中国道教协会的几位副会长,多次提出希望《中国道教》杂志能请他谈一谈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有关的话题。牟先生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要求,并在随后的一个午后,在家中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民间宗教也是宗教
记:我们注意到,对于现在社会及学界所普遍称呼的“民间信仰”,您一般直接将其称为“民间宗教”,您是怎么考虑的?
牟:我感觉,现在讲民间信仰,实际上是用一种比较温和的词汇来对应社会对民间宗教的看法,目的是使民间宗教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新中国成立后,五大宗教格局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提法上有一点变化,叫做“基本格局”,给五大宗教以外的宗教预留了空间。如提到妈祖信仰,应该怎么办?一段时间以来用一个温和的词,叫民间信仰,不称为宗教。因为民间宗教长期被视为“封建迷信”,一下子成为合法宗教许多人接受不了,用“民间信仰”的认可度大一些。但我不是这样看的,我觉得我比较彻底,就应该直接称妈祖信仰等一类的信仰为宗教。我认为宗教不分大小、没有贵贱,应该是平等的。这些信仰也是宗教,我认为作为宗教而言它们和五大宗教有着同样的属性和作用,应该是平等的。当然,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
我认为民间宗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化的民间宗教,有独立的教团和教团的一套制度,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明清以后的罗教等。还有一类叫民俗性民间宗教,是弥散性的,和乡社、家族制度以及民间习俗交织在一起,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独立的教团,而乡社组织必要时也能起到宗教组织的功能,举行祭天祭祖以及各种祭祀鬼神的仪式,而且和岁时节庆结合紧密。因此,我认为民间宗教一方面具有组织化、一方面具有民俗性,这两方面都不能简单地用信仰这个词来涵盖。如果只从信仰层面出发,容易忽略这个信仰其实是具有组织和活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和文化现象。民俗性的民间宗教没有独立的教团,但它有活动,也有比较松散的组织。信仰这个词体现不了活动和组织。吕大吉先生讲,宗教有四个要素:观念、感情、活动、组织,必须全部具备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宗教,而所谓民间信仰大都具有四要素,只归结为信仰是不够的。所以我主张直呼其名,就叫民间宗教,民间宗教也是宗教。
记:您认为民间宗教和主流宗教相比有什么差别?
牟:民间宗教与五大宗教以及历史上其他主流宗教相比,区别到底在哪里?我认为在于,民间宗教主要在下层、民间以及普通民众中流行。有人会说:佛教不是在民间流行吗,道教不是在民间流行吗?可是,应该注意,民间宗教的教理教义、核心人物,也在下层,没有进入到整个国家社会的精英阶层里,没有被社会上层所吸纳和认可。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当然差别还表现在地方性、多样性等方面。
从宗教史看,今天所有被人认可的主流宗教,无一例外原来都是民间宗教,只是后来获得机会上升为主流宗教,并得到认可。道教、佛教、天主教等等,无不如此。以道教为例,魏晋以后道教出现了一批思想家,如葛洪、寇谦之、陆修静,是他们使道教获得了提升,让道教逐渐得到统治者认可,最终上升发展成为主流宗教。从这个层面讲,所有的主流大教都不应该忘记了自己的前身。讲了前身,再讲后世。从现在的趋势看,各国现在主流的趋势是政教分离。政教分离以后,一切以前所谓的宗教失去了身份,逐渐走向民间。以台湾地区为例,现在获得认可的宗教有十几种,主流宗教和民间宗教之间界限非常模糊,都在民间活动,在法律层面被一视同仁,没有特权,没有政治势力作为依托。在政教分离的大趋势下,将来所有的宗教都会逐渐回归于民间宗教,在民间和社会上活动,不再依赖于政治势力,也不再和政治势力相结合。所以,不能小看民间宗教。
道教的根子其实都扎在民间宗教里
记:民间信仰、民间宗教这一领域,因为与道教有着深刻的关联,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道教界关注的热点。您认为民间信仰或者民间宗教与道教,在历史上以及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牟:这个关系我考虑过,不过不敢说考虑得很周到、很彻底。道教是我国五大宗教里唯一土生土长的,和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亲缘关系没有其他任何宗教能与之相比。道教是怎么产生的?我认为道教把长期以来,现在可以说早到商代以前的一些传统信仰、民间信仰加以提炼,然后到汉代时逐步和老庄哲学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提升。如果道教不和老庄思想相结合,永远都是民间宗教。一个宗教耍发展成为大的、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宗教,必须要有系统的神学或者教理教义,且这个方面要有一定规模。而普通的民间宗教,缺少这个重要因素。《老子想尔注》是最早从道教角度解释《老子》的著作,我认为由张鲁及当时一些祭酒著成,通过阐释使《道德经》变为道教的宗教经典了,也为道教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宗教奠定了基础,此后《庄子》、《列子》被吸纳为道教经典也属于此类。道教的产生和民间信仰、民间宗教血肉不分,它的历史就是这样。
在中国,怎么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五大宗教,因受前苏联“基石论”和“与宗教斗争论”的影响,本身就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对民间宗教来说就更加不容易了。我认为,道教的根子其实都扎在民间信仰里面,五大宗教中扎得最深的就是道教。道教和民间宗教,信仰对象、祭祀活动都是交叉的,想一刀切,是不可能的。比如过去宗法性宗教的祭天祭祖、黄帝崇拜,民间讲的“天”与玉皇大帝信仰,关帝信仰、三官信仰,等等,它们既是民间的也是道教的。这种交叉是流动性的。民间信仰的神灵被道教吸收,就成为道教神;而道教的很多信仰对象又传人到民间,进入民间信仰、民司宗教。道教信仰的特点之一是多神信仰,信仰对象具有流动『生,每个时代道教信仰的神都不一样。所以我感觉要把道教和民间宗教分开很难。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lywhlw/lw50737.html上一论文:探讨高校合并后的文化冲突与整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