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08 浏览:12020
论文导读:
摘要: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应当是规划和编制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样一个总体战略出发,深思我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精神关系协调统

一、应当成为我们深思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由的重要出发点

关键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精神关系;协调统一
1007-9092(2015)01-0012-07
通过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文化产业发展,是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现在,“十二五”时间已经过半,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酝酿“十三五”,开展对“十三五”的预研了。如何在总结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做好“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一个需要认真深思和对待的理由。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应当是规划和编制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样一个总体战略出发,深思我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精神关系协调统

一、应当成为我们深思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由的重要出发点。


中国的第一个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制定的,也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简称“十五”规划。但是,从严格作用上说,这一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还只是一部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性规划,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作用。因为,正是有了这一部规划,也才有了后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不仅有了的规划,而且还有了国家规划和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甚至还有了国务院的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从各地的“十一五”和“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实际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规划有三种:一种是政治类规划,这一类规划的特点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仅仅是完成了一项工作,因为上面有任务布置,不做个样子不行,但是,从没想到要执行,属于表态性质的;第二种是经济类规划,也就是说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GDP指标来规划。这一类规划的好处是政府会比较的重视和投入,包括一系列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不少政府积极投资的文化大项目大工程比较多的就是属于这一类,属于经济发展规划的补充;第三种是文化规划,就是把文化产业发展看作是实现文化发展目标,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把增加文化资源积累,提高文化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文明体系。后两种文化产业规划当然也包含着深刻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但是战略选择路径迥然不同。第二种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往往见效比较快,但往往容易带有不可抗拒的短期行为,甚至为了实现短期效益而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从而使之不可持续。为舆论所批评的为数不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是这种规划最典型的“文化产业园区病”。由于这一类规划本身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文化地产”,因此,为了资本它可以不惜牺牲文化。第三种文化产业规划见效周期较长,它以文化资源的积累增长为发展目标,着力于提高社会的文化创造性活力和文化的文明建设与发展水平。“文化软实力”是它的一个重要价值指标。在以GDP为价值考核尺度的影响下,这一类规划总体表现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存在不少距离。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有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之分。在国家层面上的出版规划、电影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等都属于专项规划,即便是的“十二五倍增计划”也属于专项规划。“十一五”、“十二五”是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两个五年规划。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在GDP的占比迅速提高,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和多样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同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在该系列年度报告中已经有了充分反映;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后遗症”。其中最典型和最突出、社会批评最多的就是“文化产业园区后遗症”和“动漫后遗症”,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严重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地方,似乎已经找不到自己与自然与文化的源头,找不到自己与历史和社会的文化关系,无论是在江河之滨,还是在田园山林,几乎已经发展到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到处都是车水马龙的、四射、无比亢奋的“创意阶层”;到处都是“文化与资本”的“对接”,到处是“文化与科技相融合”。除了增加了一些可计量的货币资本(如果从投入产出比来分析,这可能依然还是一个理由),真不知道给我们这个文化增加了多少。其实,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运作”,其他产业通过资本运作也能创造出同样的产值。资本在“文化产业”这里通过“运作”拐了个弯,于是,便把增值的那一部分留下来了,成为了“文化产业增加值”。而比起我们各级政府的政策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真正的增加值又是多少呢?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中,实际情形无法让人乐观。仅以“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例,实现和完成规划目标的不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三分之一。甚至连像上海这样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重镇,也没有能够完成它自己制定的规划目标。而这还仅仅是“硬指标”。“软实力”就更难说了。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出版产业产值“突破一万亿”产值的历史新高的形势下,“内容交易不到002%”。内容才是软实力。倘若再扣除那些由包装装潢印刷业创造的产值与利润带来的森林木材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代价,中国的出版产业在“十一五”期间还创造了多少增加值呢?
无论如何,我们今天还可以拥有唐诗宋词,并且以此来确认自己的文化来历和文化身份,那么,我们今天的文化产业建设能留给我们子孙后代怎样的文化来历和文化身份让他们得以确认自己呢?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曾针对民进党的“论文导读:
去中国化”问道:“去中国化,去得了唐诗宋词吗?”唐诗宋词是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来历,是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自己的文化之路。这就是文化认同,文化身份的认同。无论是文化创作还是文化生产,都应当是建立这种认同。倘若我们的后代子孙要问:我的文化来历是什么?我的父辈留给我了什么?有什么是值得我自豪的,让我自信的?我们能有什么能够让我们的子孙像我们今天一样自豪:“你有唐诗宋词吗?”因此,我们能不能在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今天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增长需求的同时,留下一些文化空间不发展、不规划的。下一代人未必不比我们更富有“创意”。“留白”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文化智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建设如果破坏了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文化生态的丰富多样性,切断了风、水、物种和文化形成的流动与停留的足迹,文化生态资源的系统型和完整性、文化物种的多样性也就被破坏了。被破坏了的文化生态环境还是我们需要的文化生活环境吗?被破坏了的文化资源还能为我们创造和带来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没有了这些,我们还有家——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