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嘉善新田歌创作与田歌文化保护传承内在机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90 浏览:17844
论文导读:田歌更广泛的作用上来探讨其传承,但其中也涉及嘉善田歌的创新研究。《对田歌能否唱下去的若干深思》,该文发表于1999年的《上海艺术家》,作者在开篇通过两个关于嘉善田歌的调查案例,提出的理由是嘉善田歌在年轻人当中几乎失传,由此引发田歌是否能够唱下去的深思。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分析了田歌的“七种转化”,其中的第
【内容摘要】嘉善田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地方音乐品种和国家级非遗,其保护与传承是音乐界尤其是浙江本土的音乐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作者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在嘉善田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应把握的核心是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创新是使传统音乐文化能够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源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作适应新时代大众审美取向的新田歌作品,对嘉善田歌保护传承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嘉善田歌 保护传承 新田歌 创新 文献综述
嘉善田歌是浙江地方音乐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乐种之一,目前已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渊源来看,它属于江南吴歌的一个分支,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古吴越地区的农村传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保存也比较完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传统的农村生态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嘉善田歌的存活也面对着危机。在地方政府以及浙江音乐界的支持和关注下,嘉善田歌的保护与传承虽面对困境,但依旧鲜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新的发展,这其中的理由是非常值得深思的理由。笔者认为,中外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曾经兴盛一时的音乐品种,但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可以保持永恒的兴盛,从哲学的作用上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萌芽、兴盛和衰亡的过程,音乐也不能例外。但是衰亡的结果却可以不同,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音乐品种最终走向“死亡”成为标本;某些音乐的发展成果或传统通过转化,在新兴的音乐种类中继续存活;还有一些音乐则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以新的面貌继续鲜活地“存活”下去,而嘉善田歌正是这样的音乐品种,就与其不断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把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看作是一场文化遗产与历史变迁的对抗赛,创新恰如主动出击,本身就是最好的防守——保护与传承的手段。对于浙江地区的艺术高校来说,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嘉善田歌的保护传承与高校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事实上是一个既能丰富艺术高校创作成果,又能起到保护传承非遗作用的举措。

一、文献综述

为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笔者对嘉善田歌和与其相关的一些学术研究成果、创作成果等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包括:采风视频约一个半小时,通过知网搜索的有关嘉善田歌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9篇,以及《亲亲水乡人——金梅创作歌曲选》。下面对这些文献资料做一综述。
笔者收集到的10篇有关嘉善田歌的学术期刊论文从文章论述的内容上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嘉善田歌的音乐本体研究的论文3篇。
一篇是《吴越文化的宝贵音乐遗产——嘉善田歌》,该篇论文1992年发表于《中国音乐》,作者是在江南田歌尤其是嘉善田歌研究领域非常权威的金梅。按作者在文中所述,这虽然是一篇介绍嘉善田歌的文章,但事实上文章内容涵盖了嘉善田歌的历史、歌唱风格和内容、音乐旋律本体的分析以及存活目前状况的深思等内容,其中对音乐本体的分析部分在全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笔者认为,嘉善田歌的曲调几十种……主要有“滴落声”“羊灶头”“大花名”“大头歌”“急急歌”等,而“滴落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其显著的特征是三连音、羽调式色彩和句尾旋律下滑并落音在徵,这些特征与嘉善方言的句尾下滑表示说话终了的特点是紧密相连的。除“滴落声”外,作者还较详细地分析了“大花名”和“急急歌”的旋律特征。之后,作者也分析了嘉善田歌的存活目前状况不容乐观的状况,并呼吁广大音乐工作者要“抢救和挖掘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这篇论文虽然写作年代较早,但因作者谙熟嘉善田歌的田野调查和改编创作,因此从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嘉善田歌的历史与目前状况以及音乐旋律风格,至今对于嘉善田歌的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另一篇是《江南民歌中的一支奇葩——嘉善田歌结构及音乐特点分析》,发表于1997年的《音乐学习与研究》,作者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施王伟。作者在文章开头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嘉善田歌与一般的二句体和四句体山歌相比更加丰富,以节奏自由散唱、旋律悠长、行腔柔婉为特征。主要有七种唱调:包括多人接唱的“落秧歌”“埭头歌”“羊搔头”“嗨罗调”以及独唱的“滴落声”“急急歌”“平调”。之后作者重点分析了“落秧歌”“埭头歌”和“滴落声”这三种曲调的特征。从作者的分析来看,多人接唱的“落秧歌”“埭头歌”与金梅一文中提到的“大花名”的风格较为接近,而“滴落声”的旋律特征虽在分析过程上与金梅一文不同,但也指出了结束句向下进行到徵音的特征。这篇文章更加细致全面地分析和介绍了嘉善田歌的曲调分类和风格特征,因此成为其他嘉善田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文章是以传统嘉善田歌的代表作品《五姑娘》(非后来的音乐剧《五姑娘》)为例,来分析嘉善田歌的音乐形态结构,该文是《嘉善田歌的音乐形态探析——以〈五姑娘〉为范例》,在此不再赘述。
除上述两篇论文是专门分析和介绍嘉善田歌音乐形式特征以外,在其他论文中也有涉及音乐分析的文字,如《嘉善田歌生态目前状况研究》(作者金美玲,载2013《音乐探索》),但基本上没有超出上述两文的研究成果。
第二类是探讨田歌传承理由的论文3篇,其中有2篇从田歌更广泛的作用上来探讨其传承,但其中也涉及嘉善田歌的创新研究。
《对田歌能否唱下去的若干深思》,该文发表于1999年的《上海艺术家》,作者在开篇通过两个关于嘉善田歌的调查案例,提出的理由是嘉善田歌在年轻人当中几乎失传,由此引发田歌是否能够唱下去的深思。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分析了田歌的“七种转化”,其中的第一、二、三种转化与田歌的创作有关。第一种是创作途径的转化,简言之,解放前为口耳相传,解放后为书面创作,书面创作中部分是旧曲填新词,部分是新曲填新词,后者因转化得不够彻底,因此不够成熟,故难以流传。第二种是田歌创作程式上的转化,简言之,旧田歌在创作上有一定的套路和程式,如“十二月体”,新田歌尽可能个性化,值得提倡,但也存在使原本的乡土气息缺失的理由。第三种是创作题材的转化,传统田歌以劳动和爱情为主,而所谓的爱情是以“私情”为主,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解放论文导读:
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农民的爱情生活,创作新的田歌成为一个课题。最后作者在第三部分中对新田歌的创作提出了观点,即抓住题材的创新和曲调的创新。所谓题材的创新,笔者根据作者文中所述内容的理解是,要创作符合新时代的年轻人喜爱的题材和内容,而曲调的创新则是在不失韵味的前提下,在旧田歌旋律冗长、衬词多、演唱难度大的基础上,去繁就简创作出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新曲调。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在新田歌的创作理由上有很多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