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第三文化”:翻译新空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57 浏览:155802
论文导读: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必定要走向一种“文化顺应”,而“第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顺应的结果,也必定带来译本的文化品质的大幅提升。多元文化背景下,译者不仅仅属于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也属于“第三文化”,真正合格的译者需要具备创造一种既不是源语文化也不是目标语文化而是融合了两种文化特质的能力,最终的译作应该存在并“活在”新的“第三文化”的空间。
关键词:翻译;第三文化;文化顺应
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两种语言,还需要熟悉双方的文化。翻译过程不可避开地涉及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翻译不能用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为了更准确地解释翻译这一复杂过程,有必要引入“文化顺应”(acculturation)这一概念。“文化顺应”是指:文化变化产生自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长期的接触。这样的接触会带来文化上的诸多明显变化:如一种文化可能从另一文化当中借用某些特征或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融合。文化适应的早期研究抵制的是试图重建孤立社会文化的趋势,事实上,与其他民族的交往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研究重视的是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干扰,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个复杂的世界系统,其中的一些社会支配了其它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一个从属社会或组织通过一种主导文化来塑造自己文化传统元素的时候,“文化融合”(syncreti)或“文化顺应”便因此产生。

1.“第三文化”的定义

“文化顺应”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第三文化”的定义。1819年,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提出了“第三文化”建设的模式。根据此翻译过程模式,刘宓庆(2003)将“第三文化”定义为一种“顺应的文化”,这是一种两种文化相互结合的文化。译者可以利用本国文字学和翻译策略表示外国文化,而同时又要使译作尽力保持原作的风味,因此,歌德认为:“第三文化”的出现是不可避开的,这种新文化往往使本国读者可能会在一开始感觉异常尴尬,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这些出现在新文化中的人物都是本土化了的外国人,读者的态度从不熟悉阶段过渡到到熟悉阶段会发生变化。歌德进一步指明了这一变化过程:我们称之为“第三(文化)纪元”的理由如下:接近原作风格的翻译也最接近原作本身、也最便于我们对原文的理解;我们被牵引着回归源语文本:外来因素与本土因素不断接近且未知领域不断移动缩小最终走向完美;这一概念的实质是要在结合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同时保持原作的所有本质元素。(R.Schulte,1992)

2.“第三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必定的内在联系,由此,“文化翻译”的概念便进入了翻译研究的视野。Bassnett和Lefevere(1990)在其《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文化转向”的观点。文化转向有效扩大了研究的维度并将研究者的视域从语言学的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广阔空间。但不幸的是,文化翻译研究无限地放大了文化的功能,而且把它作为了解决翻译所有理由的关键。相对于传统翻译研究,文化翻译并没有客观地批判继承而是要过度进行了转向。文化翻译学派对语言学派所取得成就的排斥的是极不恰当的,翻译中的文化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鉴于此,“契合”(consiliene)代表了翻译研究的主要趋势,而且,摆脱此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第三文化”构建。只有我们把目标文本放在整个文化的维度才能够涵盖翻译的所有必要方面。总之,“第三文化”构建显著影响了翻译文本的两个关键因素——翻译的主体和翻译的客体。

2.1 “第三文化”对译者的影响

第一,翻译过程中的“第三文化”构建可以有效地加强译者对翻译对象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认知。没有这样的认知能力,无论译者如何观照源语和目标语以及双方的文化,翻译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将是无效的、对于译者也是没有作用的,在实践中也就很容易出现用一种文化机械代替另一种文化的倾向了。第二,另一种观点是“第三文化”构建最有效的策略是帮助译者建构其文化意识,并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加强,而文化意识培养这一前提条件有效激励了文化感知能力的发展。我们需要回答的理由是:“第三文化”如何可以提高译者的文化意识?无疑,“文化顺应”理论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令人满意的答案。译者运用“第三文化”模式对进行翻译蕴含了译者的文化适应能力。可见,“文化顺应”指的是译者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从“第三文化”理论角度看,译者不仅仅属于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也属于“第三文化”。这需要译者源语语言和目标语语言,又要熟悉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因此,翻译人员的文化适应能力是取得的成功翻译的关键因素。第三,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不只是作为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感知者和接受者,也体现在还是“第三文化”的构建者。

2.2 “第三文化”对翻译文本的影响

传统的目标语文本的偏狭观念认为:词汇是语言中唯一的文化载体。词汇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但它只能从浅层反映文化而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文化心理和文化构成。
翻译研究中的“第三文化”构建需要翻译人员考虑文本中的其它文化元素,即,背景、事件或行为、情绪和态度、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方式与风格等。这五个因素连同词汇一起可以说都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在文化特色作为核心的前提下,翻译过程包括了“第三文化”:翻译的新空间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这些元素与理解能力、文化构成和文化氛围的整合。这种文化诸因素整合和融汇的成果即是一种全新文化——“第三文化”的出现。语言全面地受着文化的制约,因此翻译的对象也是受到文化制约的,“第三文化”的兴起最好地保障了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保留。

2.3 “第三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自从人类从事翻译活动以来,关于什么才是令人满意的翻译策略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翻译应直译还是意译?翻译应以作者为导向还是以读者为导向?翻译应以语义为导向还是以交际为导向?,等等。随着语言学和其他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关于翻译的不同思想和意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字逐句翻译因无法产生出可以理解的和不被扭曲论文导读:化转向。当前,翻译研究正在走向一种“契合”。两个传统学派(语言学传统和文化学传统)相互结合,而翻译现在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作为纯粹的语言代码转换的翻译观已被放弃,而将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传递模式的认识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但是,现在出现的理由是:文化如何或是否会得到传递呢?尤其是当目标语接收者不能共享与源语发
的译本而遭到了扬弃。19世纪,翻译主张在意识操纵下从观照作者转向面向读者,从而使译文像在目标文化中那样自然,犹如他们仍在源语文化中那样。自此以后,目标语文本受到了交际理论的显著影响并从语言学转向走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当前,翻译研究正在走向一种“契合”。两个传统学派(语言学传统和文化学传统)相互结合,而翻译现在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作为纯粹的语言代码转换的翻译观已被放弃,而将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传递模式的认识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但是,现在出现的理由是:文化如何或是否会得到传递呢?尤其是当目标语接收者不能共享与源语发出者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的时候(反之亦然),这种局面长期以来一直是译者感到困惑的地方。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