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如何进行有趣科学小制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63 浏览:15244
论文导读:
【摘要】对于科学制作活动,我觉得首先应找准课题,进行研究;然后收集材料,细心研究;最后深入研讨,合作研究。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好动的孩子手眼灵活、爱说的孩子敢于尝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的特点;根据孩子的关注点,关注每个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发现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来选择活动内容。活动中的材料也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科如何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制作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学现象,来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明白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关键词】科学制作 滚摆 课题 创新
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 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就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幼儿最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幼儿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21世纪是科学创新的时代,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断的给幼儿提供以自主探究。主动深思的空间,不失为是一种培养幼儿的常识应用能力和提高幼儿创新素质的全新策略。

一、找准课题,进行研究

科学小制作是科学与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幼儿园可以引导幼儿,从课本上的研究性课题、动手操作、课外延伸等处着手,对幼儿较感兴趣的课题入手。我们可从其科学性、实践性、推广性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如果有价值,那就从中选取一个小切入口,来进行制作研究。在选题时要注意结合幼儿能力和本土情况,选题不宜过大,强度不宜过难,课题的中心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我园开展了新课题研究——科学小制作。全园教师极力响应,课余时间积极搜索各种资料。为了开展好本次活动,我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结合了本班幼儿的特点,选定了“滚摆”这一现象,教幼儿制作——小猴蹦极,教幼儿学会用各种吸管和圆形纸板制作小猴蹦极,并进行装饰,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小猴蹦极的原理,它是用绳子带动圆形产生的一种惯性,使得小猴上下来回转动。

二、收集材料,细心研究

选定好了教材,在课余时间我就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查看所有关于“滚摆”的信息。为了使制作更成功,我先准备了第一份制作材料,开始了第一次的试验。我让鞋盒作为滚摆的底座,“小猴”放下去了弹不上来。我一边请问有经验的老师一边仔细的找理由,结果发现是纸板上的洞口穿大了,绳子与滚轴的衔接不够弹起小猴。并且支架也不稳,总是前后摆动,并且让孩子在纸盒上打洞也有很大的难度。但我还是不弃不馁,再次又重新准备好材料后试试。我左思右想,在架子下粘上橡皮泥固定不是很好吗?我决定用橡皮泥来做固定支架的底座,支架稳当了很多。这样一个漂亮的“小猴蹦极”就做好了。对于孩子来说,用橡皮泥也比较容易操作。经过我这几次的反复实践,我想这次科学活动一定会搞得有声有色。
我确定了材料后,就发动了孩子进行制作材料的收集。这些材料都是孩子常见的口服液吸管、牛奶吸管、硬纸板、细线和橡皮泥。当孩子把收集的材料上交后,我就把这些材料分成了若干份,保证了每个孩子一份,这样就方便了活动中材料的发放。

三、深入探讨,合作研究

经过几天的筹划,活动在一个周三的上午预期举行。孩子们个个早已跃跃欲试,在配班教师的协助下活动开始进行了……。课堂上我仔细嘱咐每个小朋友在用大头针的时候小心别扎到手,孩子们的小手真的很灵巧,个个细心的创作着自己的作品。一个细小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老师,我的线穿不过这个小孔。”“我也是”!这是我在课堂上遇到的第一个理由:大头针穿过纸板只留下丁点大的小孔,孩子们无法把线穿过纸板中点。“让我来看看。”我说:“小朋友,那你们有什么好策略来解决这个理由呢?作为教师的我顺着理由来开导着孩子们。“用吸管尖尖的那头扎一下”“用大头针多扎几次”……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连连点头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去试试吧!”我也拿出一支削好的铅笔在纸板上试试,孔稍稍变大了一点。我请一个孩子来穿绳,嗨!真不错,这个孩子把线很轻易地就从纸板上穿过了。又过了一会儿,有个声音从教室的那一头窜出来:“老师,我不会用绳子打结,你来帮帮我好吗?”。“我也不会”另一个孩子说。“哦!”这是我在课堂上遇到的第二个难点。我拿起教具在挨着孩子最近的地方给她再慢慢的演示了一次打结的策略。能力强的个别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打结的策略,能力弱的孩子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助。在这里我就看到了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好动的孩子手眼灵活、爱说的孩子敢于尝试……很快,一个个漂亮、有趣的小猴蹦极出现在我眼前,孩子们欢快的尝试着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作品,笑声回荡在教室。我拿出相机把这最美好的一刻永远留住。
经过这次的科学尝试,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指导幼儿进行科学研究时,应重视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敏锐性和观察力。要教会幼儿如何利用或创造条件,通过种种手段搜集各种科学活动的物品,然后对这些物品进行认知、操作、处理。幼儿初步尝试,老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尽量简短化,容易化。操作材料为孩子准备齐全,从这些纷繁零碎的材料中制作好“小猴蹦极”需要孩子们的细心,老师的耐心。这样,孩子们经过尝试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作品那是非常的喜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制作这个“小猴蹦极”不仅是让孩子们能好好的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知道“滚摆”现象中的原理:当转动滚摆的轴,使滚摆上升到顶点时,松开滚摆开始下降至底而产生的回力,又把滚摆提升到顶,就这样靠这种回力滚摆来回转动,这是一种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发现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业务园长郭丽的带领下我们的科学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创新。遇到难题,师与师之间、师与幼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实践。也可以在科学辅导老师的指论文导读:导下,再研究,再实践,再讨论,直到最完美的那一刻。只有成功才能推动幼儿热情高涨地投入科学创新之中;只有成功才能让幼儿毫不疲倦地实践创新;只有成功才会一次又一次击起孩子们创新的火花,唤来灵感。要想长大了为社会贡献出科学成果,科学发展必须从小做起。上一页12
导下,再研究,再实践,再讨论,直到最完美的那一刻。只有成功才能推动幼儿热情高涨地投入科学创新之中;只有成功才能让幼儿毫不疲倦地实践创新;只有成功才会一次又一次击起孩子们创新的火花,唤来灵感。要想长大了为社会贡献出科学成果,科学发展必须从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