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推动贫困地区教师自我发展心理调控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11 浏览:10633
论文导读:足,加以改善。2.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要达到主观与客观想结合的境界,必须经历认真而持久的内部自我反思。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身心特征而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通过对自我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反思对自身的行为做出选择,坚定自己
[摘 要]在分析贫困地区教师心理健康表现及职业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贫困地区教师自我发展的心理调控策略:通过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重视自我陶冶及提高自我修养;通过调节对自己与他人的认识、调节自己的个性、提升交往的技巧学及会有效的沟通;学会制约与疏导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教师自我发展;心理调控;心理健康;职业压力
[]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40 — 02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表现

教师心理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教学的心理水平与学生心理的发展。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是最为关键的。正如古莱曼(Goleman,1995)所说,“那些能够进行心理调节即能制约自己的感情并能理解和有效地对待他人的感情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占据优势”。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具有其特殊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己,提出适合于自己能力与个性的理想目标;悦纳他人,善于与他人相处,在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方面的表现多于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态度,同时也能独处沉思,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乐观、健康,视困难为挑战,善于在工作中积累知识、技能,解决理由;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对自己所面对的周围环境与事件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周围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有效地制约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情绪,适度地表达和制约自己的情绪。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客观、深刻地深思,对环境事件的反应准确与从容,对社会发展的高度敏感性。

二、贫困地区教师的职业压力

首先,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首先源于贫困地区收入较低,由此带来了教师存活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影响教师对生活及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其次,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与发展机会的限制,使得教师缺少专业进修及提升的机会,他们面对工作的不确定性、角色的压力以及来自学生与工作条件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再次,由于学校政策、体制与课程本身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教师产生紧张与焦虑。最后,由于教师角色知觉的模糊与冲突而产生压力,陷入来自于工作中的经费、培训等方面的理由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与理由的压力,都会使教师陷入盲目、焦虑与冲突。第五,由于学生深思能力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对于缺乏充分准备的教师就是一种压力。此外一些具有对抗性倾向学生的行为也会使教师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教师职业的发展。

三、推动贫困地区教师资我发展的教心理调控策略

(一)提高自我修养

1.提高自我认知水平。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心理特征的认识。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以及个性特征的认识。个体的自我结构包括个人自我(个人对自己身心推动贫困地区教师自我发展的心理调控对策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各方面的认识)和社会自我(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也包括理想自我(自己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和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与现实自我(自己实际达到的水平)。自我的这些方面构成了个人自尊、自信、自卑等自我评价的基础。心理健康的人,其自我的心理结构即相对稳定又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地被修正与调整。比如,心理健康者重视他人的评价,他们能够从他人的评价中正确地认识自己,但又独立于他人的评价,不完全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立足于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上述特征使得心理健康者的自我调节更为有效。对于教师而言,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首先应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在职业生涯中有效地制约自己的弱点。同时,对自己所期待的自我发展的理想和目标要有一个与现实情况较为一致的看法,这里所说的现实既包括个人的能力与个性,也包括个人所处的实际环境。其次,教师正确的自我认识还包括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同行与专家的评价,要重视与研究他们的评价,从各种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加以改善。
2.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要达到主观与客观想结合的境界,必须经历认真而持久的内部自我反思。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身心特征而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通过对自我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反思对自身的行为做出选择,坚定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坚定地面对困难与压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向别人学习来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教师在与学生、同事和领导之间交往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体验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参与和感受了不同的生活,这会使教师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到以他人为中心考虑理由,这样,他才有可能对教育、教学中的理由做出准确而深刻的判断,也更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更有效的调节。此外,教师的这种反思还可以使教师正确对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
3.重视自我陶冶。首先,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在开放的、飞速发展的、多元化的今天,个人的道德世界也在接受着影响与考验,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师德理由:第一,缺乏事业心;第二,缺乏进取心;第三,缺乏热情与爱心;第四,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第五,师表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反思社会风气的同时,应警戒自己,时刻不能忘记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师应重视和体现人性,不断完善自己,并激励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高尚的师德表现为教师能够不为名利所动,不为陈规陋习所束缚,敏感、宽容、真诚地对待学生;其次,高尚的师德表现在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高尚性、神圣性,深刻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负有的责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师表的作用,以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书本以外的更多的启迪,并对学生和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促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向更高层次升华。其次,不断地认识与感受教师的职业之美,完善人格与性情修养。教师在教育教论文导读:
学活动中应以端庄典雅的形象面对学生,并表现出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重视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广泛的兴趣和执著的追求,培养自己对学生宽厚、负责、无私支持的品格。最后,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激发自身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生命的活力。教师在其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必须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对心灵能够产生震撼的美的元素保持高度的敏感,培养和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以更丰富和更优雅的方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深刻和丰富,从而人格得到不断完善。

(二)学会有效的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调节对自己与他人的认识。对自己、他人以及人我关系有一个客观、积极、全面的认识,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对自我的过高与过低的评价都会影响个人积极、乐观、冷静地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理由。此外,对社会、人生以及生活中的环境事件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分析,把努力的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人际冲突。
对他人的认识也应客观,不应期望过高或求全责备,要学会接纳每个人的缺点,在遇到理由时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才能与更多的人和谐相处。
2.调节自己的个性。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人际之间相互选择、认可与接纳的过程。个人如果具有适合与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如坦诚、关怀、信赖、宽容与理解、尊重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对待他人,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遇到人际之间的矛盾时多从自己身上找理由,多理解别人,就容易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重视交往的技巧。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定的交往技巧。首先是言语的技巧。在交往中应具有清晰、流畅富于逻辑性的语言表达,语言还要精练,比喻要恰当,语言的内容和程度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交往才会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其次,要与交往的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与空间距离,不要过分关注他人的生活与隐私,使交往建立在对他人充分尊重的前提下。

(三)学会制约与疏导自己的情绪

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个人心情愉快,对工作充满信心。而要保持愉快的心境,首先,自我制约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情绪发生剧烈变化时,及时提醒自己制怒,说服自己接受别人合理的劝告,或尝试换个角度深思理由,或转移注意力,这些策略都有助于个体摆脱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其次,寻找适当的途径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策略。长期的压抑会造成身心的损害,所以多找朋友倾诉可以缓解紧张和压抑,获得更多的对理由的不同看法,得到更多的启迪,同时也得到更多的来自他人的支持,这些都有助于恢复个人的乐观和信心。此外,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可以使自己有多方面的娱乐,在孤独寂寞时获得充实,这种自我娱乐的方式也是个人健康、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 考 文 献〕
〔1〕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推动贫困地区教师自我发展的心理调控对策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5.
〔3〕 保罗·弗莱雷(P·Feire).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 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卜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