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几点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99 浏览:14807
论文导读:
【摘 要】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科技的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社会。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化与否对培养掌握高科技人才有着重要影响。要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启创新探索的求知欲,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优化 深思
1674-4810(2014)29-0099-01

一、优化学习状态,开启创新探索的求知欲

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课堂,学生学习状态的关键要素是投入学习的精力。学生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主动探索知识的越强烈,学习收获就越丰硕;如果学生处于消极的懒散状态,一定就收获无几了。学习状态的优化与高效课堂是成正比的。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设置理由情境,开展精彩的活动等都能优化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学生对新接触的知识或事物有短暂的“新奇期”,应根据教学内容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学习兴趣,激发其深层次的求知。其实不仅在课堂教学的开端,如同电脑运转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优化整理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欠佳时更需要进行“优化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某一位同学出现“停机”现象,应及时用语言或动作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重新开启创新探索的未知“程序”。

二、优化教学内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知识的呈现方式。同一知识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认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小学的延伸,除要掌握基础知识与理论外,更多的是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技能的学习,由于其可操作性,绝大多数学生更表现出积极的状态,而对一些纯理论性的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则不放在心上,这时优化教学内容能收到奇效。
如在八年级上动画制作这一单元内容中,教动画基础这一节的动画原理时,我没有采用直接讲授让学生记忆的策略进行教学,而是先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和学生进行了一个实验:拿一张空白的A4纸在中间画一个红色圆圈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注视红色圆圈15~30秒钟!然后迅速朝其他墙壁看(白色的墙或白色的背景),同时快速眨几下眼睛,看看能看到什么?再运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将几个连续变化的静止图片快速播放形成动态影像来引导学生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动画原理。

三、优化教学策略,推动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很多,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任务驱动法、基于理由的学习、webquest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利弊,选择应视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定,但每一节课都不太可能只使用一种单调的教学策略,应将其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来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教学构建身边的网络一节时,为达到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构成要素及接入因特网的方式,识别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等教学目标,我充分了解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技能性将讲授、讨论、演示、实践操作、任务驱动等策略进行组合,具体运用是:实物展示激发兴趣,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设备及功能,演示家庭网的连接并安排连接任务,演示家庭网的设置并安排设置任务,讨论有线与无线接入方式的特点,开展男女生“组建家庭网”对抗赛。多种教学策略优化组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从而实现预设目标,推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四、优化学习评价,形式多样,客观公正

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理由的回答、任务的解决、学习的状态等现象具有判断、激励和调节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功能,客观、富于激励性地进行评价。形式多样的公正评价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获得成就感,在回答错误、操作失误时得到及时指导,也能通过生生间互评全面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
课堂中评价是一种对话。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做出的评判和看法,其实被评价者对评价者的评价也有个评判和看法,多数情况下被评价者的评价是在心里而没有表达出来,可能并不认同。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共同进步的教学环境,让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让被评价者也能成为评价者,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2]孙玮.轻松六步 用智慧打造高效课堂的双翼——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责任编辑:庞远燕〕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xenjywjxlw/lw47179.html上一论文:简析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