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62 浏览:19838
论文导读:间新型关系。”网络空间以快速传播的方式迅速聚集讨论,在多边互动式的社会关系网中将个体表达变成一种公共表达,推动了公体间的关注、理解和沟通。此外,由于网络舆论中存在的一些理由,例如言论虚假、信任缺失、语言暴力和讨论碎片化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优势的发挥,但这些理由并不能转变网络化社会发展的
[摘 要]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成为公民沟通对话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行动的建设性场域。文化公民身份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对传统公民身份进行了修正,以超越民族国家局限的多层框架容纳包括公民身份实质维度和积极公民身份观在内的多元理念,将文化、符号、参与、认同等要素融合到公民身份体系内,为公共沟通和对话提供一种共同话语体系。社会认同建构是个体社会身份确证、心理情感归属以及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过程,它通过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纽带在抗拒性、规划性和合法性三种认同方式中的转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文化公民身份;社会认同
[]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10-0037-05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赵颖(1987-),女,河南济源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张明(1986-),男,河南上蔡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受到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并发生着基础性重构和全面性变迁的社会,这种重构和变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组织网络化、劳动的个体化、生活方式的弹性和不确定性、时空联系的相对化、文化的媒体虚拟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存活于其中的人们及其创造的文化,也面对着诸多动荡与不确定性,并伴随着深刻的自我怀疑与认同危机。各种迭起的社会思潮和运动中涌现的多元话语和诉求,正是人们在这种危机下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调适,并藉此寻求在社会重构中的主动权。从危机意识到重构意识的思维转变,体现了人们从社会变迁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塑造者的主体性转身。文化公民身份是对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们的这种主体性身份的一种话语表达,它体现了一种动态、互动、参与、关系、实践的话语和行动方式,同时,借助这一方式,多元化、差异化的社会诉求得以汇聚、沟通、商谈和寻求共识。而网络作为信息技术革命最普及化的成果,在社会变迁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行动中扮演着贯穿始终的重要媒介作用,它超越了传统媒介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对话语权的垄断,以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沟通平台,容纳了多元化的社会主体,汇聚了多层面的观念和诉求。正是通过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媒介平台作用,人们得以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和商谈,共同塑造新的社会价值、社会关系和制度,同时寻求新的自我确证和社会认同。

一、网络公共话语空间:虚拟空间中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指的是独立于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之外的、由私人集合而形成的公众的领域,公众在其中就具有公共性质的、私人领域的一般规则理由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驱使公共权威在公众舆论面前合法化[1](P32),是公民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参与、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方式。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指的是在互联网这一大众传媒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主要指web2.0技术平台,例如微博、Blog、BBS、SNS等)中展开的、以多人即时互动讨论形式进行的公众参与所形成的网络公共舆论环境,开放、平等、互动、参与是其主要特征。通过互联网的交互传播特性,人们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社会关系网,从而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社会性功能,体现其公共性价值[2](P34)。网民就各种公共话题进行开放、平等、理性的表达和辩论,并通过网络化的迅速传播发展成规模性的公共讨论,形成网络舆论。这种网络舆论通常超越了意见表达的个体性,体现一定的公共意识、思想独立性和理性批判精神,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公共事务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是一种基于网络传媒平台公众讨论而形成的虚拟空间中的公共领域。
由于网络传媒的自由、平等、开放特性,网络公共话语空间这一公共领域表现出平等性、多元性、参与性、交互性、公共性等超越了传统媒介平台公共领域的明显优势。首先,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平等性优势表现在网络讨论的“去中心化”以及权威和利益导向的弱化方面。网络的“无中心式”结构,使处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摆脱现实社会身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平等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网络化的逻辑在于“制约权不能在系统的某个关键点聚集太久”[3](P214),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权威影响和利益牵制对话语讨论的干预被大大削弱,平等理念和公共理性精神得以张扬。其次,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多元性优势表现在虚拟性和匿名性带来的化方面。“与其说实践中思想与言论的自由是一项自然权利,不如说是一种共同需要。”[4](P345)网络传媒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削弱了强势的制度安排和精英主导式的传媒系统对人们话语权的压制,不仅使消息传播和言论表达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而且为在现实社会制度安排下被边缘化的亚文化群体提供话语表达的空间,制造了一个平民话语权与精英话语权博弈的场域,使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事实得到凸显,揭示了一元化制度权威主导下的同一性假象。再次,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参与性优势表现在其“去嵌入性”的沟通方式带来的参与范围的推广和参与方式的便捷上。传统的公共参与在地域、经济、制度等各方面限制了人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而网络参与的虚拟性、即时性、平等性、直接性等特性则消解或弱化了这种嵌入性社交方式带来的障碍。最后,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交互性优势表现在网络沟通的即时性和互联性。“互联网技术作为非嵌入编码知识,赋予了网民前所未有的权利。网络交往由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演变为平等互动的主体间新型关系。”[5]网络空间以快速传播的方式迅速聚集讨论,在多边互动式的社会关系网中将个体表达变成一种公共表达,推动了公体间的关注、理解和沟通。此外,由于网络舆论中存在的一些理由,例如言论虚假、信任缺失、语言暴力和讨论碎片化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优势的发挥,但这些理由并不能转变网络化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论文导读:身份与认同建构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上一页12
和网络公共参与的重要性,它们作为网络社会发展和公民社会成长必经的过程,见证着社会变迁的轨迹和社会行动主体的蜕变。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