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挫折中教育决定孩子心理健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41 浏览:58804
论文导读: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一生走在康庄大道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在孩子面对挫折时,如何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克服人性的弱点,把孩子培养成情绪快乐、心态积极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去应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找到适于自己的社会立足点。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期(初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这个时期打下一个基础,倘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健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因而许多父母就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体格是否健壮,忽视了其心理健康理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由此可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样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呢?通过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智力正常,有求知欲。

2.情绪稳定愉快。即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心态。

3.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学会与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良好的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自我接纳,有自制力两个方面。孩子能正确的接纳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5.行为协调统一。即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行一致,诚实,不说谎。

然而,从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我国有心理理由的儿童为12%~16%,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已经到了必须得到家长正视的阶段。
儿童的心理理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会引起儿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的障碍,影响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等。一般来说儿童心理理由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生理三个方面,当这些外在表现出现理由的时候,这是儿童在发出求助信号,家长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在情绪方面的表现有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其次在行为方面的表现有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最后生理方面的表现有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困难、失败,或犯错时,家长正确、有效的引导决定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当孩子失败挫折中的教育决定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时,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
案例一:三次家长会
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儿子有多动症,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她儿子的表现最差。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最大。”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还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5名,他平时老老实实的,成绩为什么还这样,是不是有智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到家里,她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着老师在差生的名单中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老师没点她儿子的名字。临别时,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儿危险。”她走出校门时,儿子在等她。她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儿子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而后哭了起来:“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到大很多人嘲笑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欣赏我……”
【评语】
为人师尊、为人父母者,不应该是急功近利的给孩子贴上“差生”、“理由孩子”的标签,老师、父母要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激励孩子去改掉坏毛病。家长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多鼓励孩子。父母的期望和信心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激励着孩子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度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同时,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由低到高逐步升级以实现预期的目标。文中的母亲在听取老师的反馈后,不是如实转告,更没有责怪与批评孩子,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期望,对孩子提出明确的方向,提醒、激励孩子,让孩子在困境中正确看待自己,在妈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调整自己,积极面对。
案例二:闻名于世的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蓄电池的过程中,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同的运作方式。”【评语】
“我没有失败。”多么铿锵有力的回答呀!多么令人敬佩呀!在他看来,失败、挫折不算什么,只要带着微笑再次出发,一切困难便不攻自破。爱迪生就是这样,在多次失败的逆境中,不但不气馁,反倒面带笑容向别人解释。他一直微笑着出发,最终走向了成功的人生之路,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他的母亲的教育。自我激励是人生潜能最有利的制约者,作为群体生活中的个体,在生活中、学习与交往中遇到一些困难应该是很正常的,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中要注重教论文导读:
孩子学会自我激励,人生漫漫路,孩子只有自我激励才能独立面对生活,必须谨记: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案例: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二次,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三次,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
四次,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评语】
我们试想一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做法对孩子的行为和未来品质何影响?仅仅四颗糖果,小男孩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知道了守时,正直都是美好的品德。陶先生“无中生有”挖掘出来孩子身上的潜在的美好品德,让孩子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完成了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小男孩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知道了守时,正直都是美好的品德。所以家长不能运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为其贴上了丑陋的标签,打击冤枉孩子。
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希望。希望孩子有着强健体魄的同时,又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及时运用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走出困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