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用“文化视角”观“自然遗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938 浏览:83819
论文导读:
2014年6月23日,重庆金佛山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继大足石刻、武隆之后,重庆的第三个世界遗产地。
申遗成功,值得大喜大贺,于是请官员谈作用、邀专家谈价值,都在情理之中。然而,笔者以为,在讨论金佛山的“自然价值”时,不妨变换一下角度,用“文化视角”观“自然遗产”,这对探讨如何实现“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使金佛山在后申遗时代的宣传推介和深度开发进入一个新层次、新阶段,颇有益处。
任何性质的世界遗产,都离不开人的主观感知、主观评价,所以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无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还是澳大利亚南邦国家公园,无论是尼亚加拉大瀑布,还是巴比伦空中花园,无论是中国四川九寨沟,还是湖南武陵源……它们都不只具备单一的属性,而是具有多重属性,有的直接就是双料的,如安徽黄山就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因此,在看待和宣传某个世界遗产时,运用什么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其实非常重要。从这个作用上说,用“文化视角”观“自然遗产”,是一种科学的剖析、评价策略。
以金佛山为例,它以“自然遗产”荣登世界高度,突兀于千山万水,崛起于世界之林,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生态价值”“生物基因库”“喀斯特台原”等自然要素,必定约束我们对金佛山立体、全面、动态、本质的认识和评价,忽略人在体验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中的新感受,忽略人们对金佛山“山即是佛,佛即是山”(余秋雨语)的智慧评价。
没有人的参与,就没有人与自然的互动,也就没有人的“再创作”,这样的山、林、花、瀑、泉、洞……岂不是了无生气?没有灵气、诗意、想象。事实上,由于有了人的参与,原生态的山水才有了无尽的魅力,让自然形神兼备、充满灵气,才有云海琼阁、太虚仙境、桃园梦境之感,才会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等诗人吟山咏水的千古绝句,让古今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沐浴日月之精华,山水之灵魂,聆听大地之呼吸,感触自然之律动,产生审美之愉悦。
同时,只有用“文化视角”观“自然遗产”,才能“跳出自然观自然”,从世界大文化的角度、从游客的角度,去研究“自然遗产”的形成、构架和特点,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精致化、生态化的原则,照顾人的注意力、欣赏力、文化力,充分发掘并展示金佛山地区的自然内涵和文化内涵,如古佛巨洞、摩崖石刻、农耕文明、民风民俗、故事传说、地下工场、熬硝文化等人文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金佛文化,并与武隆喀斯特、大足石刻结成重庆三大遗产地联盟,相互提炼最精华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大金佛山旅游圈,为重庆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强力支撑。
此外,只有用“文化视角”观“自然遗产”,才能深度发掘、包装、建设好自然遗产。金佛山升位以后,当地政府肯定会借此契机促其扩大影响、上档升级的。须知,自然的主人是人,人的思想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宣传什么,怎样包装,如何上档?离不开旅游开发者的价值观和策略论,离不开一定的人文思想指导。视野的远近、文化的厚薄,决定了金佛山未来的走向,乃至于它的气质。相比之下,简单的封闭式保护,只要舍得投入,并不很难,难就难在于保护中体现以人类为本、以自然为尊的理念,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尊重人类、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统一起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金佛自然、金佛文化。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考虑金佛山的二次推介时,一定要力避简单的商业炒作,力避简单的重上金佛,特别是要走出“申遗成功等于圈山涨价”的老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诚邀名家大师发表真知灼见,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在规划、方案、建设全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原则,将文化融入自然,将自然浸淫文化(如建造金佛山自然人文博物馆,展示稀有化石、动植物、根雕、书画、实物等),从整体上提升金佛山的价值,创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谐境界,使其能与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夷山一样,名满天下、享誉世界。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zwhlw/lw35159.html上一论文:简述译者文化身份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