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实践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831 浏览:145294
论文导读:
摘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为指导,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50年发展历程,阐述了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的产生背景以及对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推动项目发展、提高员工精神素养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从和谐文化领导力、凝聚力、根基力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和谐文化;经营发展;发电公司
作者简介:梁瑞英(1977-),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总经理工作部主任,政工师。(福建 邵武
354000)
1007-0079(2014)09-0197-02
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倡导富强、、文明、和谐,推动社会和谐风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50年历史的发电企业,有着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在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中,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企,积极构建企业和谐文化,顶住了严峻的经营压力,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发展进程,为福建电力的发展,为福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实际,就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经营发展进行了阐述。

一、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前身为福建省邵武电厂,始建于1965年,装有两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是当时福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为福建电力系统培养输送了许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被称为“人才摇篮”。1998年3月和9月,“以大代小”两台125MW机组相继投产发电。2000年3月,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亿力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6∶4的出资比例,注册成立福建闽能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第一家公司制改革的电力企业。2003年2月,厂网分开后,公司归属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同年8月,更名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
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机组容量小、煤价飚升、电量受限等因素影响,从2000年开始,公司经营步履维艰,出现连续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扬精神,让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员工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理念得到继承和发扬,使一个50年的企业得以存活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构建公司和谐文化,有力推进企业经营发展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发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关系全社会的重要服务行业。企业的持续经营,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必须用和谐文化来支撑。

1.构建和谐文化,提升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由于企业注册资本金不足,财务费用不断加重,流时断时续,经营连年亏损,2007年底一度面对关停。2008年初,在抗击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中,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勇扛社会责任大旗,勇担经营风险,确保了闽北八个县市和鹰厦铁路电力供应,向社会展示了和谐努力的华电形象,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2008年6月,省经贸委、省物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作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393号文”),明确了公司作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点的定位,持续经营到2018年,为企业的存活发展拓宽了时间、空间。
自落实应急发电政策以来,公司坚持为社会负责、与华电同行,顽强拼搏,负重前行,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公司甩掉了“亏损大户”的帽子,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截至2013年12月14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050天。先后被评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三星级发电企业、文明单位,福建省和谐企业,连续十届获得“福建省文明单位”称号,公司正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在社会、行业之中。

2.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项目发展

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必须综合多方因素,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也正是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使企业发展难题得以,发展进程有序推进。
自2006年起,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部署下,积极谋求企业科学发展之路,着手开展“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扩建前期工作。2011年5月扩建项目列入《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12年6月,华电福建公司与南平市政府签订了能源投资协议,明确了相关能源开发项目。2012年8月,2×660MW煤电项目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初可审查。
2013年1月,华电集团公司与福建省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2013年3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省发改委分别向国家能源局上报了“路条”请示。省政府高度重视闽北电源支撑邵武三期项目,把该项目作为中国华电集团在闽其他项目的前提条件,要求同步推进,加快开工建设。2013年12月,集团公司同意给予邵武三期项目“绿色通道”的请示,项目可研于12月5日通过内审,项目立项于12月16日通过投审会审查,并于12月25日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可研报告审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邵武三期项目发展。目前,项目发展有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有待核准开工。

3.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员工精神素养,实现员工全面发展

企无人则止,有人则兴。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项目发展是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员工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要求员工做事要做有价值的事,做人要做创建和谐的人,用和谐、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员工,引导员工,激励员工。
在电力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今时代,人们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困难或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些不健康的精神因素一旦变成负面行为,就会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影响经营发展。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与哺育,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高雅情趣、高论文导读:人才工程,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出台了《争先创优奖惩办法》、《专业技术带头人、高技能操作能手评选管理办法》等学习激励机制。公司领导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要把企业打造成“人才基地”、“老厂典范”,使企业朝着学习型、和谐型、效益型的方向发展,使和谐文化氛围更浓,根基更牢,为中国华电集团、福建电力与福建经济的繁荣发
尚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人生态度,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推动员工素质的提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体现员工的人生价值,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力推动企业经营发展,实现企业经济繁荣目标。

三、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构建和谐文化实践的启迪

一个企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求发展,如同五味只有相调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六律只有相和才能奏出动人乐章。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涵盖了精神思想文化层面,又体现在制度之中;既融入文明建设全过程,又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领域。通过和谐文化的力量,使一个老厂仍然保持生机和活力,实现持续经营、项目发展。公司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和谐文化领导力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是事业之基,小成功靠智慧,大成功靠品德,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企业的领导者要做到以德服众、尊重为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面对当前的经营发展形势,公司领导始终以员工利益、以企业经营发展为己任,重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殚精竭虑,以一种迎难而上、敢拼会赢、永不服输的精神状态,为企业摆脱困境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的经营发展又必须依靠广大员工,让每位员工在企业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在生产生活中关心爱护员工,建立与员工的真正情感。在和谐文化的引领和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从未失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奋力拼搏的动力。

2.提炼文化理念,增强和谐文化凝聚力

在创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理念的提炼,共同引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企业共同愿景,增强和谐文化凝聚力。
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提炼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企业特色、反映员工愿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提出了“和衷共济,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把“优秀企业,和谐家园”作为愿景,把“以人为本,员企共赢,奉献社会”作为企业价值观,并提出“困难再多气势不能减,压力再大精神永不倒”的邵电团队精神,无不体现了“和谐”的主题,凝聚的力量。正是有强大的价值引领,尽管企业还处在经营发展的困难境地,但广大干部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人际关系进一步和谐。

3.注重学习培训,打造和谐文化根基力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把“学习培训”这项福利落实到位,加强员工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企业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人才的发现、培养、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着眼于造就复合型人才。
公司积极倡导“尊重人才、培育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出台了《争先创优奖惩办法》、《专业技术带头人、高技能操作能手评选管理办法》等学习激励机制。公司领导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要把企业打造成“人才基地”、“老厂典范”,使企业朝着学习型、和谐型、效益型的方向发展,使和谐文化氛围更浓,根基更牢,为中国华电集团、福建电力与福建经济的繁荣发展、福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