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拥有阳光心理 投入快乐学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15 浏览:16732
论文导读:
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育内容上来看,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做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巧设导语,让学生在深思中得到健康的心理体验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如教学《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上周六的早上,我和好朋友小A约好了要去逛街的,当我准备出门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我妈妈,她说等一下想来我家玩,她已经好久没见我了。这时的我可犯愁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请你们帮我想一想我该怎么办呢?”接着我让同学谈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与想法,他们有的说该去和朋友逛街,有的说该推掉那位朋友的约会。接着我就引入了课题。在此基础上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主人公是如何处理类似理由的,为课堂中进一步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打下了基础。学习课文结束时,我再让学生说说在学习开始时我遇到的那个难题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去逛街,叫妈妈下次再来!”

二、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在教学《学习拾穗》这一课时,文中“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欣赏了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刻画。在讨论中,让学生体验、感受生活的艰辛,使同学们认识到中间的妇女承担着生活重担,右边的妇女腰落下毛病,左边的妇女,她的艰苦生活才刚开始。从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法国十七世纪农民生活的贫穷和艰苦。同时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使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发展。

三、以作文为渲泄,让学生保持阳光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一吐为快的。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策略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会那么及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同时,这些文章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四、作业设计中考虑心理教育

以单纯的语言能力训练为目的的作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也往往因为作业的枯燥无味而不做作业。所以,在作业设计中,结合心理教育因素来给学生练习,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讲完《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种新型玻璃,在讲评作业时,我以“产品设计推荐会”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想。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五、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同样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我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例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让我来露一手”的实践活动。学生把自家的炊具拿到劳技教室来,分组合作、自备材料,进行烹调大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既分工又合作,有的煮面条,有的炒菜,有的包饺子,五花八门。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实践感受: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遇到挫折的懊丧。这样的实践活动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推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了每个学生与人共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合作心理品质的养成,使他们从小就能树立起集体主义的观念。
(本栏责任编辑 石红英)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sxljklw/lw21157.html上一论文:简论肿瘤病人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