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倪焕之与五四青年情感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72 浏览:21780
论文导读:幸,而是旧中国当时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他的多舛命运可12下一页
【摘要】《倪焕之》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小说立足于大时代的社会动荡,聚焦于五四之后新青年的情感教育理由,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倪焕之的希望与失望、昂奋与幻灭,是五四之后一代新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
【关键词】《倪焕之》;五四文学;新青年;情感教育
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创作于1928年,小说连载几期后,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茅盾先生在《倪焕之》单行本出版后不久就写出了长篇评论文章,称赞叶圣陶完成了一件“扛鼎”似的工作。《倪焕之》立足于大时代的社会动荡,聚焦于五四之后新青年的情感教育理由,在五四时期的文坛上是划时代的作品。
注重客观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现实主义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倪焕之》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作家对20世纪初叶中国几次大革命事件的准确的描写。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后一次旧主义革命,这次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但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和社会的阶级关系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上海光复了,“这一天。焕之放学回家,觉得与往日不同,仿佛有一股新鲜强烈的力量袭进身体,遍布四肢百骸,急于要发散出来—一要做一点事。”但是,事过不久,他便又失望了,因为所谓革命成功,无非是城里挂了白旗,头上剪了辫子。“此外就不见有什么与以前不同。”倪焕之为此陷入了极其痛苦的困境,觉得当教员“好像美丽贞洁的处女违心嫁给轻薄儿一般。“人间的苦趣,冠冕的处罚,就是教师生活了!什么时候脱离呢?什么时候脱离呢!”他开始感觉人生的悲哀,以致有一天竟萌生出跳下池塘去死的念头。
辛亥革命虽是不彻底的。然而,“五四”运动应运而生,它犹如一声信号,把沉睡着的不清不醒的青年都惊醒了。与此同时,西洋的学术思想一时成为新的时尚,西洋文学很快风行起来。各派的社会主义也像佳境胜景一样,引起许多青年研讨的兴趣。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到来了,“新潮”的起点,“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冲荡开来,散布开来,中部的成都、长沙、上海,南部的广州,也呈显浩荡的壮观,表现活跃的力量。各地知识青年都往都市里跑,即使有顽强的阻力,也不惜忍受最大的牺牲,务必达到万流归海的目的。他们要在“新潮”里头沐浴,要在“运动”中作亲身参加的一员。
“五四”运动之后不久是“五卅”运动。紧接着又迎来了1927年的大革命。上海的市民,“每一个都怀着准备飞跃的雄心,每一个都蓄着新发于硎的活力,只等那伟大戏剧的开幕铃一响,就将一齐冲上舞台,用开创新纪录的精神活动起来。”这是《倪焕之》的时代背景。
文学史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之后,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实主义作家,总会回过头来观察、剖析、研究这一变革过程,并且运用各自擅长的艺术样式,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一变革过程。法国经历王政复辟,巴尔扎克写出了《人间喜剧》;俄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宗法经济迅速崩溃,列夫·托尔斯泰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我国唐朝遭受安史之乱,杜甫完成了“三吏”、“三别”……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指出:“如果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至少应当在自己的作品里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来。”叶圣陶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他创作的《倪焕之》真实地叙写了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17年问,中国几次革命运动的弱点,全面地揭示了这几次运动终于失败的社会、历史根源。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系列本质理由。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倪焕之》是这一时期包括教育状况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成就主要体现在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叶圣陶浓墨重彩地再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的社会风云,目的就是为了给众多人物的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叶圣陶在《倪焕之》中塑造了一批各具个性的人物,其中着墨最多的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主要人物倪焕之。在充满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典型环境中,倪焕之的性格也时时充满着矛盾;随着时代潮流的不断激荡,他苦苦地探索着社会的真谛和人生的作用。
倪焕之出生在一个职员的小康家庭,生活“并不优裕”,但“也不至怎样竭蹶”;他读小学时接受的是旧式封建教育,“十岁开笔作文,常常得塾师的奖赞。”考上中学后受到了现代科学知识的熏陶,使他如同“进了另一个又新鲜又广阔的世界”。辛亥革命时他还是个在校学生,上海光复的消息曾使他激动不已,但随即出现的各种物象,又使他失望并陷入了痛苦和悲哀之中。倪焕之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之初,事事不如意,后来受到一位值得感佩的同事的影响,得到热心教育事业的校长蒋冰如的支持,曾一度精神激昂,一步步进行着“理想学校”、“理想教育”的试验和追求,但历经几次挫折后。他又产生了“伤颓的心情”。“五四”运动中,“他的身躯虽然在南方,他的心灵却飞驰到北京。”听革命家王乐山讲“五四”灿烂的故事,他的心由温变热,完全接受了“要转移社会,要改造社会,非得有组织地干不可”的主张,并马上离开乡镇学校和小家庭,来到了东方大都市上海。“五卅”惨案后,他表现异常积极,在暴风雨中发表演说,高呼口号,鼓舞民众,但在大革命到来以后,他又因革命队伍中一些“图谋钻营,纯为个人”的“很丑的现象”而感到幻灭。待到大革命失败,尤其是得知王乐山悲惨牺牲的消息后,他更是堕入了失望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今后的希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他完全茫然。前途是一片浓重的云雾,谁知道往前走会碰到什么!”然而,作为一个不愿与黑暗势力妥协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在病危的弥留之际,又渴望着黑暗尽头会有光明降临,相信“将来自有与我们全然两样的人”能够获得成功。他终于在这种深刻的思想矛盾中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探求。
倪焕之从辛亥革命以来的四次历史风暴中。反复出现过希望与失望,昂奋与幻灭,他在矛盾中生活和探求,也在矛盾中痛苦与逝去。作为倪焕之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和失落;但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却能时时催人深省。因为这决不是倪焕之个人的不幸,而是旧中国当时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他的多舛命运可论文导读:
以使人们联想到那个风雨飘摇年代中的许多知识青年,他们的探求、奋斗和幻灭。认识到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而热爱当今的社会,更加勤奋地工作。所以,倪焕之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作用,这也是《倪焕之》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经过70多年的历史风云,仍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主要理由之一。除了倪焕之以外,作家还塑造了蒋冰如、金佩璋,王乐山等不同性格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蒋冰如家底殷富,曾留学日本。他热心开办学校,大力支持倪焕之搞“理想学校”和“理想教育”的试验,但又不敢与地方腐朽势力抗争;在大革命中,他为蒋老虎父子等混进革命队伍并掌握一定权力而愤愤不平,但又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在倪焕之死后,他曾打算建一座“新村”,藉此给附近的人讲讲卫生和治家的道理,但又担心自己的所为会被九泉之下的倪焕之认为是“退缩”。蒋冰如的一生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只不过他的矛盾是一个属于开明绅士型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矛盾。作家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刻划了他忠厚、正派而又迂腐、无能的独特个性。
金佩璋是“五四”时期较为典型的知识女性。她原是市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聪颖而美丽,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在《新青年》倡导的改革思潮影响下,她发奋读书,立志当一名优秀教师。她爱慕倪焕之的“英秀”。更钦敬他对教育改革的执著,于是不顾哥哥的反对和封建门第观念的束缚,毅然与倪焕之走到一起组建了家庭。但婚后不久,她便“朝着与从前相反的方向”变更,撇下了教学工作,放弃了原来的理想,变成了心中只有“一个家庭”的贤妻良母。难怪倪焕之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作家在塑造这个形象时所采取的是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手法。一开始只勾勒她一个大致的轮廓,灯会上她和倪焕之再次相会时稍稍加浓了描写的色彩,直到她返校工作和与倪焕之结婚之后,才多侧面地叙写她的思想、语言和行动,从而使这个一度走上个性解放道路,后又远离时代漩涡的女性典型,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绵长的深思。
《倪焕之》中的王乐山,可以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几个革命知识分子形象之一。他是倪焕之的中学同学,毕业后当过三年小学教师,后到北京读大学,“五四”时期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五卅”前后他在上海参加了火热的工人运动。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他置身于狂热的群众运动浪潮里,头脑显得异常清醒。“四·一二”大屠杀前不久,当倪焕之向他谈起“乡村师范的计划”时,他淡漠地说此事是可以“从缓”的,并奉劝焕之不要“对着历史的轮子呆看”。这些描写,既突出了王乐山对倪焕之的关怀,也反映了他政治上的敏锐。他清醒地看到了磨刀霍霍的反革命嘴脸,同时作好了为革命献身的思想准备。他牺牲得很悲惨,很英勇,也很光荣。作品通过叙述和对话的手法所塑造的这位身材“矮小”,长得“精悍”结实的青年革命家形象,我们认为也是成功的,只是由于对话描写并非叶圣陶之所长,再加上作家当时对现实生活中的职业革命家接触甚少,故与书中的其他人物形象相比稍显逊色,但王乐山这个人物给读者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却是值得肯定的。
作家把倪焕之等五四青年形象放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进行刻划,从而编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人物的画卷。
小说中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显示出倪焕之大革命失败后的心态。作家对倪焕之生命弥留之际有一段心理描写:
三十五岁不到的年纪,一点儿事业没成功,这就可以死么?唉!死吧,死吧!脆弱的能力,浮动的感情,不中用,完全不中用!一个个希望抓到手里,一个个失掉了,再活三十年,还不是那样?同我一样的人,当然也没有一个中用!成功,是不配我们受领的奖品;将来自有与我们全然两样的人。让他们去受领吧!
此时的倪焕之,由于在探求人生、寻找真理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已然身心俱竭,但他终于意识到像自已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完全不中用”的。中国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新兴阶级身上,并断言“将来自有与我们全然两样的人”。小说结尾处的寓意通过倪焕之的心理活动表示出来,是极为深刻的。可以说,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的镜子,众多充满探求和矛盾的人生,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倪焕之》成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五四时期的青年一代的情感教育留下了一份精神备忘录式的现实主义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