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产生认识前提及特征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15 浏览:87602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 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产生于各自不同的认识前提,这是二人教育思想生因的第一层理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他对“生活”和“教育”的独特理解的前提上建立起来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在他对人的认识,即真正的人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的,真正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以及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认识的前提下形成的。二人教育思想的特征分别集中表现为“活”与“人道主义”。这种特征与他们的认识前提紧密相连。
关键词: 认识前提 生活中心 人道主义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皆具有比较广泛的世界影响,二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本质有颇多相似之处。陶氏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生活教育学说。其中包括三个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苏氏②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他1969年完成的教育科学博士论文《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理由》中。这是他对自己34年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对教育根本认识的论述。其中体现的就是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认识是有前提的,本文试图探析二人教育思想产生的第一层理由,即认识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二人教育思想的特征做出新的解释。

一、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

1.陶行知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

陶氏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他对“生活”和“教育”的独特理解的前提上建立起来的:
(1)生活是什么。陶氏认为:“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③文字背后就透漏出,他认为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主体的“变化”。“生命体”在“境”里只要发生了“变化”就叫做“生活”。
(2)教育是什么。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他在定义了“生活”之后说:“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及特征比较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的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准比类推,照加上去: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④虽然他没有直接说明教育是什么,但是通过佛学中常用的一种有益于人认识本质的因指得月的描述方式概括出了教育是什么。满足人生之需的教的过程就是育,就是教育。陶氏认为的教育,内涵有三点,一是人,二是人之需,三是满足需要。他口中的教育是一个中性概念,他说如果过的是坏的生活,就是受坏的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⑤
在陶氏对“生活”和“教育”这样的认识之上,生活自然就是教育。与之相关联的,社会即是学校。正如他说:“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不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⑥学校不是社会的子集,它们是同一个集合。生活和教育这种如一的关系就使教育如果想有效,则其过程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

苏氏之所以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因为主要有以下两个认识前提:
(1)苏氏对人的认识:真正的人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的。苏氏认为,有一个真谛,即是“人要有一种精神”⑦,这一精神即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他所认为的神圣之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正是真正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对神圣的事物的信仰,将全面发展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真正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
(2)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苏氏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类精神生活和劳动生活的关系,指出在过去的时代,由于阶级的出现使二者分离,这种情况下,无论处在哪一阶层,发展的都只是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被压迫者就几乎没有机会获得上一层的精神享受,只是被局限在无尽的体力劳动里,而统治阶级也是一样。但社会主义是消灭了阶级的时代,所以在这样的时代,人才有可能不被另一阶级束缚,这样的人是自由人,这样的人才能够自由地获得自己合理的权利,从而实现全面发展。⑧苏氏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是不受压迫的人的精神生活与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生活的统一。
关于苏氏有关阶级的理论是否科学真实和这一点对他的教育思想到底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好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人应该是有精神、有信仰的存在的认识是其教育动力的原点。

二、教育思想特征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征

陶氏教育思想的特征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活”。“活”表征的是变化、灵活、生活。它是陶氏生活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是其生活教育思想产生所依靠的认识前提——生活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的题中之意。上文分析陶氏认为:第一,生活的本质是不息地变化,第二,这种变化带来无数的理由,引发无尽的需求,第三,真教育就在于满足这种需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这种有无数变动的生活中来的,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变动的摩擦带来的各种需要,所以他的“教、学、做”都必定地体现这一“活”的特征。
伴随着这一“活”的特征同时表现出来的两个特点是科学性和生活中心。这两点也是陶氏的思维风格。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促成了其“活”的生活教育学说。
(1)科学性。在此要先说明一个概念,即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策略上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策略;在体系上,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⑨陶氏的思维方式就体现了以上所说。
首先在教育经验的推广中他非常重视实验。早在陶氏回国两年后的1919年,他发表的《实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就很好地体现了他试验检验的科学思维方式。文中强调新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发明之力,而:“发明之道奈何?曰,凡天下之物,莫不有赖于其所处之境况,境况不同,则征象有异。故欲致知穷理,必先约束其境况,而号召其征象,然后效用乃见。此试验之精神。”⑩从中可见,陶氏之所以强调试验之精神,是因为它能“致知穷理”,达于真理。晓庄就是这样一个试验生活教育理论的地方。在办平民学校时,陶氏在“虎坊桥、西单京师、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办了四所平民学校。其中两所用挂图教学,两所用幻灯片教学,在比较之后,再将好的经验予以推广”。{11}可以说,陶氏每一步教育实践都伴随着试验。其次论文导读:的是,苏氏认同的并不是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大帽子,而是共产主义理论所构建的那种、自由、平等的社会之理。正是在这种理解上,他将共产主义理想看做是人应当神圣信仰之物。在对“真正的人”应该是有精神信仰的这一真谛的体认中,苏氏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极强的人道主义的特点。注释:①后文中的“陶氏”皆指陶行知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他非常重视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整理分析。例如《平民千字文》就是他深入平民中间调查研究,依据国情和平民需要编写的。在撰写文章阐发其观点时,他特别注意数据的使用。如陶氏在海外向美国人民宣传不要卖给日本人军火时,说道:“日本所买的军火当中,美国运往日本的,一百块钱占了五十四块半钱,要是我们死掉一百万人,有五十四万五千给美国人的军火杀掉了。”这种有力的数据宣说,使得当场人们就高呼:“切不可再卖军火给日本人。”{12}
以上两点正是其教育思想科学性的突出表现。
(2)生活中心。这一特点与其科学性的特点和对生活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及特征比较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本质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正是在前文论述的试验以致知穷理的过程中和对生活本质变动性的认识中,他认识并验证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事’作为活动的重心,从事中使学生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印证、推想、分析、会通、正确’的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泉源。”{13}他坚持“实际生活是人的指南针”。{14}故此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理由,所以不能解决理由的,不是真教育”。{15}纵观陶氏的教育实践,可以看到他行动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由平民教育进而到乡村教育,由和平时教育而到战时教育。这正是他根据对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时局变化而做出的转变,这变化中不变的就是“生活中心”的指导。举例来说,抗战时期,他就认为此时的教育内容就“学得应战之真本领”,所以他提出了12门功课:如男子用其武器武装起来学紧急战、女子用真武器武装起来学看护、宣传并实行对日经济绝交、研究中日贸易

(五)振兴替代日货之实业等。”{16}

综上可见,是科学性和生活中心的思维方式,指导着陶氏的行为和深思,从而在中国当时的环境下产生了生活教育理论,并使这一理论在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生活化的特点,也就是“活”的特征。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特征

苏氏教育思想的特征通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展开的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对革新派教育家的围剿和责难中对苏氏的评价可以鲜明地表现出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份《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的文件中这样评价苏氏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之出发点就在于: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复杂的‘有组织的从属’关系,指令和领导,服从和检查的关系,似乎开始妨碍人们的发展了。”
“……,那种与‘无条件服从’格格不入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
“……苏霍姆林斯基对‘个性自由’原则做出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导致对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之极大歪曲。个人的存在主义理想,全然为个人‘现存的生活方式’占据的理想——苏霍姆林斯基把它与党的教育理想相对立,而党的教育理想已在各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中明文规定,在党务活动家们的发言中阐发得清清楚楚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观点,已经在广大教师中广发传播,因而成为实实在在的危险,这种观点具有一种魔力——把苏维埃的教育思想引至资产阶级自由教育理论方向的力量……”{17}
从中可以看到苏共当时对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个性自由”、“”、“人道主义”的猛烈批判。这些正是苏氏区别于同时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特征,其思想并不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1969年,苏氏在教育科学博士论文《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理由》的开篇表达了对于当时苏联思想运动的看法,他写道:“他(列宁)告诫我们,不要脱离历史地、抽象地、机械地对待解决全面发展的理由,同样也不要以那样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将会发生的政治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进展所产生的其他结果。”{18}在那样的已经有很多人因为坚持真理而被迫害致死的严峻形势下,苏氏仍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教育的人性、人道和人情,没有对“真”溶于血液的追求,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勇气的。
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的一段评论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苏氏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19}
综上,苏氏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以“真正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为认识前提的,这一大前提又可以分出如上文论述的三个小前提。其中应该指出的是,苏氏认同的并不是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大帽子,而是共产主义理论所构建的那种、自由、平等的社会之理。正是在这种理解上,他将共产主义理想看做是人应当神圣信仰之物。在对“真正的人”应该是有精神信仰的这一真谛的体认中,苏氏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极强的人道主义的特点。
注释:
①后文中的“陶氏”皆指陶行知。
②后文中提到的“苏氏”皆指苏霍姆林斯基。
③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54.
④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55.
⑤同上,354.
⑥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56.
⑦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

1.:197.

⑧关于苏氏对此的认识,见他的《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沿革》,见: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

1.:78-9

⑨黄顺基等编.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329.
⑩江苏省教育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3).
{11}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50.{1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05.
{1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论文导读:斯卡娅教授访谈录.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7,(4):152-160.周水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运动对当前教育之启迪.花蓬师院学报,1997(7):161-182.В·Ф·杰尔卡奇,肖甦,姜晓燕.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基地.比较教育研究,2007,(4):5-9.安娜·伊兹玛依洛芙娜·达维多娃.谁是“害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1985:501.
{14}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57.
{1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587.
{16}江苏省教育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06).
{17}A·达维多娃著,吴盘生译.谁是“害死”苏霍姆林斯基的凶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5):63-65.
{18}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86.
{19}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EB/OL].李镇西博客,2012-06-18.
参考文献:
[1]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朱泽甫.陶行知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3]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纪念陶行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周洪宇.陶行知画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7]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及特征比较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8]孙孔懿.苏霍姆林斯基人生之路的实地考察[J],江苏教育研究,2011.
[9][苏]奥莉佳·苏霍姆林斯卡娅口述,肖甦译.我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J].内蒙古教育,2008(11).
[10]高文.乌克兰教育改革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作用—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访谈录[J].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7,(4):152-160.
[11]周水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运动对当前教育之启迪[J].花蓬师院学报,1997(7):161-182.
[12]В·Ф·杰尔卡奇,肖甦,姜晓燕.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基地[J].比较教育研究,2007,(4):5-9.
[13]安娜·伊兹玛依洛芙娜·达维多娃.谁是“害死”苏霍姆林斯基的凶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5):63-65.
[14]吴盘生.苏霍姆林斯基背后的伟大女——祭扫苏霍姆林斯基 其夫人之墓的随想[J].教育家,2012,(7):62-64.
[15]吴盘生.苏霍姆林斯基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批评[J].教育家,2011,(7):25-27.
[16]吴盘生.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安娜·伊万诺夫娜访问札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4).
[17]吴盘生.可贵的质疑,中肯的批评——苏霍姆林斯基《前进》一文简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1):37-42.
[18]杨春发.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苏联和一些国家的传播[J].山西教育科研通讯,1984,(6):33.
[19]韩骅.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致尼·谢·赫鲁晓夫的一封信[J].外国教育研究,1988,(4):39-42+6..
[20]常建.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未发表过的书信[J].外国教育研究,1984,(6):1-5.
[21]高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我的精神导师[J].教师博览,2005(2).
[22]A·达维多娃著,吴盘生译.谁是“害死”苏霍姆林斯基的凶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5).
[23]A·彼得罗夫斯基,吴盘生译.我是怎样出席苏霍姆林斯基葬礼的——“抽象的人道主义者”即便在坟墓中也十分危险[J].江苏教育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