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是文化强国基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08 浏览:13690
论文导读: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其中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首先需要探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实现途径。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文化强国1003-9082(2014)02-0021-01文化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趋势,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含量迅速提升、文化要素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和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其中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首先需要探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化 文化强国
1003-9082(2014)02-0021-01
文化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趋势,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含量迅速提升、文化要素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过程和趋势。

一、文化强国战略的经济支撑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

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是文化强国的经济支撑,该支撑对文化强国战略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生产力长足发展;二是文化经济繁荣;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本化。
1.文化生产力长足发展是文化强国战略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研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层面研究,文化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础性物质力量。[1]但文化生产力不同于物质生产力的地方在于,文化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依赖于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而且还依赖于一定的思想文化条件。一方面,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文化生产力提升了生产力三要素的智能性和技术性,这是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文化在劳动者的素质、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状况等方面的作用越发明显。另一方面,从动态角度来看产品和产业文化内涵的增长印证和深化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说,把握文化商品的特殊性,本质上是对商品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人们尊重规律,利用规律践行文化强国战略。
2.文化经济繁荣是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经济条件。一方面,文化资本是影响文化强国战略的经济要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成为了资本,这是文化生产力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文化资本通过推动产品和产业等的文化内涵的拓展获得高附加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资本的这种变化实质上是资本的文化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使得文化强国战略可以附着在资本之上,利用资本的演变规律在经济中融入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文化经济还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也符合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本化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理由。从微观层面上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建设文化强国最终离不开每一个人,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人本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理由。一方面,以人为本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内生性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阶段。文化经济内生于人的发展要求,是人的发展方式的进步。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文化强国还需要重塑文化环境。从“破”的角度讲,就是要打破“以物为本”的价值目标和“关系本位”的法则等的阻碍;从“立”的角度讲,就是要倡导经济—社会—人三者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文化和科学发展观所呼吁的机会平等、利益公平以及人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希望等为内容的先进文化系统。

二、文化强国战略下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实现途径

既然文化强国战略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作为支撑,那么就需要探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化的实现途径。
1.培育文化资本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经济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强国战略的附着物——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所以培育文化资本的重点有二:一是培育人力资本。人是文化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文化资本对其持有者——人具有特殊依赖性。二是注重文化资本积累。文化资本积累的主体是人,动力是文化资本的稀缺性带来的资本增值。造成稀缺性的理由在于一定时期内有限的文化资源被少数人占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文化强国均要求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和国民的文化素质,以此来解决文化资本的稀缺并推进文化资本的积累。
2.完善文化资本的运营机制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制度保障。除了培育人力资本和推进文化资本积累以外,在文化强国战略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化还依赖于文化资本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其完善须立足企业和社会两个层面。企业作为文化资本运营的微观层面应当考虑三点:即文化资本的输入、生产和输出。文化资本的输入主要指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企业发展模式与目标的定位;企业内部达成一致目标的契合程度和由此涉及的企业制度、企业精神等内容。[3]文化资本的输出是指企业品牌、商誉等的增值和员工对本企业的认同。它是企业文化资本运营的产出阶段,同时也是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投入阶段。社会是文化资本运营的宏观层面,对社会而言主要在于营造有利于文化资本运营的环境。
3.拓展分配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利益分配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化是文化资本链条运转在分配方式上的反应。具体讲主要有三:一是文化资本的投资收益。文化资本的投资收益包括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于个人而言主要是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所进行的体脑投入而获得的收益;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是自身孕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制度以及产品的科技创新等所获得的收益;对于国家而言则是财税的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更科学和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价值观念体系的延伸。二是文化资本的增值收益。文化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支撑起经济资本的运转,因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文化资本的增值。三是文化资本的转化收益。不同形态的资本可以进行相互转化,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资本,资本转化的目的是为实现其价值,文化资本也是如此。
4.做强文化竞争主体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的核心任务。文化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它揭示出经济竞争的最高形态——文化竞争。做强文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文化化是文化强国的基石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竞争主体是一个动态过程,该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主体培育阶段。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在劳动过程中与人的结合使生产力和人同步发展,它体现论文导读:发展的人本化。二是主体历练阶段。历练我国的文化竞争主体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增强文化主体的竞争力需要历练四个基本能力:即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制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四个能力分别指明了文化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存活基础、适应水平、收益状况和生命力。三是成果惠及阶段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了生产力发展的人本化。二是主体历练阶段。历练我国的文化竞争主体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化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增强文化主体的竞争力需要历练四个基本能力:即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制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四个能力分别指明了文化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存活基础、适应水平、收益状况和生命力。三是成果惠及阶段。这一阶段标志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成熟,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2年第1期。
[2]齐勇锋:《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求知》,2011年第1期。
[3] 陈超群:《“文化化”的内涵与文化化社会的构建》,《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