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基于共生视角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72 浏览:59945
论文导读:1、U2)是基础,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共生的本质就是互依、互惠、协同、合作、共享,共生体内的各共生单元之问在互惠互利合作中得到优化、进化和发展。而区域共生是在区域单元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相互推动、相互嵌套中按基于以要素流与场域为媒介联系在一起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形成的共生关系。通过形成的共
摘 要:本文以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思想,利用其合作具备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条件和必要性,形成一个通过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角、多方参与方式设立政策机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信息共享机制等通力合作的混合长效机制。
关键词:共生 长株潭 区域物流合作 协调机制
1672-3791(2014)02(c)-0219-02
1 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的条件
一是地理位置条件优越。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区、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能直接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双重辐射,兼具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征;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看,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既有绿色带隔离,又有高速公路网联接,内部结构紧凑,城市综合体特点明显,是湖南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核心地区,三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13.3%,人口占湖南省总人口19.6%[1]。二是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从宏观和中观角度推进了长株潭经济多中心共生发展的低碳化和互动化,为物流产业发展注入新机遇和政策优势。从2002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各种合作框架,特别是实施的《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政策都为多中心物流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政策支持,同时刻不容缓要求区域内水陆交通运输方式、水陆通道和不同物流节点间的合理配置,消除商品流通的城市间障碍,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协调发展的点、线、面网络一体化的区域物流战略格局。三是区内资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从三次产业结构看,长沙的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有色冶金、陶瓷,湘潭的机电、钢铁等有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从产业发展特色看,长沙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株洲、湘潭则是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2 共生视角下的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协调的必要性
共生源于生物学,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在任一共生体中,共生体均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组成[2](如图1所示)。
其中,共生模式(M)是关键,共生单元(U1、U2)是基础,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4]。共生的本质就是互依、互惠、协同、合作、共享,共生体内的各共生单元之问在互惠互利合作中得到优化、进化和发展。而区域共生是在区域单元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相互推动、相互嵌套中按基于以要素流与场域为媒介联系在一起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形成的共生关系。通过形成的共生关系用于解决区域共生过程中的理由,实现区域要素整合与合理配置、区域协同与持续发展、效用最大化,构筑一个对称互惠共生的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的统一和谐的整体[3]。本文将这一概念引入区域物流合作协调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区域物流一体化共生是经济学上的共生,区域物流地之间和区域的内部成员间,通过存在着类似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利用市场主导共生界面,以城市文化、资源或政治上的联系,采用全方位合作,形成的包括市场、基础设施、制度等的一体化格局,实现整体(或局部)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这样,长株潭区域物流地在承认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空间形态上聚集,构筑一个政策和制度规范化,物资、物流各要素自由化流通,区域物流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现代化,城市通道和物流服务设施的配套与无缝衔接的共同发展的绿色格局;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株潭城市群区位优势异同、资源禀赋不一、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使得距离真正作用上的合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导致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在缺乏合理的“选择性激励手段”的情况下,合作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摊的不均衡会使区域内一部分合作者失去合作的兴趣和动力,有限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竞争的无序,“囚徒博弈”情况必定显露,对合作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3 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的协调途径选择

3.1 行政协调机制是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首先,从整体上需要区域决策层的互联合作提供强硬有力的组织保障。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协调机制由最初的一体化办公室到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的转变体现了高层领导对话合作向制度性合作形式的实质性转化[4],具体落实区域合作的宗旨、原则与主要领域为区域物流合作营造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并从物流产业发展的合作战略、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物流市场体系的整体性及区域环境等理由的协调方面统筹规划制定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目标协调;初步利用府际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协调委员会”,重塑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最终实现”大市制“做准备,同时,建立“城市群政府联合政务网”,实现各市政府网的版块链接,为区域物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项目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协调和政策支持。其次,三市地方政府在行政组织机制合作共识下结合实际各负其责,彼此相互分工合作,层层分解目标并实现各自的目标,单一的地方政府对区域物流多个层面上的合作是无能为力的。三市政府通过管理层面的协调,贯彻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自愿平等,公平开放、互利互惠的原则,制定并完善长株潭物流合作协议、规则、制度、标准等,以规范并指导区域物流业合作行动[6]。

3.2 市场调节机制是实现长株潭区域物流合作的基本方式

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欠当不但不能为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创造政策条件[3],而且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物流合作成本和风险更大。所以,区域物流合作协调发展需要市场与政府结合,互为推动,并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调节作用为基础,以保证区域物流协调公平与效率双重目标的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条件下,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其一,必须打破地区封锁,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物流市场,遵循统一的市场规则,选择合适的市场运营方式,实现物流生产服务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而不是再靠行政命令调拨资源,靠计划来安排项目,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的特征和特色下,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和导向作用,使参与合作的物流企业处于良性市场竞争氛围中存活和降低物流成本;其二,针对长株潭目前区域物论文导读:销售一体化合作,建立跨区域的多节点网路系统实现物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使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能够实现合作最优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3.3共生机制是区域物流相互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共生机制的形成对于区域物流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区域物流的整体发展环境,包括政府推动,成立区域
流合作目前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理由,市场顾客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作为推动长株潭区域合作的物流主体。首先,随着物流服务市场的优化,不同形式、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以不同方式自主整合、优势互补完善自身物流网络体系,加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其次,不同地区的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方式对物流实体从采购、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合作,建立跨区域的多节点网路系统实现物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使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能够实现合作最优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6]。

3.3 共生机制是区域物流相互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共生机制的形成对于区域物流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区域物流的整体发展环境,包括政府推动,成立区域物流联合体或合作结构,民间组织和协会作为补充,做到以区域物流利益为基础,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按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合作。(如图2所示)
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以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形成。要在考虑到各方面影响下,需要区域内和区域间各相关的共生单元以一定的关系通力合作协调形成稳定的区域物流共生体。在区域物流共生系统里,以利益为纽带,以资源、环境、信息、基础设施等的共享是共生单元之间的基本关系。在共享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对制度和规划的宏观协调、物流市场操作性的中观推进、物流各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对物流技术、功能的微观协调,共同打造一体化的高层次共生形式。在此过程中,物流企业(或市场)、顾客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共生的三角互动利益网络,达到“关系的共生、利益的共享和局面上的共赢”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Z].2004(11).
[2]Donald J Bowersox,etc.21st Century Logistics:Making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 Reality[R].Oak Brook,IL: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9.
[3]王再文,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 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9(9):48-53.
[4]冷志明,易夫.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理[J].经济地理,2008(3):88-95.
[5]陈剩勇,马斌.区s域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36.
[6]张紧跟.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J].武汉大学学报,2008(3):3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