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物流案例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817 浏览:161219
论文导读:。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高等院校应改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师生互动,共同构筑良好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位课程《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在《物
摘要:“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应用性。如何发挥课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如何使学生学会应用课程相关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本课程教学中面对的一个难题。文章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的不足,提出并研究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物流案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1674-9324(2014)19-0081-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管理思想的转变,社会对物流业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物流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尤其是复合型、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据有关人力需求研究表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21世纪紧缺型人才之一。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或与其相关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但是,与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难以适应社会要求,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理由,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团队意识薄弱等理由的出现。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高等院校应改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师生互动,共同构筑良好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位课程《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实践中的适用性,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布置若干个具体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理由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完成既定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深思、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培养了学生提出理由、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综合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操作的具体步骤。(1)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用来驱动的“任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任务”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完整、难易程度等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2)合理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项集体性活动,通过讨论,能够相互进行思想的碰撞,讨论者相互间得到启发,从而帮助自己深入深思理由,理清思路,把握理由的实质,从而帮助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理顺思维,增强思想的逻辑性、语言的调理性和层次性,所以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的任务。(3)分析任务。在提出任务和分好小组后,教师可以针对理由的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分析,提供解决理由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4)完成任务。学生围绕任务要展开更为深入的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团队合作,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获取更多的课堂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解决理由的策略,学会团队协作,完成对理由的理解、知识的应用。(5)总结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和评价,由于每个学生的研究水平不同,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程度会不相同,教师要对完成好的小组给出扩展的意见,对完成差的小组给出细化的要求,使所有小组都能有所收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中的适用性

《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涉及面广,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对物流管理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再认识,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解决国际和国内物流中的实际理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推动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收集整理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尝试,取得了一系列的实效。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教学说明。在课程开始时,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说明,让学生了解任务驱动法进行的方式,学生在任务驱动法中应扮演的角色,以及有关的课程规定和分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团队协作,观点碰撞。(2)注重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小组教学的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人数,按照6至7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思想、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解决理由。(3)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笔者将教材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些案例设计成任务,例如,在课程教学中笔者根据知识点细分了七个任务,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集思广益,运用所学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合理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和课件,并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任务,表达对实际理由的看法。(4)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根据理由,及时传授新知识,在进行不同的任务分析时,每一个任务都包含不同的知识点,小组在接受任务后,首先要深思如何分工,如何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深思、主动学习、通力合作,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收集资料,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理由,在学存活在疑惑时,教师及时传授新知识,归纳知识点,这样,通过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获得更多的知识。(5)总结评价。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内部先进行交流,对论文导读:人,江汉大学商学院物流与信管系,讲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分析与优化,供应链管理。上一页12
自己的任务完成提出一定的意见并进行修改,之后笔者随机选出每个小组的某个成员作为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演示文稿,讲解小组任务具体情况,笔者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的看法。(6)任务考核。转变传统考核方式,加大了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按照平时成绩70%和期末成绩30%的比例考核学生,而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任务报告的考核和课堂讨论成绩。在任务演示评分中,主要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的方式,同时权衡小组组员对任务的贡献程度,对负责演讲以及回答理由的同学适当提高分数。
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推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理由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强,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完成岗位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庆英.物流案例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毕春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84-86.
[3]贾旭光,许冬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8):221-222.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城市型综合大学物流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物流案例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号:2013099);“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万凤娇(1981-),女,黑龙江省七台河人,江汉大学商学院物流与信管系,讲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分析与优化,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