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东北二人转丑角语言魅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36 浏览:45607
论文导读:豪爽、幽默诙谐,这也正是二人转丰富多彩的语言源泉。二、东北二人转中的丑角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领域里,“丑”都是一个与“美”相对的美学范畴。然而在二人转里,“丑”并非是指丑陋和丑恶,也并非是美的一种衬托,其实质是为了保持“谐”。观众对于二人转艺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喜剧风格以及滑稽表演。丑角艺
摘 要:二人转是东北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不仅深受广大东北人民的喜爱,更逐渐得到全国和世界观众的认同。本文意在探讨东北二人转中丑角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丑角;语言
1007-0125(2014)02-0041-0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东北特有的天然肥沃土地、使得当地的农民吃喝无忧,性格也开朗、大气和豪迈。同时由于东北冬季漫长而严寒,大自然到处是冰天雪地、无事可干,东北人就喜欢聚在温暖的土炕上、炉火旁,一起喝酒、等各种娱乐活动。为了营造气氛,就需要讲点幽默话、噶咕嗑等调节气氛,久之使得这种极具东北特色的语言文化得到快速的传播,这种极具地方特点的语言逐步被二人转所用,使得二人转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加诙谐幽默,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舞台艺术感染力,

一、东北二人转的语言特点

东北方言是二人转语言的重要来源。东北从古至今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这些不同身份、职业、生活习惯的移民,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他们与东北人交流、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丰富了东北地区的语言。东北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其语言风格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的方言习语、俗语谚语的影响,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具特色的乡土风情,粗犷豪爽、幽默诙谐,这也正是二人转丰富多彩的语言源泉。

二、东北二人转中的丑角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领域里,“丑”都是一个与“美”相对的美学范畴。然而在二人转里,“丑”并非是指丑陋和丑恶,也并非是美的一种衬托,其实质是为了保持“谐”。观众对于二人转艺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喜剧风格以及滑稽表演。
丑角艺术是二人转本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二人转的核心灵魂。丑角也称为“下装”或者“逗丑的”,主要承担四个方面的责任:第一“带起来”,也就是将旦角在艺术行为中带动起来,使得表演充满;第二是“捧出去”,将旦角唱的、舞的通过说口来展现,从而让观众更好地欣赏、领略表演的风采;第三“兜得严”,就是与旦角紧密配合,不仅能弥补旦角的不足之处,而且能使场上的气氛更加活跃,还能更好地完成第四个责任:“夺了旦角的戏”。通过 “带”、“捧”、“兜”、“夺”从而让二人转的表演以及现场的气氛更加轻松活跃,演员还能与观众互动,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将演出逐步推向。
二人转中的戏谑、调侃、搞怪、逗乐等表演效果,通常也都是由丑角来完成。丑角展现给观众的往往是一副虽丑但却亲近、痴傻并快乐的形象,其言语总是出乎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既愚钝直率又机智幽默。

三、东北二人转丑角语言特点

在二人转中,除了一些喜兴笑闹的段子必须依靠丑角艺术来烘托气氛以外,还有很多悲段子、苦段子,也必须依赖下装丑角运用喜剧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也就是所谓的“悲剧喜唱”。比如《冯魁卖妻》一戏,原本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但是其中穿插了一段夏老三、人贩子与船夫的“说口”,就是一段喜剧性的“说口”。通过这种“丑”的插科打诨,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快“忘却”悲剧的气氛。
二人转当中丑角艺术的美实际上是一种滑稽之美。他没有多少能够用来依傍的符号资本,但是却拥有着内心的善良以及对苦难生活的自我解嘲,因此其语言特点,有着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传统美学注重滑稽美,但并不缺少幽默的元素,充满了机警和智慧,二人转丑角艺术就是其十分有力的证明。在调笑、讽刺的背后蕴含了十分深刻的社会内涵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感悟,并融入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智慧,将滑稽美表现地淋漓尽致。
二人转中不仅运用“戏仿”,还运用大量的“俏口”,也就是各种俏皮话、双关语、歇后语以及流行语等。这些语言的运用,拉近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充分利用字的谐音、增字、减字、故意大喘气拖延等各种巧妙地方式来使得表演过程更加幽默滑稽。
通过一种故意曲解和打岔的对话方式调侃对方的正确意思,经过不停解释、不断曲解之后,让观众听到一个又一个包袱和笑料。观众的心始终悬着,始终跟着演员的思路走下去,耐心等待最终的迷底,这个迷底往往又会让观众热血沸腾。
四、结论
可以说,二人转丑角语言是东北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东北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的直观体现。二人转丑角的语言艺术魅力正在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其他的艺术品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这些艺术形式的语言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徐德忠.试论二人转的丑角艺术[J].戏剧文学, 2004 (8) .
[4]邬利霞.浅谈小沈阳的语言修辞艺术[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5).
作者简介:
齐向军,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东北民间音乐、东北戏曲。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lmwxlw/lw25159.html上一论文:阐述如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