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张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07 浏览:14887
论文导读: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综上所述,图形、背景理论这种建立在独特的突显与被突显视角下的理论是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张力的一个有力的角度,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意韵。二、图形、背景理论可被用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典诗歌语言的张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图形、背景理论与诗歌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意蕴深远,结构跳跃,具有很强的张力,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以图形、背景理论从诗歌的意象、省略、转喻和兴寄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张力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意象;省略;转喻
引 言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如果从《诗经》算起,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意韵深远、结构跳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种简洁、疏朗的语言可以无限地扩展读者的联想空间,读者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充分的联想激发出或填补很多缺省信息,才能获得诗歌的意境,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张力。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极具张力,这种语言特点表明在诗歌的创作和解读过程中都涉及到较多的心智和认知因素。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歌可以把诗人的认知、体验、创作和读者对作品的结构、内涵的认知和解读联系起来,对于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张力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而传统的主要从词汇、句法、韵律、修辞等语言学或文学的角度解读是远远不够的。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

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最先由一世纪前的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 提出的。之后完型心理学家借鉴这一理论用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方式。完型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中图形的识别遵循“普雷格朗次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即通常具有完型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容易易懂或运动的物体通常被识别成图形。语言学家认为图形背景理论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 Talmy 是最早把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学者,Talmy (1983:232)认为语言中图形、背景的选择根据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之后我国学者文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之后Stockwell(2002:21)把图形背景理论用于文体分析,他通过对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分析,认为阅读是图形、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images)和回声(resonances)的过程,文学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作用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综上所述,图形、背景理论这种建立在独特的突显与被突显视角下的理论是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张力的一个有力的角度,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意韵。
二、图形、背景理论可被用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典诗歌语言的张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图形、背景理论与诗歌的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于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事物的结合,诗人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念,让读者领悟其言外之意,即诗歌语言的张力。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无限地张力,理由之一就是诗人在有形的“象”中蕴含无尽的“意”。诗歌意象的创作和解读是通过心智活动将个人经验和外在观念进行概念化,并将其编码或解码的过程。诗人在观察客观景物时,各种不同的景物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脑,人脑在识别这些事物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同等地进行意象的转换,总会有一些突出的景物被视为图形,而另外一些会被识别为背景。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的图形、背景体现地非常突出。落花、闲人,空山、静夜,山鸟、月出,鸟鸣、深涧,这些意象构成四组图形、背景。图形鲜明、清晰,背景宏大、模糊,这也符合审美清晰性原理,根据这一原理,鲜明、清晰的事物会给直观者愉悦的体验。(熊沐清,2012)诗中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人闲的静衬托花落的动,月出是动的,宿鸟因月出而惊起,也是动的,唯其动,也更突出静。读者可从这些简单的意象组合成的图形、背景后读出别的意味,即通过“象”所表达的“意”,此时的“象”可理解为认知结构中的图形而“意”是背景。

2.图形、背景理论和诗歌中的省略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结构跳跃,有些诗歌在形式上看来是简单甚至不连贯的,因此传统的从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角度的研究就不够了。这种诗歌中的省略和留白不仅拓展了诗人创作的自由,也是增强诗歌语言张力的有效手段。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须作出更多的认知努力,读者须发挥想象力,通过有限的信息激活认知的微观世界而调出相应的信息从而填补缺省信息,形成一个连贯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这样诗歌便实现了语篇上的连贯,读者才能全面地体会诗歌的意境。(赵艳、夏日光,2010)突显与省略看似是矛盾的,其实二者是统一的。诗词中的省略恰恰是为了突显重要的信息。和增加修辞意蕴。这也充分表明汉语史一种意会的语言。图形、背景理论正是基于突显观的一种理论,因此从这一角度理解诗歌语言的张力是一个有利的视角。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写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中省略了动词和一些用于衔接的虚词。如用图形、背景既可以解读成诗人用来一些并列的意象形成合成图形而省略了背景,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体验把各个意象分别处理成图形和背景。如鸡声茅店月,根据图形的联想特征,可把鸡声作为图形,茅店月作背景,突出伴着鸡鸣的“早行”,也可把茅店或月作为图形,突出寄居茅店时的“思乡”或只有月亮作伴的“孤寂”。

3.图形、背景理论和诗歌中的转喻

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以经验及感知显著性为其认知理据。转喻的本质是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也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张辉、卢卫中,2010)图形、背景理论也是以突显观作为其认知基础,因此转喻的喻体是认知的焦点,可以视为图形,转喻的本体是认知的参照点,本体和认知域中的其他内容可理解成背景。古典诗词中大量使用转喻,这也使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大张力的理由之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喻体这一认知焦点的刺激,可使想象空间扩展到本体及其所在认知域的其他内容,从而使头脑中分离的图形、背景统一起来,使图形更加突出,背景更加深远。如杜牧论文导读: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外国语文,2011(2):39-43.匡文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外国语,2004(4):24-31.单欣欣.从图形-背景理论看有关人体的转喻.当代外语研究,2012(2):18-22.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448-459.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上海:上海外语教
《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二乔”是以两位著名来代替东吴国,的命运代替东吴国政治、军事的走势。诗句中的“二乔”和铜雀楼构成一组图形、背景,可使读者想到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以享受缠绵之春色的得意气概。字面之外,“二乔”和“东吴”的国家命运也构成一组图形、背景关系,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可体会到沉重的历史兴亡之感,被巧妙地掩藏在儿女情长的表象之下。
三、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张力的解读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当我们解读诗歌时,是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亲身体验之间的互动。诗歌语言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显,而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正是建立在经验观和突显观基础上的,汉语是一种读者意会的语言,而诗歌语言更是具有很强张力的凝练的语言,因此把图形、背景理论用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分析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Stockwell.P.2002.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 Talmy.L. 1983. How language structure space spatial orient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Plenum Press.
[2]Talmy.L.2000.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London:MIT press.
[3]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2):39-43.
[4]匡文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4(4):24-31.
[5]单欣欣.从图形-背景理论看有关人体的转喻[J].当代外语研究,2012(2):18-22.
[6]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448-459.
[7]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8]赵艳,夏日光.突显理论与诗歌省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2):70-72.
[9]赵艳芳.认知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张力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