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伊格尔顿政治哲学批判及其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354 浏览:120088
论文导读: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伊格尔顿是在其导师雷蒙德·威廉斯的引导下走上了学习继承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威廉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立场和文化唯物主义的思维主张帮助伊格尔顿成长为一名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者。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和革命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对抗资本主义蛮横统治的政治理论工具,伊格尔顿在全面阅读研究马克思
〔摘要〕 伊格尔顿的文化批判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批判内容,他的政治哲学批判思想立足于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与时俱进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以文化视野进行政治批判。伊格尔顿的政治哲学批判理论几乎涉及到政治哲学的各个概念,其中重要的有、意识形态、权力等方面的倾向。伊格尔顿的政治哲学批判启迪我们:要重视继承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策略,重视批判性话语策略的运用及现实矛盾分析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 伊格尔顿,政治哲学批判,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A〔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068-06
〔收稿日期〕 2014-11-28
〔作者简介〕 李寅月(1986-),女,黑龙江鹤岗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化批判家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其思想理论的发展路径是由政治文化研究走向文化政治研究,由思想理论研究走向政治实践研究。在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中随处可见其政治倾向和主张,他认为“就像在南非的体育运动中一样,政治从一开始就在那里” 〔1 〕 (P224 )。随着伊格尔顿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他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政治现实,而他著名的文化批判家身份决定了他所进行的政治研究一定是具有政治批判性的,他的一切思想理论都是最终服务于政治实践的。这样的一种政治批判思想由于其特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对思维和现实理由的研究关注以及其明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身份,决定了伊格尔顿的政治批判思想必定带有哲学的烙印,将其政治批判称为政治哲学批判一点也不为过。

一、伊格尔顿政治哲学批判的总体特征

与纯粹的政治哲学理论家不同,伊格尔顿的理论成就是在政治文化批判领域而非独立的政治批判领域,他总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文本研究来阐释其文化批判思想,这些思想因其生活背景、理论继承、社会环境的独特影响而带有政治哲学的色彩。这也是为何一名文化理论家能在学界和社会现实中广受关注的理由,正是在这个作用上,英国的查尔斯王子称他为“可怕的伊格尔顿”。
(一)立足于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出生于英国北郊爱尔兰移民工人家庭的伊格尔顿是典型的无产阶级背景的知识分子,他从小就能够真切感受到生活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所处的真实生活状况,尤其在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卑微出身”的他将进入剑桥读书的环境转变看作是“创伤性的”。从底层社会进入上流精英氛围的不适应和格格不入使伊格尔顿倍感寂寞,他从学校外的政治运动中找到了可以摆脱这种消极状态的途径,并在这些政治运动中深思各种现实理由。这样的生活背景决定了伊格尔顿的思想理论定然关注无产阶级的生活实际,关注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分层。
伊格尔顿批判了现今广为流传的“阶级消失论”。的确,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融合,阶级差异已经不像以往那般明显,甚至有人宣称阶级理由没有作用,认为不应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立场分析对待社会现实理由,伊格尔顿强调:“混淆差异、破坏等级,把最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这符合资本主义的方式。” 〔2 〕 (P165 )在资本主义国家内,资产阶级努力展现平均主义的假象,构筑平等和谐的表象,将其真实的不平等掩藏,引导大众忽略比以往资本主义社会更严重的资本集中,忽略“赤贫和无产者的人数每个小时都在激增的事实” 〔2 〕 (P166 ),以此蒙混大众视线以获取更多的收益。伊格尔顿敏锐探究到这一真相,并犀利指出这一行为的真正理由是资产阶级为了掩盖资本主义持续衰败的现实而用的障眼法。必须冲破这一假象,醒悟无产阶级现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以往相比并未明显改善的事实,认识到只有在无产阶级制约了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时,公正而美好的社会才会存在,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人类解放。
伊格尔顿的阶级立场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继承和发展,他坚信马克思曾告知世界的:只要剥削存在、只要贫富差异存在,阶级就一定存在,对阶级理由的研究就始终有作用。伊格尔顿通过后现代主义阶级观的批判,阐明人们对阶级理由的轻视会使作为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将固定于特定的生产模式位置,那些对阶级消亡论的认同是对资本主义阶级混淆论的助纣为虐,这将使人们忽视掉世界上仍有相当可怕数目的贫民窟人口存在的事实。伊格尔顿的这些观点是基于社会目前状况和历史现实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实践性证明。尽管如此,也应明确在现今社会环境下,伊格尔顿在根本上仍保有“有产阶级者”与“无产阶级者”的对立思想显得有些守旧。的确,“几个世纪以来,怀抱社会主义理想的人们努力抗争,有时甚至付出了生命,并不仅仅是为了终结一种势力的态度” 〔2 〕 (P164 ),但至少现在这种“势力态度”的淡化会让无产者的日子好过得多。
无产阶级的出身背景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伊格尔顿的研究视角是无产阶级的,他在这一阶级立场上所进行的政治哲学批判必定会关注社会现实理由并透析社会现象本质。
(二)与时俱进地继承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在1976年出版时就震动了英国学界,2011年《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自出版之日起就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伊格尔顿是在其导师雷蒙德·威廉斯的引导下走上了学习继承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威廉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立场和文化唯物主义的思维主张帮助伊格尔顿成长为一名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者。
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和革命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对抗资本主义蛮横统治的政治理论工具,伊格尔顿在全面阅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后,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犀利风格的政治哲学批判话语,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为他的政治哲学批判思想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伊格尔顿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会局限于某个具体时代,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以焕发新的活力,只要其理论继承者们能够根据本时代的具体情况重塑其理论精华,“马克思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一些重要理由的真知灼见足以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令无数人心之向往的标签” 〔2 〕 (P 1 )。伊格论文导读:回人们的视野,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非难,是它们为掩盖这一真相的卑鄙挣扎。伊格尔顿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不是单向的”,只要阶级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话语就永远不会过时。上一页12
尔顿在谈及《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时说,他并不热衷于去甄别人们是否执着地为自己贴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标签,他所希望的只是“人们对目前状况能保持批判性的立场”。在对现实理由的批判中,伊格尔顿敏锐察觉到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正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揭露了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现今,正是资本主义自身危机的深化将马克思主义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非难,是它们为掩盖这一真相的卑鄙挣扎。伊格尔顿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不是单向的”,只要阶级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话语就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