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处理好儿科医患关系体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32 浏览:142740
论文导读:
【摘 要】目的:浅谈处理好儿科医患关系的体会。策略:从掌握患者的心理和要求、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进行总结。结论:儿科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修养,还要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方面有较高的修养,才能更好处理儿科医患关系。
【关键词】儿科;医患关系;体会
1004-7484(2014)01-0345-02
在儿童的医疗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与患儿家长及患儿沟通和睦相处的能力[1]。儿科临床的特点是患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而且家长对诊疗技术要求起点高[2]。另,儿科医护人员又是在长期的嘈杂环境中工作,工作节奏快、劳动强度大,思想紧张、身心疲劳。医生与患儿及患儿家属这一特殊的医患关系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因此,构建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儿科医患关系是刻不容缓的事。如何处理好儿科临床的医患关系,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理解和揣摩患者心理和要求

1.1 儿科急诊病人特殊性

儿科临床工作节奏快、危重病人多、急诊量大。危急症状如高热惊厥、中毒和意外伤亡往往在孩子玩耍过程中突然发病。家长在抱患儿来院就医中已心急如焚,而且没有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思想准备,只要求医务人员在短期内解决理由,但是危重病儿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很快痊愈,这又成为儿科临床容易触发医患矛盾的一个焦点。

1.2 患儿家长对医学知识缺乏

由于家长们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对医护人员正常的诊疗行为进行干预。例如:惊厥病人在处理中经静脉注射安定后患儿抽风立即停止(本药作用快,在数秒中起效) ,家长却以为患儿病情加重,误以为是由于用药错误昏厥表现,立即提出质问。而在此情况下,他们又很难听进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和解释,家长很可能怀疑医生误诊误治,延误病情,一旦患儿病情恶化或死亡,就会引发医疗纠纷[3]。

1.3 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目前医疗纠纷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随着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儿科住院患者中,家长们对临床诊疗活动中的每一步治疗都很关心,并且要详细询问,一旦发现差错或与医护处理好儿科医患关系的体会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人员的语言不投机就会引发矛盾,并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用上告、来要挟医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患儿就诊、诊治的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患儿及家属产生对医生的信任感,一旦建立这样的基础,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很多理由就可以迎刃而解,甚至可以把可能产生的理由化解于无形。
2 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2.1 职业道德

白衣天使的职业是神圣的,这种与人性命打交道的工作性质就要求医生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病人从进入医院,就把生命托付给了医生,这是人世间最神圣的信赖。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为病人尽职尽责,才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治疗,才能在病人生命垂危时挺身而出。为病人承担风险,分秒必争地抢救病人,使面对死亡的病人死而复生。其次要有同情心,病儿住院,家长着急,为人之常情,医生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迫切心情,对于他们的过激言行给以谅解,及时解释病情的进展情况和临床用药情况,以及病情恶化的理由,使他们了解医护人员为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患儿早日痊愈。从而消除紧张情绪,从心理上逐渐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对患儿病情加重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取得病儿家长在诊疗活动中与医务人员的配合。另外,医生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病人从开始踏进医院门,挂号看病就与医务人员建立了医患关系,他们在院内的就医活动就是受法律保护的。医生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本着对病人负法律责任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去接待每一位患者[4]。

2.2 职业纪律与职业习惯

职业纪律与习惯是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宗旨,按时上班,工作时间不串岗,不擅自脱离工作岗位,衣帽整齐,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一个衣帽不整、说话随便、不拘小节的医生,是难以取得病人信任的。我们的职业习惯和纪律就是不以医谋私,要坦诚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绝不能与患者做权钱交易,丧失我们的人格,破坏白衣天使的形象。我们的职业纪律和习惯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病人就是上帝,病情就是命令,为了抢救病人,我们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直至病人转危为安。同时职业性质要求我们养成这样的职业习惯:不管自己心中有什么事情,生活有多大困难,思想有多大烦恼,对病人态度要和气,语言要文明,要关心爱护患儿,掌握儿童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并与他们进行语言及心理交流。
3 要处好医患关系,必须掌握沟通技巧
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由于医患双方医学知识的差异,以及双方对同一理由由于角度不同,和患儿住院后对医院治疗环境的陌生和恐惧心理,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沟通的办法来解决,从而拉近医患距离。
首先要尊重患儿家长,尊重小患者,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给病人谈话要诚恳,语言要准确。克服只重病,不重人的做法。比如,医生在查房时给病人一个微笑后,就夸夸其谈自己的医学大道理,讨论患儿的病情,病人和家属只能竖起耳朵听医生们在说什么,如听不懂,也没人解释,有理由也不敢问。要知道往往这些没人解释的理由恰恰是病人疑虑的焦点。这些焦点理由就可引发不满和纠纷。另外,我们体会到,要坚持多听病人说几句,多对病人说几句,儿科病人都是小孩子,他们大多数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家长们常常是不停地追着医生,想弄清孩子的病况。医生一定要耐心,不要对患儿家长发脾气。要明白在当今社会,病人对医生满意不满意,除了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外,医生“能不能说”和“会不会说”,也是相当重要的标准。比如在患儿病情危重的时候,家长关心的是把孩子救活。医务人员要在语言和形式上表示出对孩子生命的关注和重视,鼓励家长树立信心。若治疗过程中孩子的病情发生变化或产生了并发症,就要细心说明为什么会有变化,该如何治疗,甚至可用非语言化形式如目光、表情,适时表达对危重论文导读:06期作者简介:张晓林,女,1974年10月21日,硕士研究生,讲师。上一页12
患儿家长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当病情得到制约的时候,患儿家长又开始关心费用理由,医务人员要把费用讲清楚,特别要注意语言技巧,善于用安慰、劝说等美好性语言,且忌用伤害性语言。语言要通俗易懂,观点要明确,真正能与病人交朋友的医生才是合格的医生。
总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的今天,病人的医学知识及法律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我们儿科医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修养,还要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方面有较高的修养,才能适应和满足二十一世纪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兰迎春;王德国;如何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学;2002年01期
[2] 夏文高;儿科领域医患关系的处理[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曹宏;周朋;重建新型医患关系——儿科医患沟通的途径与技巧[J];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02期
[4] 程度;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J];中国医学学;2000年06期
作者简介:
张晓林,女,1974年10月21日,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