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民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68 浏览:33251
论文导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民高校目前状况,指出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时存在的理由和不足,进一步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民高校 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模式
:A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渐部署,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转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但是,民高校在制度建设与内部治理结构等许多方面都沿用了高职专科学校既有的“3+1模式”,即前三年开展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技能学习与技术培训。如何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转型,成为当前民高校面对的焦点理由。
1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本科教育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单一培养目标,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民高校必须明确自身的高等教育定位,加强专业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对于形成区域多元化的教育结构,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社会价值。
2民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面对的理由

2.1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当前,民高校处于举步维艰的发展局面,论学术科研不如一流名牌大学,论学生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院校。从十几年的发展来看,为了在上千所大学中发展壮大,民办院校纷纷主动仿效学习,但缺少对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的合理定位,已经呈现出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理由,不能满足经济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2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当前,民高校普遍采用刚性的学年制,缺少灵活性和弹性。学科设置上主动向传统本科院校靠齐,却无法摒弃高职院校的形态,缺乏专业特色,成了压缩型本科的附属品。课程内容比较老旧,课程结构设计不尽合理,教育体系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2.3实践教学条件欠缺,人才培养成效不明显

当前,民高校普遍存在成立时间短,教师实践能力薄弱,实践教学条件比较欠缺的理由,使得民办高校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这直接造成培养的人才整体专业知识较好,但实际运用能力比较差,创新能力不足,在实践操作上与企事业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3民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策略

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在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是民高校转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转型后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宗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分为三类:以学术性为主体的研究型人才、以转化实践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以技能性为主体的实用型人才。相比其他两类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更多地侧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民高校应以“应用技术型”为办学目标和定位,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和高等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理论内涵

课程体系改革,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础,是各类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保障.在院校转型过程中,民院校必须以应用技术型为中心,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下苦功夫。在课程设计方面,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和体知识结构的重塑,突出应用性较强的理论教学,构建目民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3+1模式”的前三年,应立足专业特点,注重对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应用课的并重发展,构建基础教育和专业实践平台。以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制定递进式课程教学计划,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环节之间相互穿插,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从应用技术掌握方面进行课程考核,不拘泥于传统的笔试,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3.3开展实践教学建设,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工作质量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3+1模式”最后一年的实践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沟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在技能培训方面,建立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奖惩机制,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开展技术技能考核,组织学生考取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指导教学,逐步建立人才培养的“双证书”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师资队伍达到“双师型”要求。
4结束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方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市场对应用技术型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针对性与适应性有机统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必将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民院校借转型之东风,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丰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推动院校和谐发展、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民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9.
[2] 赵丽.民办高校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6).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kxxlw500z/lw37289.html上一论文:阐述院校科技创新发展理由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