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魏延“反骨”其实是“不讲政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41 浏览:15602
论文导读:
对于三国时蜀汉名将魏延,我们最熟悉的桥段无非“脑后有反骨”,见《三国演义》第53回“战长沙”。
关羽和黄忠惺惺相惜,惹恼了长沙太守韩玄,要以通敌之罪杀黄忠,魏延跳了出来,煽动几百人杀了韩玄献了长沙。黄忠忸怩投降刘备后,求葬了韩玄。待关羽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并发表了著名的“反骨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虽然当时诸葛亮没杀他,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来,当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发对方谋反的时候,吴太后便想起了诸葛亮的这句话,使得魏延从此背上了“反贼”的骂名。
什么叫“反骨”?简单地说就是缺乏忠诚,造反精神太强,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不忠不义的人自然难有好结果,魏延就是在诸葛亮死后,自以为没人管得了他时谋反,结果被得了军师锦囊的马岱马后一刀夺了性命。如果把“反骨”稍加延伸,也有强调自我的、局部的名利,缺乏大局意识和合作精神,遇到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时就不配合甚至拆台,相当于现在我们常说的“不讲政治”。事实上,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里,魏延确是一位缺乏大局观的人。
如《三国志》云:“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性矜高”是性格弱点,“皆避下之”,说明他锋芒毕露,严重的不合群。而在小说中,魏延的抱怨话、牢骚话,也随处可见。一个有大局观的人,一定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而魏延不是。
不会独立深思洞察形势
魏延第一次出场,是在小说的第41回。这一回里,曹操南下,刘表忧惧而死,小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得知后,立刻放弃新野,向襄阳靠拢。荆州方面的真正当家人是蔡瑁和张允,他们坚决不肯改弦易辙接纳刘备。义愤填膺的魏延带领本部人马占领城门,打算招引刘备入城。
此举显然是随心所欲没过脑子,对全局形势缺乏起码的分析。且不说刘备是否有进城的计划,即便进了城,只有三千人马,在蔡瑁、张允的绝对优势兵力面前,如何站得住脚?这是其一。其二,曹操入襄阳后,远迁刘琮于青州,送行的只有老将王威。可见投降曹操,是襄阳城大部分将领的共识,魏延这么做,无异于自掘坟墓。若非文聘貌似积极围攻,实质击败为止、穷寇莫追,魏延能否逃得性命,实在不好说。
以鸡蛋碰石头,是目光短浅、不会深思、缺乏大局观的典型表现。魏延被马岱射伤的那一次,他只带了五百人的侦查部队,就想挑战大名鼎鼎的小马哥,因此受伤,错过了益州之战。还有就是诸葛亮死后,杨仪传令撤兵,魏延居然傻乎乎地问:丞相死了,我还在呢,为何要撤兵?
反观刘备,越是在最紧要关头,越能充分展露超人的全局观,他及时制止张飞的入城行为,继续向江陵方向撤退,就天才般地预见了被困襄阳全军覆没的危险。刘备若跟魏延一样做事不用脑子,恐怕早死了许多次了。
想成为一个好领导,就要学会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大局方向,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维护大局利益,如果只图眼前或局部利益,很有可能痛失好局。
做事常因小失大
第62回是魏延加入刘备集团后获得的第一个立功机会,也是魏延缺乏大局观的再一次显露。
雒城夺寨时,刘备安排黄忠攻打泠苞和邓贤,魏延要和黄忠争夺前锋的位置。经刘备和庞统再三调停,黄忠打泠苞,魏延打邓贤。庞统有些担心,遂倡议刘备带领刘封和关平随后接应。黄忠的进攻方案是“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平明进兵,取左边山谷而进”。这个方案是正大光明的进军而不是偷营劫寨。雒城地形险要,山路崎岖利于埋伏,黄忠的平明进军是正确的选择。
魏延要抢黄忠的首功,偏要安排“二更造饭,三更起兵,平明要到邓贤寨边”。将军事行动变成了夜袭。三更天进军途中,又传令“先去打泠苞寨,却将得胜兵打邓贤寨”,魏延是要独揽一切功劳了。结果中了埋伏,差点丢了命。幸亏黄忠及时赶到,射死邓贤救了魏延,又打败泠苞,顺势夺了左寨,右寨则被刘备乘虚而夺。
雒城夺寨的胜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貌似魏延争功而歪打正着。其实不然,此役恰好凸显了魏延毫无大局观念,甚至在细节操作上也极端的个人化、随意化。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对敌,如果说将领之间的争功也算矛盾的话,只能算次要矛盾。看魏延的所作所为,似乎打仗并不要紧,一切作战行动都成了与黄忠抢功劳的演出,可见其缺乏处理矛盾主次关系的能力,不遭遇危险才怪。大局观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不能因小失大,重视主要矛盾,尽可能忽略次要矛盾,这是一个优秀魏延的“反骨”其实是“不讲政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
全局意识淡薄
最令后世争论不休的,是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奇袭长安的“子午谷奇谋”,但被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否决。否决的理由,大概还是出于大局观。
老实说,魏延的奇谋的确很有吸引力。但根据后世李渊等成功袭取长安的战例来看,魏延的计策缺乏一个前提,即魏国的政权发生内乱并失去了号召力。然而,当时的魏国政权既稳定又强大,即便蜀汉占据长安,又如何真正取得作为?况且一旦长安丢失,魏国必定拼命夺回,形成蜀魏在长安的决战。
以当时的实力对比,蜀汉以步兵和弩兵为主,魏则以骑兵为主,蜀汉很难指望孟达这个仅有的反叛势力能够形成有生力量,也很难对付魏国的反攻。加上吴国未必就会全力配合,如果它坐山观虎斗,从战略角度看,这个风险太大了,几乎毫无胜算。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稳打稳扎,攻守有度,是为了实现蜀汉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蜀汉太弱了,就那么大本钱,承受不了太大的风险,全赔光了怎么办?从他十分爱重马超和后来的姜维继承其衣钵偏重凉州来看,诸葛亮并非不想取长安,而是计划先取凉州,联合羌族,再破长安的。
二人在战略上的差异,说到底,还是大局观的差异。诸葛亮维护的是蜀汉全局利益,魏延着眼的是局部的或“小我”的成功与否,缺乏整体或全局利益的意识。这也是为何诸葛亮临死前将军权交给杨仪而不是魏延的理由之一。
杨仪和魏延属于一个类型,就是“牧竖小人”(孙权语)。但杨仪会完全按照诸葛亮论文导读:
的调度撤军,守护住蜀汉仅有的老本;魏延就不一定了,他会抗命继续和魏国交战。由于蜀军长期以诸葛亮为核心,魏延无法在短期内取代诸葛亮的地位,如果这个仗继续打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魏延虽然在军事上有一流奇才,但是在政治上很不成熟,甚至幼稚。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尽管魏延能够善待卒伍,勇猛善战,战功赫赫,也颇有声望,称得上是一代名将。但他没有大局观,是个很大的缺陷。用今天的话来说,只有讲政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深思各种利益关系的干部,才能真正具备纵观大局的眼界和服从大局利益的觉悟。魏延缺乏这种眼界和觉悟,也就是不讲政治,被诸葛亮扣上“反骨”的帽子,也就不能说“比窦娥还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