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积极学科情感视角下太空授课观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52 浏览:12419
论文导读:对教师而言,基于积极学科情感视角课堂观察的核心是通过自我的监控和反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三、基于积极学科情感视角的太空授课课堂观察1.4+4维度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观察(1)学生4个维度的学科情感课堂观察课前知识预备:地面主讲教师播放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先让学生对航天员的太
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太空授课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明显而又富于震撼力的实验效果,对诸多物理规律和原理的演绎和诠释近乎达到了极致。事实上,该课的成功绝不仅仅局限于物理规律和实验演示本身,于广大师生的学科情感影响深远。本文拟从积极学科情感视角对本节太空授课进行课堂观察。
关于情感与认知学习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1989)将其鲜明地比喻为两个并排的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可见,情感与认知学习相互推动,课堂既是认知活动的发生地,也是学科情感培养和练就的重要场所。

一、 何谓积极学科情感

夏雪梅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将积极学科情感界定为: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对学习活动的发生、维持具有积极作用。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扩张性,消极的情感体验将约束学习行为[1]。
积极学科情感在具体的学科课堂中体现为,学生对这一学科的课堂总是抱有某种程度的期待,预期在课堂上会获得较为舒畅、愉悦的心理体验,并由此伴随产生对相应学科在课堂外的迁移态度的可能,更主动完成这类学科的作业和翻阅与之相关的资料或搜集相关的信息。根据积极的学习情感的界定和实践中学生学习表现,可进一步归纳出积极学科情感的组成要素(如图1所示)。

二、 学科情感水平的划分及其典型观察工具

1.学科情感水平的划分

表1是处于不同学科情感水平的学生表现,这对于课堂观察具有很高的借鉴和评价作用。

2.学科情感的观察维度

针对中学积极学科情感视角下的太空授课观察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实际课堂,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描述和分析学生的学科情感水平,笔者在实践中设置课前知识预备、课堂注意力、课堂问答、作业4个维度进行课堂观察,下面以“入迷”学科情感水平为例给出学生行为的参照单(见表2):
与此同时,仅观察学生的学科情感水平是不够的,教师掌控和推动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状态对于教学来说必需而且必要,笔者在实践中设置沟通、学习激励、任务设计与反馈、学生表现4个维度进行课堂观察,提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需要注意的各种言行。其中,沟通包括对学生的称呼、课堂气氛的调节、口头和肢体语言的合理应用;学习激励包括学生回答理由时的眼神和神情、回答理由后继续学习行为的推动、课堂纪律的正面表述和期望、个别谈话时积极对话策略的运用;任务设计与反馈包括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创设和活动设计、为可能需要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材料的准备、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和环节的搭配、课堂作业时的课堂巡视和指导、合作学习和表现成功的机会的创设;学生表现包括学生投入度和神态流露、课堂提问和理答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结束后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成功归因和自信度。
从以上学科情感的4+4观察维度来看,对教师而言,基于积极学科情感视角课堂观察的核心是通过自我的监控和反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三、基于积极学科情感视角的太空授课课堂观察

1.4+4维度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观察

(1)学生4个维度的学科情感课堂观察
课前知识预备:地面主讲教师播放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先让学生对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有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太空授课做铺垫。地面主讲教师并用投影和视频解释了失重与重力和压力的关系,尤其是电梯加速向下和自由落体时台秤示数显示形象而生动。
课堂注意力:笔者在教室里和班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演播室里的学生还是看直播的学生都全神贯注,生怕遗漏哪个细节。
课堂问答:授课过程有当场作答互动理由,也有作业类开放性理由,共计师生理答20余次,其中学生提问和回答10余次,可谓踊跃且能从不同角度深思和提出理由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一节受视频传输和时间制约的太空授课,实属不易。
作业:本次太空授课的作业颇具开放性,如“除了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失重环境下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具上)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明显不一样,可不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设计出测质量的策略呢?这个理由就留给你们来慢慢深思吧。”从授课结束后笔者在任教班级的询问情况来看,学生对完成该作业的热情很高,普遍想到甚至娴熟地运用到,并设计出测质量方案,两名学生还上黑板板演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2)教师4个维度的学科情感课堂观察
沟通:教师在课前、上课的过程中亲切地称呼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笑声、亲切的语调营造安全而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中熟练运用肢体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
学习激励:教师在学生深思理由的时候提供较长的等待时间;在学生回答理由时总是伴随期待的眼神和微笑的神情,耐心、认真地倾听以示尊重和鼓励,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学生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时,教师使用有作用而非评论性的口头表扬,推动学生的继续学习行为。
任务设计与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学生感兴趣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或设计教学活动;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学习材料,比如“(教具上)两个振动频率明显不一样,可不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设计出测质量的策略”显然是为高中生设计的学习材料;通过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环节搭配,维持学生较稳定的注意力,比如本课“接受-验证”与“发现-探索”两种教学方式交叉使用。
学生表现:整节课学生都保持较高的投入度,聆听教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发言,神情与姿态流露出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对课堂提问的参与度高,始终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愿意继续学习或主动练习。
2.课堂价值取向上的积极学科情感:“中国梦”课堂价值取向,一定不能否定教学的育人价值,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善、进取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一定积极学科情感视角下的太空授课观察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阶段国家之于教学的意志。论文导读: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式,呈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基于太空探索的远程教学,而且可以通过卫星直播、教育部网站回放,或是以课件形式供反复教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举国学生共享,这既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亦是改善民生和播撒科学的一种形式。课堂展示了多个地面无法实现的实验,比如单摆竖直面内匀速圆周运动、水膜实验等,自然引发学
本课也不例外,“中国梦”的积极学科情感凸显了爱国情结和国家意志,赋予了课堂更为丰富的育人价值和作用。
课堂上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5个基础物理实验,明显而又富于震撼力的实验效果,对诸多物理规律和原理的演绎和诠释近乎达到了极致。而宇航员“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等激励语,又一次将国之梦巧妙地与个人梦、科学梦融合,并诠释“中国梦”的科技内涵和国家意志。

3. 辩证处理教学关系中的积极学科情感:“学生好学”与“教师好教”

(1)正确处理授课者“主导者”角色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学关系
45分钟的课堂,宇航员自信的微笑和激励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贯穿全程,比如当学生被问及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案时,出现了4名学生、7种方案,小学生有之,高中生有之。授课者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么这些在地面上测质量的策略在太空中还好用吗?”这样的应答既优化了师生关系,又平添了几分思维魅力。授课过程共给予学生4次提问的机会,如学生问及“能否看到UFO”, 王亚平的回答在陈述事实的同时表现出了幽默和智慧:“我们没有看到过UFO。但可以告诉你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为我们每90分钟绕地球转一圈。”这样的回答完美演绎了推动者的角色。
(2)合理把握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效能的关系
首先看教学效能,课堂伊始,王亚平的“飞”入教室,聂海胜的悬空打坐,王亚平的“大力神功”,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武林高手”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情感,学生的学习效能也自然喷发,45分钟 20余次的师生理答,主动而和谐,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充分地得到激活。因此,两个效能关系得到了积极而辩证的统一:教师的教学效能建立在学生的学习效能基础上,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4.教学方式协同实施的积极学科情感:“接受-验证”与“发现-探索”

“接受-验证”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知识传授的准确性,而“发现-探索”的教学方式强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即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内化知识。
太空授课有效地综合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体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学思想。整个过程分为“创设情境—体验过程—演示验证—自主发问(深入探究)”四个阶段,授课者一方面发挥了教师主导者作用,即把太空失重的物理知识正确传授;另一方面教师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体现,提问、发现、评价的权利大胆地交给学生,形成了物理现象和蕴含原理呈现的链状、循环的连续教学过程。在两种教学方式的协同实施中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共振的积极学科情感目标。

5.时代特色的积极学科情感:远程、共享与STS教学

太空授课刷新了科普教育及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式,呈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基于太空探索的远程教学,而且可以通过卫星直播、教育部网站回放,或是以课件形式供反复教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举国学生共享,这既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亦是改善民生和播撒科学的一种形式。
课堂展示了多个地面无法实现的实验,比如单摆竖直面内匀速圆周运动、水膜实验等,自然引发学生追问其中的“为什么”,从而唤起他们探索太空现象背后实质、追求真理的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太空授课和物理等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逐步知道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不同尺度的地球引力下物体相互作用的本质规律必定还有很多未知规律等待发掘,这对学生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思维辩证性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非常有好处。
另外,宇航员在5个实验结束后的点睛之笔也关注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学科情感:从材料科学到冷原子钟频率再到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高精度……这些前卫STS介绍无疑会让听课的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应用充满了期待,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种子已悄悄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
参考文献
[1]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12.
(耿俊杰,本科,中教一级。施坚,硕士,中教高级。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