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科学调整中职发展战略思维迫在眉睫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44 浏览:10862
论文导读:招生规模与普高“大体相当”的政策不应动摇,但中职学校在校生的构成却有可能也有必要面向农民工、军转退人员、企业在职职工,并扩大其比例。通过灵活的学制和模块叠加式的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职业技能的“增量”,以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诚然,对于中职教育来说,不管是财政供给上的“断奶”,还是办学
2014年第1期财新《新世纪》发表一篇题为《打水漂的中职教育:误了百万中职生》的犀利长文,在全国职教界乃至教育界引起较大风波。该文论证了政府用于中职教育的大规模投入被“打了水漂”,指出中职教育贻误了百万中职生的前程,提出“发展中职这个方向就是错的”之论断。但是,以笔者从事职教教学与研究20多年的经验来看,我们大可不必因其耸人听闻而自忧自扰。因为我从不怀疑我国中职教育对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乃至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也从不怀疑我国的中职教育已经到了非改革难以前进的地步。
或许,《打水漂的中职教育:误了百万中职生》中对中职教育的“存废责疑”更应看作是在对中国的职教国情缺乏系统性认识的前提下做出的误判。然而,我们如果试图以此掩饰对中职教育目前状况的担忧,甚至抵触对中职教育的整改,那么不仅会失去创新改革的良机,更会陷入自我欣赏、自以为是的误区。
客观地讲,撇开《打水漂的中职教育:误了百万中职生》的过于夸张不谈,该文所列举的数据和描述的状况应该基本属实,这足以警醒人们对“普职大体相当”、对“技能大赛热”、对“98%以上就业率”等的冷静反思,敦促人们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目前状况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理性清醒的认识。
从对中职教育“误人子弟”的评判和试图裁减中职教育的急切呼吁来看,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显然已经陷入系统性循环障碍的危机,仅靠不伤筋不动骨的修修补补已无济于事,而必须要从中科学调整中职发展的战略思维迫在眉睫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职发展的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调整,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首先,彻底转变传统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全面建立基于绩效导向的“用户购买教育”制度。毋庸讳言,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流失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根子在于学校的办学质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看不到希望,不得不选择中途辍学。同时,办学者、育人者对办学质量没有担子、缺乏责任,学生流失再多也不影响3000元(两年)的生均补贴,教师不负责任也不影响饭碗和酬劳。正是这一系列的制度性缺陷将中职教育引入了恶性循环。为此,需要转变政府单纯从生源“进口”环节进行盲目投入的做法,将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权转移到用人单位——学校培养了合格的毕业生,并被用人单位录用,才能通过用人单位向学校支付人才“购买”经费而获取回报。此举不仅可以调动学校提升育人质量、制约流生率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率,避开巨额资金“打水漂”。
其次,建立职业(岗位)导向的中职办学制度和企业用人制度,走出学历导向的误区。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学历提升的倾向,把旨在为学有余力的中职生提供上升通道的职教“立交桥”当作误导全体中职生挤占的“独木桥”,导致很多中职生因忙于“升学”而放弃专业学习,出现“去职业化”倾向。这不仅会把中职办学引入误区,也会真正地“误了百万中职生”。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职教办学上建立了职业(岗位)导向制度,规定技能等级与学历得到同等认可并获得对等酬劳,从根本上使职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持久不衰。他山之石,值得借鉴。
最后,建立中职生源的多元化和中职学制的灵活化制度。近几年,为了实现“普职大体相当”的目标,很多学校不惜在生源统计和申报上弄虚作假,不仅非法套取了政府的生均经费,还导致国家对教育政策的调整产生误判,并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由于这几年全国中职学校的办学容量不断扩大,缩减中职招生必定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维持中职招生规模与普高“大体相当”的政策不应动摇,但中职学校在校生的构成却有可能也有必要面向农民工、军转退人员、企业在职职工,并扩大其比例。通过灵活的学制和模块叠加式的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职业技能的“增量”,以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
诚然,对于中职教育来说,不管是财政供给上的“断奶”,还是办学目标的调整和办学制度的修缮,都可能引发阵痛甚至震动,并由此激发种种抵触阻力。我们只有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决心,才能逐步把中职教育引上正轨,步入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kjlwfy/lw31577.html上一论文:简述俄罗斯计划重塑黑海舰队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