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会计学生素养与职业匹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52 浏览:45283
论文导读:
毕业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不仅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相比一线大城市,地方高校面对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尽管河南省多措并举,想尽办法这一难题,采取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后期加强帮扶、实施专门项目等措施,该年度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只达69.47%。而另一方面,参加人才交流会的大多数学生又普遍反映:就像“赶集”一样,没有目标,更没有充分的准备,全凭运气。最终择业的结果是盲目者多、有清晰目标具体规划的少,不少学生看哪个行业待遇好,就蜂拥而至,根本不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结果无疑是一次次的被解雇,一次次的跳槽。到底教育中的哪些环节影响学生的就业倾向?学生自身的就业意愿、就业态度和就业能力与就业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度理由影响学生就业的程度有多大?笔者通过对河南当地就业环境、毕业生就业倾向、就业意愿、职业规划、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情况等进行调查,为地方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样本学生访谈情况

不管对学校、还是社会,就业理由都是人们讨论的第一话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研究者都将重点放在怎样改善就业环境、学校从哪些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而对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看法有所忽视,尤其是层次较低的院校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笔者通过深度访谈的策略探索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理由。质化研究专家JaberF.Gubrium倡议,“线性主题(Liner-Topic)的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样本数在28-40为宜,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的集中度和有效性(Concentrationand Effectiveness)”。也就是说,只要保证样本有效,30左右的样本较可行。同时,考虑到地方高校大学生多以本科生为主,其次是研究生,还有大专生,故本研究共选取22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和8名大专生作为此次深度访谈的对象。其中男性学生18名,占被访谈学生的45%,女性学生22名,占55%。为了保证访谈的深度性,采取半开放式访谈方式,被访谈对象针对所提出的理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阐述,时间大约为一个半小时。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理由:如何认识职业规划;对自身所学专业及就业倾向、职业意愿的认识;对就业意愿、就业能力与择业情况的了解。通过对样本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以下几个理由值得关注:
(一)毕业生普遍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在此次访谈中发现: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对自己职业发展有模糊想法和认识的大学生有21人,占52.5%,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的有7人,占17.5%,只有剩余的30%的大学生有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但真正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只有10%。大学生是其职业规划的关键,决定着职业规划实现的成败。但目前大学生大多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了解甚少,缺乏职业感、职业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合理的估计,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甚至有些学生还直接“复制”、“借鉴学习”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能把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导致其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无法实现。
(二)不少毕业生自我认识片面 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只有5人即12.5%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只是片面地分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没有涉及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适应性等。世纪人才某资深咨询师也曾经指出,当今的职业人在分析“自我”的理由上是需要补课的,目前多是分析工作、分析老板、分析家庭,而很少分析自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祯教授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调查显示只有11.6%的大学生接受过“个性特长和职业兴趣”的测试。可见,目前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深思片面化,心理不成熟。
(三)半数以上毕业生缺乏职业准备,职业目标模糊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只有做好了职业准备,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此次深度访谈表明:6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沟通障碍,且求职简历千遍一律,缺乏自身优势和特点的介绍。52%的大学生没有研究过想要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等。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虽然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过相应的工作,参加过多种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但其目的不过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学习技能,并没有把这些真正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四)一些毕业生职业规划与行动相脱节 访谈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早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相应制定了自认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认真执行,甚至怀疑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操作性不强。很多学存活在着如果万事俱备,我便去执行的心理,过分追求最佳计划,在规划中面面俱到,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灵活、多变的动态特征。

二、大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地方高校周边的就业环境对其毕业生就业倾向有不小的影响,但就毕业生自身而言,其就业态度和就业能力明显影响就业意愿,而其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和最终的就业情况呈正相关关系。如何能提高毕业生专业素养、职业规划等与职业相匹配程度,进一步改善地方高校就业难的理由呢?笔者认为首先毕业生应从自身做起,在就业意愿、就业倾向以及就业能力上予以提高,主要倡议和策略如下:
(一)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访谈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以上理由,首先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增强自身规划的主观意识,有效合理的进行规划,其整体规划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步骤: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zhjlw/lw41477.html上一论文:关于的商业经济下职业道德对实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