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如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89 浏览:81445
论文导读:师的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工作之一。采用何种策略,对结果影响巨大。学生心理疏导与家长沟通切入点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除了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有一项让自己既棘手又不容回避的理由——学生的心理疏导。高中生作为即将成年的“小大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深思和见解。对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会
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工作之一。采用何种策略,对结果影响巨大。
学生心理疏导与家长沟通切入点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除了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有一项让自己既棘手又不容回避的理由——学生的心理疏导。高中生作为即将成年的“小大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深思和见解。对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而且他们深思的角度往往又不够全面。所以导致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理由,而他们自己却又认识不到。如何让他们认识到这些理由,也就是我们思想疏导的重点。既要解决理由,又不能给孩子带来太多的负担。
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在做学生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探讨。

一、尽量多了解学生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也是这样。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理由在哪了,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疏导工作。那么,如何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呢?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与学生本人交流,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之一。
学生自己对自己有着很多的了解,有些同学也知道自己的理由在哪。但是,他们却不能成功的克服或解决这些理由。很多学生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品性,是别人所不熟知的,因此就需要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了解相关的信息。当然,学生不会无端的主动的坦诚的跟你交流。这里的交流必须有足够的前提条件,并需要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他才可能把自己的理由坦露在你的面前。这里就不再具体探讨如何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了。
其次,通过家长了解学生。俗语说“知子莫若父”,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家长。所以,要想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就不可能绕开家长。只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才能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学生。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一般家长都不愿意把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主动的告诉老师,怕老师因此对孩子有看法,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其实,家长的想法不足为奇,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我们又确实需要家长的信息,怎么办呢?在这个环节上,最重要的是要让家长了解到,我们之所以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完全是为了孩子好。一定要家长知道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并且也不会因此对孩子有什么看法,只不过想更好的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负责。只是希望与家长一道,共同把孩子培养好。只有打消了家长的顾虑,才可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俗语云:“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也能大体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其家长的一些情况,从而更有利于通过另外的家督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还有,就是通过学生了解学生。
在我们班级,很多学生是初中直升到高中的,所以他们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所以,通过学生了解学生也就成了不错的策略。很多的时候,通过学生能够了解到我们所预料不到的信息。当然,这里我们了解的学生,可以是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学生,也可以是其它班级的学生。正是因为不在一个班级,所以在介绍学生的情况的时候,顾虑会更少,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也就越多越全面。
最后,通过学生原来的老师了解学生。
我们班的学生由于很多是直升上来的,所以在了解学生的时候,有个便利条件——他们原来的老师。经过几年的相处后,原来学生的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已经比较深入,而且学生有什么样的优点、缺点都了解的比较到位。

二、做学生工作要注意策略

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注意策略和技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孩子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感化,有的孩子则不行。所以,在做孩子思想疏导的时候,要做到具体理由具体分析。以下是我常用的几种策略:
第一,单刀直入法。这种策略适合于那些性格比较直率,容易冲动的类型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有什么说什么,喜怒哀乐都在脸上。跟这些学生交流的时候,最好就是直接谈理由,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循序渐进法。这种策略适合于大多数的学生,一般学生都不会主动地去展示自己,都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不愿意老师知道自己的理由所在。如果直接跟他们交流,效果也不怎么样。所以,在交流之前,就一定要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是通过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理由中夹杂具体理由的方式展开。这样学生的抵触情绪相对较少,从而可能更多的坦露自己。这样也更进一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迂回包抄法。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心思比较细密,而且性格有些内向、孤僻。在于这些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谨慎。自己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让这些学生想上一段时间,久久不能释怀。所以,在交流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他个人理由,谈现象。通过这样对现象的分析、讲解,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理由在哪,从而做出转变。这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时间可能要久一些。
第四,避实就虚法。针对一些比较自我敏感的学生,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不要涉及得到他们的痛处。否则,他们会更加严密的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让你有接近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学生,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可以借助于谈论其他的同学身上的一些事情,旁敲侧击地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好像也有这样的理由,从而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面对自己的理由。
以上便是我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些策略,仅供探讨。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yxlxlw/lw41246.html上一论文:简论高效课堂建设中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