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24 浏览:145244
论文导读:
摘 要: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推动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体育锻炼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总之,只要引导得当,体育活动将对人的心理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 中学生 心理健康
1672-3791(2014)08(a)-0250-0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抑郁,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1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理由产生的理由

1.1 学生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如今,心理健康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学生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导致在校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巨大的压力迫使这些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产生了很大的疲惫感,心理状态得不到及时疏导的他们极易产生沮丧感,无法像正常学生那样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消化掉教师教授的知识,从而产生学习效率低下,身体上容易发生厌食、失眠等症状导致学生精神和身体上都受到很大影响。

1.2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在学校,一切都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和独立生活能力,一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之下,从学习到生活琐碎一直都要父母操心过问,在思想上缺乏独立的意志品质和判断能力,在生活上也缺乏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这些学生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下无法依靠自力能力快速适应,进一步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甚至有人因此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1.3 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中国的教育是选拔性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层层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导致一些同学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感到沟通困难,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就易形成学生中孤僻、孤傲、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人格的完善。

1.4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这些学生成功期望值过高,生活不幸(家庭变故)和挫折打击都将他们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现实的深渊中,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时如果没人及时疏导,就有可能酿成悲剧。
2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独特的影响

2.1 “热血运动”所带来的心灵陶冶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伴随着日常身体活动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伴随这个“热血”运动,人的情绪会变得亢奋和激动,这种高度兴奋会产生对人的情绪特殊的陶冶作用。如运动后人的体会、感想都会变得深刻,甚至可以领悟人生,这从体育比赛后胜利的人们的举动(会狂跑,会有激动而特殊的身体动作)就可以看出来。

2.2 “高峰体验”下的心理锻炼

“高峰体验”是指高强度、非日常性的心理体验。由于在体育运动中体验的往往是伴随危险和日常生活中难以体验的身体活动,如体操、攀岩、独轮车、滑冰、游泳等,所以,这种“高峰体验”会对人的懦弱心理、挑战心理形成相应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往往是人的挑战得到了胜利,懦弱的情绪得到抑制(因为体育教学环境下的“高峰体验”基本上市安全和可行的),因此,“高峰体验”有利于人的心理锻炼。

2.3 “直接的即时性评价”有助于学生的集体心理锻炼

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运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动技能的学习,而运动技能又是直接的身体动作表现来体现的,因此,体育教学就与其他教学不一样,有着评价的“即时性”和“直接性”(学生做动作可以一眼看出好坏和巧拙,教师也会经常让学生当众做动作来评价),这种几乎是体育课独有的评价,让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善于利用这种“即时评价”或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锻炼,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正确评价他人,可以起到建立自信心的作用,也可以清除那种只顾自己表现不顾他人感受的不良行为。

2.4 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5 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运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感。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感。有研究显示,体育运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分散注意力假说(Distraction hypothesis)认为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人们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身体抱怨中解放出来。
有学者认为慢跑、游泳等运动能使运动参加者进入自由联想状态,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深思等思维活动,可以推动思维的反醒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
综合以上相关体育锻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意志品质、情绪、自我概念、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人格等不同的心理健康层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3 倡议与结论
论文导读:院学报,2006(1).杜存锋,孙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1

1.上一页12

 (1)体育教学是推动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3)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4)体育锻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推动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雪琴,,张小燕,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对北京香港青少年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研究[J].体育科学,1998(5).
[2]于勇.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53).
[3]李百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普出版社,2002,3.
[4]杨迎天.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1(4).
[5]刘娅.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1).
[6]杜存锋,孙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