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关系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073 浏览:61546
论文导读:
摘要:首先提出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涵义,提出了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继而从物质、精神心理需求和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的角度分析论证两者的耦合关系,认为妥善处理好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对于我国当前时代条件下的居住区建设以及回归良好邻里社会关系的生活氛围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居住区 户外空间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需求

1.1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涵义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1日本的芦原义信这样定义空间,他认为外部空间的设计就是通过在自然界建立起某种秩序,在该范围内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是其物质空间环境中的一部分,它是服务于人类的外部空间环境。人们以一定的外部空间场地为主体元素,按照一定的空间秩序将与之有联系的各类实体要素组织起来,形成具有某种品质和气氛的整体空间环境。

1.2居住区社会环境涵义

社会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适应地域生活习惯和群体集团的生活精神,由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家庭、工作、交流场所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同济大学杨贵庆在对居住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介绍了居住区的社会学内涵方面内容,该内容通常被称之为“社会网络”,它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地域归属感等。2上述四个方面表达了居住区的社会学内涵,居住区的社会环境内容即涵盖在其中,它可以表述为制约居住区居民群体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制度、组织等因素,以及居民群体对环境的心理认知。

1.3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具有物质性的内容和非物质性的内容,它们是“环境”的两个方面。3
我们的居住区环境无法简单地划分于某个类别,它是由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对于我们的居住环境而言,物质空间环境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居住生活、活动是主要的动力源泉,而社会环境则是环境生成、变化的依据和背景。居住环境反映一定的社会文明发展状态,因此具有社会、文化上的作用,是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实际使用效果的好坏与效益发挥的好坏主要看居民的社会心理、行为活动轨迹与其所属的户外空间环境是否适应、匹配。任何单一、孤立的看待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或社会环境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甚至会造成城市发展的灾难性理由。

1.4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辩证关系

居住区环境建设需要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密切耦合,其建设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就必须重视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综合协同建设(这里的物质性要素主要指居住环境,可分为户内空间环境和户外空间环境;非物质性要素主要指社会环境)。由于居民在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时候,其社会性相对其个体性要强得多,可以认为户外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较之户内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紧密、重要,因此只有解决好户外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理由,才能有效解决居住环境中的一系列理由。下面将具体讨论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1)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其社会环境的物质载体和具体需求的体现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居民丰富的户外、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籍以展开的平台,它具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居住户外生活的各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都是以户外空间环境的物质性要素作为具体的载体。其主要表现在:○1建筑实体和其构成的空间环境对居民的环境心理有较明显影响,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与活动,同时形成相关的社会环境心理评价,也对居民的文明素养、居民的情操,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还有可能限制和防止不良及犯罪行为的产生。(Newman的“可防卫空间”理论)。○2居民的社会活动及精神生活要以户外空间环境的物质设施作为基础,如:要丰富居民的户外文化、娱乐生活就需要室外小广场、露天舞台等设施;要使用安全而又方便的交通空间就需要设置合适、合理的道路空间系统等。
当前,我国在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及住宅建筑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商品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才有市场价值,否则就无人问津。谈到人的需要,它是既具有物质性,还具有精神性,因而组成了不同层次、内容丰富的“需要”体系。目前最具操作性的“需要”体系是马斯洛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发展(见图1),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其得到充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居民对环境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渐进的。当上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人们满足物质需求后必定会追求精神上的需求。4
居民对环境的需求变化更明显的表现在“收入水平与住房消费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改善住房质量、对居住的环境质量、乃至居住地段的品味和档次,均会产生更高的需求。”5近年来,无论是从保证住房商品销售还是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需求角度,人们都对居住区提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市场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居民开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居住舒适的需要、娱乐休闲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是对亲情、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邻里关系的需要等。居住区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居住区社会功能、居住区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上述有关居民对于居住区社会环境方面的需求需要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主要是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具体安排才能落实到实处,并被人们切实感受。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它在人们的居住生活中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承载着社会环境和体现居民的需求。人类存在的含义是由人的存活需求决定的,是人类历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生活作用的集合。任何含义都应在特定的空间形象中显露出来,人们因此进行审美价值判论文导读:物质空间环境的组织、引导,从而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或者推动优良的社会环境形成,才能让居民产生“共鸣”。因此,可以认为居住区社会环境对其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价值取向方面的能动作用——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建设应具有“以人为本”(人本思想)的社会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为导向。人本主义的综合规划的代表人物盖迪斯
断,达到内心的认同和归属。在飞速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原有社会认知与社会网络、生活场所被破坏的目前状况,我们只有在新建的居住区中努力保持、重建和发展起新的居民群体认同与空间认同,才能避开其感情上的失落持续下去,才能使其对新的居住区产生“家”的感觉,才能创造满足居民的社会心理需求的成功的户外空间环境。(2)居住区社会环境对其户外空间环境建设、改造等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人是居住区的使用主体,因此人的价值观和需求影响着人类对居住区的建设行为。人的价值观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道德、文明程度等等。居民群体的价值观和需求将在一定程度对户外空间的建设起着导向的作用。
在社会环境的要素中,居民在户外空间环境中的社会行为活动要素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居民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社会交往、思想交流、文化共享等等。因为居住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社会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如居住行为特征、风俗习惯等在不同地域和居民构成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了解其特征,尽管设计师设计了丰富的空间环境形态、景观,若未能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良好结合,则居民对其无法产生方便、舒适、亲切、认同的感觉,这样的居住区却很可能成为纯粹的“居住的机器”,从而产生各种社会理由和缺陷。
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习俗可以造成千差万别的居住组织形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形形色色、传统的居住模式中得以证实。因此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设计只有从居住者的社会行为特征出发,合理设置相关项目、安排各类设施和进行物质空间环境的组织、引导,从而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或者推动优良的社会环境形成,才能让居民产生“共鸣”。因此,可以认为居住区社会环境对其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价值取向方面的能动作用——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建设应具有“以人为本”(人本思想)的社会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为导向。
人本主义的综合规划的代表人物盖迪斯用简单的公式——生活图式来表达人生理的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图2)。此公式表明环境通过功能作用于生物体,生物体通过功能作用于环境,即人的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之间是一个相互循环作用的关系。正如吴良镛所说,“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在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关系中,“人”起着联系和沟通两者的重要作用,也正是通过“人”这一媒介将两者整合成有机统一体(图3)。也即是说无论何种类型、何种结构的居住区,其户外空间环境都应该具备合理有序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理性要素,才能符合“人”的居住行为和活动特征(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建设要能够积极反映、满足“人”的已有的和潜在的各种社会行为及其心理需求,其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全、安宁的居住环境,“它不仅是一个‘住所’,而是要以社区所具有运作机制,使之成为良性的、稳定的、且可持续发展的定居基地,承担和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和社会目标。”6 而“人”在社会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一定的社会心理评价和社会行为会对户外空间环境进行再创造,这样的再创造就是“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为了让户外空间环境更好的为“人”服务。
(3)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之一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丰富内容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是很重要的, 但它并非是确定环境优劣的最终条件, 最终它还是取决于户外空间环境是如何组织、推动人的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比如有些居住区虽然绿化景观环境设计得非常优美,物质环境品质非常优越,但由于没有建造户外活动设施或活动场所设计没有结合人的行为心理,导致整个居住区环境中很难见到生活的氛围,感觉只是冷冰冰的人工环境,其人与人之间感觉也比较疏远。现今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厌其烦的对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进行强调,本质都是希望能在其中形成良好社会交往生活,重新找回以往传统居住区内融洽、和睦的社会环境氛围。
同济大学杨贵庆曾对上海老城厢地区传统居住地进行过社会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1000户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居民对“物质环境”(如住房、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交通等)很不满意,然而,对回答“如果拆迁,您怎么办”理由的结果,却有80%以上的居民愿意留在原地区,另有约16%的居民愿意搬迁到附近的地区。这个调查结果显示了在物质环境表层之后的非物质环境,即社会学方面的作用。7也即社会环境对居民的重要影响作用。虽然有些居住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由于其特定的物质空间环境对居民的社会心理、行为等都产生了强大的作用,居民对它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等情结,而不愿离开自己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这种地段的物质空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那么愿意留下继续在此地居住的人应该会更多,该地段的居住环境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人们以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需求创造出供自己使用的环境,而文化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又积极的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使城市文化呈多元化状态,并不断得到延续与发展。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者必须紧密围绕着“人” 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需求的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理、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也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勒·柯布西耶,著.走向新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② [美] 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③ [日] 黑川纪章,著.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④ 郑时龄,薛密,编译.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⑤ [瑞]W·博奥席耶,著. 勒·柯布西耶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⑥ 朱家瑾,著.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⑦ 杨慧南,胡仁禄. 柯氏“居住机器”理论的重新解读——浅谈生论文导读:5杨贵庆.面向市场机制的上海市居住区开发与规划策略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9,Vol3:20~226朱锡金.居住园区构成说.城市规划汇刊,1997/2:1~87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04~105上一页123
态启蒙思想在湖边小宅设计中的应用. 中外建筑,2004(1):36—39.
⑧ 伊利尔?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⑨ 刘小波,著.安藤忠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⑩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注:
1[日]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 尹培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第1页
2杨贵庆. 上海大都市居住区更新重建中的社会学理由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1995,Vol3:36~40
3杨贵庆. 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02~103
4白德懋.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第52页
5杨贵庆.面向市场机制的上海市居住区开发与规划策略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9,Vol3:20~22
6朱锡金.居住园区构成说.城市规划汇刊,1997/2:1~8
7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