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谈“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人工湖景观生态规划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30 浏览:18715
论文导读:、营造宜居环境的大型工程。它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物种多样性存在的基地,还是城市人口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更是城市自然教育的标本、城市气候的调节器。(见图1)4理由的提出三千亩的梅溪湖是梅溪湖国际新城的核心,梅溪湖湖水是核心的核心,在新城开发建设中如何保障梅溪湖的水量和水质?如何构建湖
摘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当代规划设计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两型社会”的提出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科学的要求。本文以长沙梅溪湖为例,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理念下进行实践并积累经验,以此为其他类似的案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型社会:梅溪湖:生态
1008-0422(2013)10-0112-02
1 前言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向往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城市湖泊有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小气候、减少尘埃、提高负氧离子的含量、愉悦市民精神的作用。著名的杭州西湖、苏州金鸡湖、郑东新区龙湖等以游憩活动为主的大型城市湖泊公园对激活周边产业业态和提升土地价值都起了较大的作用,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赢。此类滨水地带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但同时也是环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带。在建设的开始就要深思生态的构建系统。
梅溪湖国际新域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片区。2012年11月份获得首批“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称号,2013年1月获得首批“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梅溪湖国际新城东片规划面积14.8km2,规划人口33万人。新城总体战略定位为“中国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城、华中地区‘两型社会’的新城典范、湖南省和长株潭最具国际化水平、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新城”。
2 梅溪湖概况
梅溪湖位于梅溪湖国际新城的核心区,是一个中心水域面积约三千亩的人工湖,湖面标高为35m,平均水深约3.5m,湖体库容700万m3。湖泊岸线呈宝瓶形状,拥有良好的线性景观。滨湖岸线长约9km,滨湖景观带总面积(包括岛屿)约6

2.13hm2。

3 梅溪湖的作用
梅溪湖作为一个集防洪调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湖泊,是长沙市的一项恢复城市谈“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人工湖景观生态规划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生态、增加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味、营造宜居环境的大型工程。它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物种多样性存在的基地,还是城市人口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更是城市自然教育的标本、城市气候的调节器。(见图1)
4 理由的提出
三千亩的梅溪湖是梅溪湖国际新城的核心,梅溪湖湖水是核心的核心,在新城开发建设中如何保障梅溪湖的水量和水质?如何构建湖体自净系统实现梅溪湖的可持续发展?滨湖景观带在满足景观性、功能性需要的同时如何融入两型社会的理念?这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理由。
5 理由的解决

5.1水质水量的保障

通过对目前状况的水文资料的分析得出,梅溪湖区域的汇水面积足以满足700万m3的库容需求,龙王港河和雨水是梅溪湖的主要补水和换水水源,处理好补换水水源的理由就是对梅溪湖的水质水量起到相当的保障作用。
5.

1.1设置人工湿地

由于龙王港河是梅溪湖最主要的补水和换水水源,目前状况的水质情况较差,为确保梅溪湖的水质,在梅溪湖的西边规划建设人工湿地,以出水Ⅲ水质进行生态设计,通过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来处理河水,处理达标后以1万吨/天的规模补给梅溪湖,远期龙王港河水通过治理达标后可直接补给梅溪湖。
5.

1.2截污工程

梅溪湖国际新城在制定规划时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梅溪湖位于新城的核心位置也是竖向的最低点,沿梅溪湖路和滨湖景观带内均设有污水管,通过分级收集污水,确保污水不入湖。规划区内污水经污水提升泵站进入污水处理厂。
5.

1.3水系连通系统

梅溪湖规划上采用河湖分离,由于湖面高于龙王港河面,从形态上不能连通。为增强湖泊防洪排涝能力,利用水利连通管将河湖进行连通。梅溪湖水系连通工程包括城市岛连通管和南园路连通管。城市岛连通管位于城市岛梅溪湖的两边,为双向排水,连接梅溪湖和龙王港,在汛期龙王港水位高、且水质良好时通过该连通管对梅溪湖进行换水,在梅溪湖水位高于龙王港且需要排洪时该连通管反向流动。南园路连通管位于南园路滚水坝上游处,单向排水,当汛期来临时,通过该连通管腾空梅溪湖部分库容,增加其调蓄功能。构成梅溪湖-龙王港-人工湿地-梅溪湖的水体大循环,保障了梅溪湖和龙王港的水质水量。
5.

1.4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梅溪湖核心区内雨水管道均沿道路布置,采取分片收集处理后排人梅溪湖。为了充分保证梅溪湖的补给水源,片区内选择6处雨水管或撇洪渠入湖并在人湖处设置雨水净化区(见图2),采用自然生态湿地的处理模式对入湖补给水进行处理。总处理瞬时流量能力为2

2.82m3/s,处理工艺流程为:

5.2构建湖体自净系统
构建湖体的自净系统主要是通过生态性措施,建立水生生态系统,制约污染物的富集和释放,使水体中各种营养物实现动态平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使湖体水质长期保持。
通过做湖底保护层,置换湖底富营养底泥进行湖底整治。人工放养以藻类等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实施不投饵料的鱼类养殖方式以制约湖泊水体中藻类的过渡繁殖,防治水体“水华”的发生。同时适当放养蚌类、螺蛳等动物,延长生物链,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调控底栖动物和其他鱼类数量的增长。种植苦草等沉水植物、莲花等浮叶植物、香蒲等挺水植物,防止底泥再悬浮而降低透明度,有利保持湖水清澈,吸收、转化、积累底泥及湖中的有机质与营养盐,降低水中营养盐的浓度,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这些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起到增氧作用,有利于防止湖水黑臭。并为螺类等附着生物扩大附着基,改善一些动物的生活条件,增加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及迁移、转化和输出的途径和输出的数量,增强其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5.3滨湖景观规划

由于梅溪湖区位的重要性,景观规划着力于创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内一流的城市滨湖生态、文化休闲场所(见图3)。通过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为人与水创造出良好的交往空间,并且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通过融入生态设计理念,从空间景观、生态资源、人文科技等方面提升滨湖论文导读:通系统,与相邻的各条主次干道的非机动车道相联系,构建片区慢行交通体系。滨湖景观带以自行车租赁的形式,建设一卡通站点,为出行者提供绿色、环保、健康的自行车出行服务,以鼓励绿色出行和减少小汽车出行。(见图5)5.3.3中水系统梅溪湖的中水利用主要是指对湖水的利用。在梅溪湖东北角设置湖水处理站,湖水经处理后作为
景观的综合价值。
5.

3.1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驳岸或具有自然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目前日本、荷兰等国家在生态护岸方面做了大量实践。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以地被、花草、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组成的滨湖绿化带,利用各类植物覆盖、稳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对散排的雨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共同构成水陆复合型的生态系统。(见图4)
5.

3.2慢行交通系统

滨湖景观带落实片区绿色交通规划,以POD和BOD为新城交通发展模式,创造适合步行和骑车出行尺度的城市空间。利用材质多样的人行道、景观道形成人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与相邻的各条主次干道的非机动车道相联系,构建片区慢行交通体系。滨湖景观带以自行车租赁的形式,建设一卡通站点,为出行者提供绿色、环保、健康的自行车出行服务,以鼓励绿色出行和减少小汽车出行。(见图5)
5.

3.3中水系统

梅溪湖的中水利用主要是指对湖水的利用。在梅溪湖东北角设置湖水处理站,湖水经处理后作为片区中水水源,中水管网沿道路敷设,供给新城核心区7.6km2的道路浇洒用水、公共绿地景观补水、绿化用水等。滨湖景观带喷灌系统接用核心区中水系统,减少市政用水压力和水资源的消耗。利用湖水能推动水的谈“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人工湖景观生态规划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循环使用,使湖体的水不断更换,形成活水对水质起到推动和改善作用。在提倡节约性地社会中,这将成为现代水景设计的发展趋势,符合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5.

3.4亮化节能设计

滨湖景观带亮化通过统一的色温和照度制约营造金色梅溪的意境,突出滨湖的整体感。满足功能性照明的同时,通过对景观节点的艺术提炼突出景观性照明。在灯具安装上尽可能的做到“见光不见灯”避开光污染,灯具选用节能光源,在回路上考虑节假日照明与平时照明电路分开,通过智能制约系统分时段制约灯光,有效的节约电能。
6 结语
梅溪湖湖泊工程极大的改善片区原址的生态环境,作为水利工程,防洪调蓄,根治水患,保障水质水量。利国利民;作为景观工程,营造湖光山色的滨湖空间,打造了长沙的城市新名片,成为湖湘新客厅,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推动了梅溪湖新城的可持续性建设。作为两型社会的核心示范区,我们希望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理念,探讨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