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不养生而寿”文化大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09 浏览:12198
论文导读:冷,便说喝酒可以御寒。路过学生家时,台静农酒兴一发作就进门道:“有没有开了瓶的酒?”老友路过门前,“不养生而寿”的文化大家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若是拎着包,台静农一定喊:“有好酒丢些过来!”熟悉台静农且爱喝酒的人去拜访他,都会带上好酒好烟做礼物。台静农虽然两袖清风,但对
熟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知道,台静农是大陆也认可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他1903年出生,祖籍安徽六安,一生饮食不节,却活了将近90岁。早年,曾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大学。
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个领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而闻名。1946年,台静农赴台湾从事教育工作;1972年退休,仍任辅仁大学、东吴大学讲座教授,从事教学和写作;1990年因患食道癌在台北台大医院逝世。
违反养生之道的“烟酒贵族”
在生活里,台静农一生简朴,淡泊名利,但是他爱喝酒却为众人所知,而且尤其喜欢喝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骚,可为名士。”可见台静农追求的生活风格,是浸染着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文化基因的。他邀朋友喝酒都有一套理由:若是天热,即说喝酒祛暑;若是天冷,便说喝酒可以御寒。路过学生家时,台静农酒兴一发作就进门道:“有没有开了瓶的酒?”老友路过门前,“不养生而寿”的文化大家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若是拎着包,台静农一定喊:“有好酒丢些过来!”熟悉台静农且爱喝酒的人去拜访他,都会带上好酒好烟做礼物。台静农虽然两袖清风,但对烟酒却来者不拒。台静农家生活困窘,学生来拜访,他身上穿的是烧有破洞的旧毛衣,但却以名贵烟酒招待来访学生。因此,学生送了他一个头衔——“烟酒贵族”。
早年,台静农因为思想“激进”,曾三次被捕。1935年8月,台静农赴厦门大学,临行之际,他大碗喝酒,盛赞老师沈尹默的书法书艺之超绝,毫无沮丧之情,而且是从日中喝到下午。面对前来送行的启功,他笑着说:“麻醉啊!”
在岁月的沧桑里,上苍给予了台静农更多的公平。台静农能烟善酒,却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这完全违反一般健康之道、养生之道,可他却活了88岁。这的确令人惊奇。他的这种违反养生之道而达到的“超医学境界”,成为医学界的一个话题。
台静农曾自撰一联曰:“不养生而寿;处浊世亦仙。”这里面,就有他对养生之道的感悟。
“三不主义”下的独门养生
由“不养生而寿”,我想到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养生的看法。季羡林以近百岁高龄辞世,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国学智慧,还有他的处世之道和养生之道。说到季老的养生之道,这就是他独创的“三不主义”养生经,“养生无术是有术”的观念。
季老的“三不主义”是指“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那么,如何理解季老的“三不主义”呢?对“不锻炼”,季老自己曾解释说:“我没有时间去探索养生、长寿之道,也从不刻意去追求锻炼。我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种‘锻炼主义’,心理的锻炼更重要。”
对于“不挑食”,季老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肥拣瘦,只要符合口味,一概通吃,物不分东西,味不分南北,只要适口,便为我所用。
季老的“不嘀咕”,首先是指心中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更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对自己的生老病死看得开,“人应该顺其自然,老了,难免会有些小毛病,闹些不舒服,我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爱怎样就怎样,心里没负担,身体自然好。”
季羡林的养生“三不主义”,遵循着一个运转自然、无定限、无执著、自由解放、顺遂生命、顺遂人生的规律,可谓达到了“养生无术是有术”的境界,这是“不养生而寿”最好的见证。
这种“不养生而寿”的文化大家,还有健在的黄永玉老先生。2013年7月,黄老的《黄永玉全集》出版,在首发仪式上,他除了向人们谈了他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和文学之路,还谈到了他生活健康方面的一些事情。现在,黄老先生每天除了画画、写作,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接待各式各样的客人,虽年近90高龄仍精力过人。而且他年纪越大,画画的尺幅也越来越大,新作不断出现。问到他的养生诀窍,他会笑着说他“爱抽烟,不吃水果,少休息,不爱锻炼。”
不久前,黄永玉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出版。在该书的首发仪式上,黄永玉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计划要写三部,目前已在进行第二部“八年抗战时期”的创作。他计划在95~100岁写第三部。对于一个耄耋老人来说,这需要多么大的生命力量,需要用怎样的健康身体作保障?黄永玉再次说到他对养生的看法,“我爱晚睡觉、爱抽烟、不运动、不吃水果,喜欢穷聊,最重要的秘诀就是不养生。”这是他生命自信的答案,是黄永玉式的养生“三不主义”,也是典型的“不养生而寿”的榜样。
这些文化大家对养生的感悟、“不养生而寿”的生活态度,对普通人健康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如何养生颇有启迪。对人们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养生不迷信、不盲信,养生要具有个性,应从各自的身体条件、各自的生活方式出发,切不可照抄照搬、千篇一律。人家吃保健品你也跟着吃;别人吃素你也一日三餐不沾肉腥;别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你也照葫芦画瓢,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违背养生的规律。
(摘自《科学养生》)
编者注:文化大家的养生观和他们的文化艺术成就一样,并不多见。很多文化大家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坎坷人生经历,从而磨练出豁达的性格,这种性格对养生尤为重要。我们不应该去模仿他们“抽烟喝酒不锻炼”,还是应从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开始,有自己的“豁达”世界,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策略。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whlw/lw9918.html上一论文:谈述校园文化活动与文化品牌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