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刍议“长寿福禄壶”文化象征寓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63 浏览:11013
论文导读:物体形态去粗取精,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成为艺术品,壶腹处的桃果堆叠,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点缀壶钮的桃果与壶腹处相呼应,整个壶勾画出一幅立体的艺术画面,真正做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紫砂“长寿福禄壶”造型奇特,将自己喜爱的桃融入到紫砂艺术的创作中,壶器贴近生活情趣。
摘 要 文化象征寓意的运用是紫砂艺术当中的一大特色,紫砂壶所表达的富贵平安、幸福吉祥之意深得世人的喜爱。在浩瀚的紫砂壶作品中,花货制作精良、工艺独到,形象生动活泼,使其有生命色彩的作品在陶艺世界里绽放独特的艺术光辉。
关键词 紫砂壶;长寿福禄壶;审美
紫砂花货是指仿真写实的紫砂果品、文房雅玩及象形茶具,花货风格独特、构思出奇、趣味横生、做工精细而形象逼真,兼顾了陈设观赏与实用功能,工艺上自成一派。花货作品的题材多为自然界中的虫鱼、鸟兽、花果等,充满田园野趣,深具活泼盎然的生活气息。陶艺人将这些自然景物运用在紫砂壶的表面装饰上,以增添壶的造型变化,这样的创作特点与制壶技巧深深地影响了新一代的紫砂艺人。
1 紫砂“长寿福禄壶”的仿真造型
古色古香的宜兴紫砂,以其古朴端庄的优美造型及浑然天成的装饰风格,博得世人叹为观止。用象形花货仿真的紫砂茶壶更为壶艺世界锦上添花。以紫砂“长寿福禄壶”为例(见图1),此壶为仿真器型,呈规则的腰圆形柱体,侧生的桃枝活藤顺势分别揉成壶把、壶流,巧妙妥帖,怡然自得如神来之笔。以桃枝装饰壶把、壶流,看似漫不经心,又有些突兀单调,但伸手把壶,却绝妙地熨贴于人们习惯右手把壶的掌腕、掌心和自然张开的手指,手感饱满、稳当惬意,暗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壶正面外壁的视角黄金区域,抒情地从活藤壶把上带出一枝新藤附壁蜿蜒而至,引来一段老树发新枝,绿叶依依、剩果粒粒的自然风情。壶盖顶部为新桃枝,一只硕果恰好在壶盖中间的位置,既与壶壁景致遥相呼应,同为艺术亮点,又成两只手指可轻轻提起的盖钮。
2 紫砂“长寿福禄壶”的构图
紫砂“花货”的制作,遵循实用性与欣赏性相统一的创作规律和原则,违背与偏离这个原则都是“大忌”和败笔。紫砂“长寿福禄壶”的构思贯穿了这一原则,实现了把茶壶的器物形态与仿真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两者的结合几近天衣无缝,实用与欣赏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仿真不囿于真,取舍剪裁、精彩迭出,尽管桃枝在此壶上的装饰坑洼纵横、起伏跌宕,却没有繁琐凌乱之感,启承转合协调匀称,如行云流水一样舒卷自在,获得了极佳的视觉效果。
3 紫砂“长寿福禄壶”的文化象征寓意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这是世人对宜兴紫砂泥的美誉。宜兴紫砂矿泥是迄今已知的全世界独有的宝贵天然资源。出自名师大家之手的紫砂作品,其珍贵更是堪比金玉,但是世人对紫砂壶的审美,其实更侧重了解它的文化象征寓意。
(1)象征长寿福禄
以桃为题材创作这把紫砂“长寿福禄壶”,首先象征了长寿福禄。桃始终被作为长寿福禄的象征,这是由于人们认为桃子是仙家的果实,吃了可以长寿,故桃又有“仙桃”、“寿果”的美称。佩带具有桃形态的首饰寓意能长寿,而且生活甜甜蜜蜜,这是长期潜藏在中国人心里的暗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为常见的寿礼形式是寿桃、寿糕与寿面等等物品,它们大多具有祝吉祈祥的色彩,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持久、寿运永继的强烈和迫切心愿。出于桃可以延年益寿的心理,千百年来,中国民众在自己的亲友寿诞之时总是喜爱以寿桃作为赠送礼品。这款紫砂“长寿福禄壶”正是寄寓了人们对长寿、多福多禄的美好愿望。
(2)多子多福的寓意
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紫砂花货也不例外。这款紫砂“长寿福禄壶”将自然界中的物体形态去粗取精,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成为艺术品,壶腹处的桃果堆叠,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点缀壶钮的桃果与壶腹处相呼应,整个壶勾画出一幅立体的艺术画面,真正做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紫砂“长寿福禄壶”造型奇特,将自己喜爱的桃融入到紫砂艺术的创作中,壶器贴近生活情趣。此壶采用原矿底槽清泥全手工制作而成,使用这种泥料制作的壶来泡茶,款式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色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此壶充满大自然之寿桃闲适、舒展、轻松的情态,线条与器型都流露出闲适之情,同时雕刻装饰与之应和。这种随意自在的姿态,正和饮茶的脾性相契合。紫砂“长寿福禄壶”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品茶的闲适与乐趣,更是一种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一种憧憬生活与祝福人生的美好心意。
参 考 文 献
[1]陈小陶.宜兴紫砂壶独特的练泥法[J].中华遗产.2009(5).
[2]方 翔.千种玛瑙万种玉俏色巧雕受追捧(海外寻踪)[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11.04.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whlw/lw42319.html上一论文:探究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