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略论我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到近代演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92 浏览:33948
论文导读:传统文化以包容性著称,在唐宋后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并日益平民化。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教文化,还是外来的佛教文化,均对慈善有着各具特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慈善文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土壤,对古代民众宽惠仁慈、互助共济的道德品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并对后世救灾备荒政策、慈幼局、养济院等慈善机构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
摘 要:中国的慈善文化源远流长,研究慈善文化离不开对历史的重读。按照从古代到清末再到民国的时间顺序,从慈善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找出阶段性特点与普适性规律,以期对当代慈善文化的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慈善文化;特点;演变
1002-2589(2014)26-0145-02
慈善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力量,引导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推动着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国慈善文化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秦汉到明清再到民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体现了人类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古代传统慈善文化

我国古代的慈善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里的,于秦汉时期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日臻成熟,并在明清时期向现代作用上的慈善文化转型、过渡[1]。既吸收本土主流文化的营养,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古代传统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础。

(一)中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础

第一,儒家的仁爱和民本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化,其最基本的思想是注重人道。其中“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整个儒家文化都围绕着“仁爱”这个中心展开。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按照一定的秩序,由爱血亲到爱所有的族众,进而到爱华夏民族,最终延伸到爱整个天下众生。作为孔子衣钵传承人,孟子继续发扬孔子的学说,把“仁”与“义”结合起来,建立了“性善论”,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继而指出君王更应该有“仁爱之心”,实行仁政。民本思想是在仁爱基础上衍生出的,也是我国古代官办慈善事业重要的思想基础。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民本思想影响着历代王朝统治者,他们大多敬德保民,力行仁政,兴办各类慈善机构,把慈善事业当作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从而使中国慈善发展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二,道家的积德行善理念。道教乃中国本土宗教,蕴含着好善、行善、劝善的人文思想,对古代慈善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认为应遵循“道”的规律,人人向善,劝善去恶,善待他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修养得“道”升天,得“道”之人就是“真人”,通过做善事,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老庄道家的积德行善论把自我向善、为人和善、与人共善很好地结合起来,构成了我国古代慈善文化的道德基础。
第三,佛家的慈悲功德论。佛教自西汉末年由西域传入我国,与主流文化融合本土化后,以劝善化俗之道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慈善思想资源,慢慢演变成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组成部分。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解脱众生之苦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佛教还强调功德论,通过“修福田”、“布施”等方式行善,发展宗教济贫事业,不断地造善业,累积功德,这也是佛教教义中最具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

(二)中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的特征

第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包容性著称,在唐宋后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并日益平民化。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教文化,还是外来的佛教文化,均对慈善有着各具特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慈善文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土壤,对古代民众宽惠仁慈、互助共济的道德品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并对后世救灾备荒政策、慈幼局、养济院等慈善机构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二,慈善救济是以官府慈善为主,民间慈善为辅。历代统治者集权高度集中,有兴办慈善的能力,同时受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把实施社会救助看成是仁政和爱民的表现。但不允许民间结社,对民间慈善活动有很大的排斥性,唯恐民办慈善因结社而危及自己的统治。即使是在民间慈善事业相对活跃的明清时期,其活动范围也只局限于工商业发达的江南地区。
第三,慈善救助的方式是以养济为主。这是一种消极的救助,只救人的身体,不救人的灵魂。它是授人以鱼(即慈善救济:养老、育婴、恤婺、义冢、施衣、施医、施棺、施粥、栖流),而不是授人以渔(即慈善教育、开办义学、贫民学校、贫民工厂、以工代赈、习艺所等)[2]。

二、清朝末年慈善文化

频发的自然灾害、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动荡的政治变革造成大量缺衣少食、流离失所的难民,传统的慈善救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变迁。随着近代经济环境的变动,都市工商业的发展和中西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促使清末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气象,其表现如下。

(一)慈善主体的转变与增加

在古代传统慈善文化理念的影响下,封建统治者一般通过兴修水利、兴建仓储等方式防灾备荒,通过赈济、移民就粟、以工代赈,以及施粥、修复塌房等方式扶持灾民恢复生产,实施灾后补救。而频发的自然灾害、兵祸匪患和国库告紧使统治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为民间力量进入慈善事业领域提供了一个的空间,他们将所募之款,涓滴归公,以保障慈善经费全部用于义赈,在社会救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救国”慈善意识的萌芽与兴起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掠夺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传统慈善文化受到民族存亡的严峻考验,在救亡图存的时局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文化及慈善事业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救民必先救国。他们中很多人都主张革新慈善思想,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思想理论,都把慈善理念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效仿西方国家兴办近代慈善事业,酝酿和萌生了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

三、民国时期慈善文化

民国时期初步建立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一级专职慈善救灾体制,明确了慈善救灾工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慈善救灾工作在国家方案规划中被列入了业务部门,由内务部兼管的,地方慈善救灾事宜则由民政厅兼管。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赈务处暂行条例》颁发实施,规定由赈务处综理各灾区赈济及善后事宜。后内务部又公布了《全国防灾委员会章程》,此委员会略论我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到近代的演变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的论文导读:。略论我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到近代的演变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上一页12
重要职责是分析灾害发生的理由,谋划防灾策略[3]。在国民政府时期,民政司负责慈善救灾,掌管贫民救济、防灾备荒、地方粮食管理、地方筹募赈捐审复、游民教养事项[4]。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理由,慈善事业相对来说能到得到兴盛发展,其表现为以下三点。略论我国古代传统慈善文化到近代的演变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