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和瑛《西藏赋》中佛教文化解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81 浏览:11271
论文导读:
摘要:《西藏赋》是清代蒙古族汉文诗人和瑛写的韵文和注释和二为一的赋。赋中描绘了西藏地理、佛教、部族、物产、民俗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内容全面而详实。但问世两百多年来几乎无人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和评析,本人将对该文中的宗教描写部分进行详尽解读。
关键词:和瑛;《西藏赋》;佛教;藏传
1673-2596(2013)12-0182-03
和瑛是清代中期蒙古族汉文诗人,生活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历官四川、安徽、陕西布政使,西藏办事大臣,安徽、山东巡抚,理藩院右侍郎,新疆叶尔羌帮办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礼部、兵部、工部尚书,文颖总裁等职。他由科举入仕途,为官50年,屡经升迁,足迹遍及南北。其间在藏8年,故对西藏有很深的了解。《西藏赋》是和瑛成名之作,影响较大,流传也颇广。《西藏赋》中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清代佛教状况的描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自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原和印度南北两路大规模地卷入西藏高原,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1300余年间,佛教经历了同藏族原有的本教的斗争和融合,也经历了佛教内部教派的分化和消长,逐渐与藏族社会的具体历史情况密切结合,而深深地扎根于西藏高原,扎根于藏民族心灵的土壤中,产生了藏族化了的佛教,这就是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藏传佛教”。因其“上师”城语叫“”,所以习惯上把“藏传佛教”称为教。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藏传佛教,成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思想支柱,以至发展成“政教合一”,直接实施着神权统治。诗人在总述之后又引用《法华经》、《楞严经》、《楼炭经》、《魏书》等书重点铺述了西藏地区的宗教。
赋中宗教部分首先介绍了释加牟尼、观音和佛教的修行。
厥维沙伽吐巴绰尔济傅写贝多。江来孜格陀罗尼降摄妖魔。
泥梨速昭五戒,闻思修入三摩。聚顽石而点头,风行身毒。
放毒刀而摩顶。花雨曼陀。
唐古特称释迦牟尼为沙伽吐巴绰尔济。“贝多”是梵文音译,印度人用来写佛经的。释迦牟尼生前到处传教,广招弟子,但从没用文字记载自己的佛教理论。圆寂后“他生前所说的佛法,被弟子们整理成佛经三藏”。所以句意为释加牟尼传播佛教之意。第二句,写观音普萨佛力万能,菩萨心肠。唐古特称观音菩萨为江来孜格陀罗尼。“泥黎”是佛教所说的地狱,梵语称泥黎,译为“无有”,意思为无喜乐,元气味,无利益,无欢悦之处。本句泥梨一词蕴涵了五戒之内容。《楞严经》上说:“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指行者从闻慧、思慧、修慧之次第而修习佛法,是人三摩正定的一个程序。“聚顽石而点头,风行身毒”中的“聚顽石而点头”来自成语“顽石点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佛教传说道生法师人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磐经》群石皆为点头。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物体也心服。“身毒”即古印度。第六句“放下屠刀”是个佛教典故,以此来勉励人们弃恶从善。全句意为,屠儿放下屠刀弃恶从善,归依佛门,就会降下天雨曼陀罗花(《法华经》)。因为佛说法精妙降下天雨曼陀罗花,指佛法的玄妙广大。
赋中还描写了佛教传人中国和黄教源流。如:
四十二章流传震旦。三十二相化本修罗。
遂有宗喀巴雪窦潜修,金轮忏悔。无上空称翻改。
持团堕之盘,披忍辱之铠。紫械韬光。黄冠耀采。
萨伽开第一义天。拉萨涨其三昧海。龙象遴于沙门。衣钵传诸自在。
此传宗,班禅分宰。
第一句意为:四十二章经传入中国。“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Ginisthana,在佛教经中译作震旦。“三十八相”是指佛陀的三十二种相貌,佛教徒们出于对佛陀的崇敬和需要,把他神化为神通广大,威力无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神。“修罗”梵文音译,“阿修罗”的略称,佛教采用其名,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化本修罗”即佛教采用修罗名一事。“遂有宗喀巴雪窦潜修,金轮忏悔”,描写宗喀在大雪山修苦行一事。第四句,说明藏语“”是从梵语“无上空”译过来。第五句,介绍了佛教徒的衣、食、用具。“紫械韬光,黄冠耀采”,描写的是宗喀巴的衣着,即紫衣,黄帽。注释中说明了“黄教”一名之来历。“萨迦寺”是萨迦派第一座寺院。《西藏赋》注释中云:“宗喀巴初出家时学经于萨迦庙之胡图格图。”今考此说法有异议。元至正二十四年(1363年),宗喀巴七岁时,被送到夏琼寺(今青海化隆查甫乡)出家,从师该寺高僧端智仁钦,受沙弥戒,十八岁才到萨迦寺深造。从这一层作用上来看,“萨迦开第一义天”,可理解成萨迦寺诸师对宗喀巴思想形成有很大影响,第八句意为黄教首先在拉萨盛行。第九句意为大法师修练到了“息心”之境界。衣钵指僧尼的袈裟和食器。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的接受常付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第十句讲的是禅宗师徒传衣钵之事。第十一句,描写、班禅(宗喀巴之两位弟子)的世系。
拟北山之二圣,化西土于千载也。于是金妆宝像,玉缀珠联,
示相如来今本皆觉。现身菩萨普济为缘。
拈花伏剑之殊,观金刚救度。五台二嵋之异品,曼殊普贤。
德木楚克,乃阴阳之秘密。雅曼达噶,实心性之真筌。
桑堆满座。天王接肩。
此段主要叙述诸佛及司职。如:法绍,法度——北山二圣。示相如来——本今皆觉,即暗含如来能通晓过去和未来的事。菩萨——普济众生。文殊、普贤——五台山、峨眉山菩萨。德木楚克——阴阳佛。雅满达——护法佛。桑堆——安乐佛。
盖奇颜谲状,累万盈千名,不可以殚述几,不可以言传也。
其寺则两招建,自唐朝丰碑矗矗。万善与于公主,古柳娟娟。
填海架梁,西开梵宇。背山起阁,东望云天。乌革犟飞,范金作瓦。莲花地涌,罘铁为帘。
不尽灯铜缸酥点,无得香鹊尾螺煎。禅关寂寂,梵呗渊渊。佛心无漏于恒,沙奚止于九百六十。法会皈依于狮座,能容三万二千。而乃桑鸢色拉别蚌甘丹。垂仲神巫木鹿经坛。
这段主要写了寺庙建筑。第一句到第四句写了唐文成公主的事。“盖奇颜谲状,累万盈千名”形容的是释迦牟尼。“不可以殚述几,不可以言传也”,是指真正的佛法是不可以言传的。大昭寺建于7世纪论文导读:
中叶,相传是与吐蕃松赞干布先后联姻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兴建的。寺内供奉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相(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大昭寺藏语全称译为“羊土神变经堂”,简称“祖拉康”。相传其地址原为名叫“塘措”的一处湖淖,自白山羊驮土填湖而得以奠基建寺,因此得此名。本段第三句反映的就是此事。大昭寺建成之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在庙门之外栽插柳树,这就是著名的“唐柳”。本段第二句描写的是此事。长庆三年(823年)建“唐蕃会盟碑”,从此“唐朝丰碑矗矗”,至今藏汉两种文字大体可辨。第四、五、六句描写了小昭寺所处位置及外观特征。第七句描写佛教断“欲念”,静心修行的主张。下一句引“三万两千狮座”的佛教典故比喻攒招会上人多。《维摩诘》中叙述维摩诘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当文殊师利菩萨率无数声闻弟子、菩萨及天人到维摩诘家,维摩诘展现神力请须弥灯王如来,送来3万2千个狮子座给所有的客人坐,小小的斗室竟能容3万2千个高广狮子座。下一句介绍了桑鸢寺、色拉寺、别蚌寺、甘丹寺的所处位置,创建人及创建过程,外观特征等。第十句介绍了垂仲殿和鹿木寺所处位置及职,接着又描写了佛教寺院生活。例如:
沙弥班第尊者阿难骈头猡狱,钉坐团圆。醍醐夕瓮。去火妙朝盘,礼雪岩之弥勒,拜海屿之旃檀,铤锁阿朗宝供珠龛。玉耶阿魄,雨集云昙。莫不昼花刻楮镂蛤雕蚶,蛙噪牟尼蹩语和,南火宅居塞夷两两,头陀住前后三三。衍六通之法。播五印之谈。皆由创三身之偈诵。启四大之伽蓝也。食则麦屑毡根,饮则鸠盘牛酪,农则黄毳紫驼,居则彩甍丹艇,优钵净瓶,玉孟金杓,三旃比以离离,百玩烂其愕愕。须菩提译语将将。闽黎耶念畔各各。
“阿难”全称为“阿难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被人们称为佛教二祖。第一句写阿难和佛教弟子用餐之情景和供奉佛像之情景。“锺锁”千佛名,“阿朗”:住于东方妙喜国佛。“弥勒”佛教乘菩萨之一。第二句介绍《玉耶女经》,它是一部教女人如何做好妻子的书。第三句“莫不昼花刻楮镂蛤雕蚶”形容火宅居。“蛙嗓牟尼鳖语和”形容火宅居声音。民间亦贬称私蓄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如,明朝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诗中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头陀”:苦行,有抖擞精神的意思。“前后三三”是个佛教典故。文喜游五台山时,遇见一位老者(他是文殊菩萨化成的)。老者问:“从什么地方来?”“南方。”老者问:“南方佛法,情况怎么样?”文喜答:“末法时代的和尚,很少有能够恪守戒律的啊!”老者又问:“有多少人呢?”答说:“或三百,或五百。这里的佛法情况怎么样?”老者答:“凡圣同居,龙蛇混杂。”“有多少人呢?”老者答:“前三三,后三三。”因此典故是从问“众”而来,所以在此也借指人数。“六通之法”来自《肇论》中的一段话,即“聘六通之神骥,乘五衍之安车”。“衍六通之法”和“播五印之谈”都是指佛教理论的延承。第五句讲佛徒为了“创三身”而偈诵。三身四智是佛教修行者的目标,是高级的禅修境界。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伽蓝”佛教寺院的通称。狭义而言,是僧伽蓝摩的省称,梵文音译,意译“众园”或“僧院”。“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第九句到第十二句描写了僧人的衣食住行。
接着又描写了佛教仪式,例如:
尔其伏腊岁时,演甘露化城之会。普门佛顶会,瞿摩行象之期。
天神降而山鬼藏,穷野人之伎俩。冈洞鸣而巴陵送,夸幻术之离奇。
下段描写了与佛教有关的山川、地理:
若夫迭赖之居于布达拉也。丰观山之层碉,奥转螺之架阁。浩劫盘空,埤堍错落,路转千迷之道心入摩提。人登百丈之梯神栖般若。妙高峰顶远著声闻。离垢幢前近销魔恶。班禅之居于札什伦布也。招提结蟹螯之穴,祖山依龙背之阳。沙明远岸。雪冒连冈。智水环流浪纡徐而练净。幻峰同野形崩巍以绵长。金刹青鸳占仍仲宁翁之脉。石门宝塔韫额尔德尼之光。
“千迷之道,心入摩提”即指昙鸾第一次走“千迷道”,一路经行,毫无迷失一事。“千迷道”是一条非常容易走错方向的道路,门多达20多个。句意为昙鸾禅定摄心,已进入“摩提”境界。“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县。怀海禅师住百丈绝顶,建丛林,立清规,后称为《百丈清规》。“神栖般若”即比喻百丈山是般若。第四句介绍了妙高峰和离垢幢菩萨。后段中又描写了札什什布寺和其周围地理环境。赋中也写到了佛教哲学思想、存活观念及对生死存活的认识。如:
山无蜂子投窗。塔有盂婆振铎。鹿野华池鸡园花萼,浴象游鱼语鹦舞鹤,静观抚序顽空即真空。与物皆春行,乐岂如胜乐。月昼隐而故留躔,寸丝不挂。树秋凋而真实在,拳枣应尝。既无生而无灭,爰非寿而非殇,怀琏梵乎龙脑,圆泽识夫锦裆。肩浮戒衲之绦,事非悠谬。掌握明珠之衫,说岂荒唐。
“蜂子投窗”是个佛教故事,行脚遇百丈,开悟,却回受业的本州大中寺。本师问日:“汝离吾在外,得何事业?”日:“并元事业”遂遣执役。一日,本师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日:“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神赞对此写了一首诗《蜂子投窗偈》,喻学佛法贵在生活中领悟。“山无蜂子投窗”即山上没有不领悟禅学之道的人。第二句介绍风神。“顽空”、“真空”是佛教哲学名词。“真空”:即妙空枯木生花,春意盎然的生命感动,是定云止水中鸢飞鱼跃的气象。顽空即死水,腐水。而“就把灵明真空变为顽空”,“顽空”也可以转为“真空”。所以“顽空”即“真空”。句中野、池、园、萼指“顽空”,象、鱼、鹦、鹤为“真空”。接下来的一段主要写了佛教对生死的看法。第一句“月昼隐而故躔留”引自苏东坡“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一诗。《西藏赋》注释中言:“月隋清昼以譬佛灭度,光留故躔以譬佛之虽寂灭而犹在,如月之昼隐。”“寸丝不挂”也是一个佛教故事,佛教禅宗用来比喻不为尘俗所牵累的清静之身。第二句,用树实来喻佛法身。诸佛法身有两种义,一为实在,二为权应。“拳枣”是佛教典故。《高僧传》上记:“洛阳香山寺镜空游钱塘至孤山,甚饿,因临流出涕,有梵僧顾空笑日:‘颇忆讲法华于同德寺否,又曰:‘子应为急火所烧不暇忆故事。’乃探囊出一枣,大论文导读:庐之讹寝,欲登摩揭之城,逞狼虎之鸱张,思斫菩提之树,昧羊跪之生全。枉鹿趋之保护,鸡卵呼大士之音,鹊巢避金钢之塑。投之六花皆赤,卓锡如飞,答之再掷全么,输山不住。观者齐手挪榆,力者合声攫捕,无惠之棒若林。无空之椎如注。雷轰轰兮火炮冲霄。尘座座兮,童山隐雾。这段写了“羊跪拜王固”、“鹿径来趋何允”、“鸡卵呼观世
如拳,曰:‘吾国所产食之者上智知过去未来事,下智知前生事耳。’空因啖枣枕石而卧,乃悟同德寺讲法华如昨日事。”所以说“拳枣”应尝。“既无生而无灭,爰非寿而非殇”,即佛教生死观。“怀琏梵乎龙脑”即指育王山怀琏大觉禅把仁宗皇帝赐给他的龙脑梵烧一事,表现出了他人品高尚,不趋炎附势,不标傍自己。“圆泽识夫锦裆”是苏东坡写的一个故事。即圆泽和去峨眉山时,圆泽发现孕他的女人,所以和告别,约定12年后相见。12年后如约而至见到圆泽。“肩浮戒衲之绦”和“掌握明珠之衫”亦都佛教故事;即神化了人世间的生死,表现了佛家对生死的认知。
刀剑一挥禅座讵伤乎法济,金衣两设邪入何畏乎初昌。法嗣横枝,声传鲍幕。大9币还竺,辉生道场。刍尼子之孟年,已具食牛之量。迦陵仙之妙韵,定知吞象之王。
这段主要写了僧人继承祖师衣钵一事。第一句写“黄巢之乱法济挥剑欲救师伤禅座”和“禅宗分为南北后行昌欲刺慧能禅师夺衣钵”一事。以此两件历史事件来暗示当时廓尔喀人大举入后藏,抢掠札什伦布寺,班禅七辈避往拉萨一事。苏轼诗:“丛林百丈,法嗣有横枝。”王注次公日:“禅宗谓之法嗣,而禅家旁出,谓之横枝。”“声传绝幕”即指法嗣及横枝的世代传承。“生挥道场”引自赵清献诗,诗中有“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生辉”之句。辨才大师被杭州僧人文捷排挤,被迫离开上天竺。“刍尼”即“野鹊子”,其母梦吞明暗二珠后生二子之一。“刍尼子之孟年,已具食牛之量”,即指二十二祖摩拿罗尊者。“迦陵频伽”,鸟名,西方净土有此鸟。许多经典用迦陵频伽以形容佛音婉约如迦陵频伽。“定知吞象之王”:可以从听声音辩认出僧人掌佛法深浅。
乃有克马魔王厥号罗布甲布鲜,毒龙之技角抵触而虚骄乏,醉象之能鼻拗转而不悟弃,田庐之讹寝,欲登摩揭之城,逞狼虎之鸱张,思斫菩提之树,昧羊跪之生全。枉鹿趋之保护,鸡卵呼大士之音,鹊巢避金钢之塑。投之六花皆赤,卓锡如飞,答之再掷全么,输山不住。观者齐手挪榆,力者合声攫捕,无惠之棒若林。无空之椎如注。雷轰轰兮火炮冲霄。尘座座兮,童山隐雾。
这段写了“羊跪拜王固”、“鹿径来趋何允”、“鸡卵呼观世音菩萨”、“鸟巢避金刚真像”、“牛魔王与争布达拉”、“鬼畏患木”、“雷公逐牛魔”等传说。
西藏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之为“小西天”,或者“小天竺”,提起西藏无不涉及到宗教。在诗人笔下,辞赋与注释相辅相成,举凡黄教源流,与班禅额尔德尼世系,佛教仪式,诸佛名称及职司,佛教典籍和它的内容,寺庙各类职事及衔名、品级等等,略无罅漏。其引以为据的佛教史料多至数十种,征引华赡,抉择精详。荣-苏赫在《蒙古文学史》上称它为藏传佛教史话。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