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政治课教学巧设情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29 浏览:11835
论文导读:同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不仅要关注食品的质量,还要注意观察食品的产品名称、注册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食品标识等,提高了学生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维权意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恰到好处地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运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之中。价值性情境培养正确价值取向思想政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说:“没有我的环境,便没有我的人物。”可见,情境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了让它充满活力,教师要设置情境。在这一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是情境设计者,而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才是发现者和探究者。
情境创设的作用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把解决理由隐藏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大胆地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自然地聚焦于情境中的理由,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走进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更多的感受和评判,从中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为学生巧设包含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理由、分析理由和创造性地解决理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初步具备探究、创新和解决理由的实践能力,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时代性情境引导关注社会
思想政治课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富有时代性。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情境,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只有贴近现实生活、贴近时代脉搏,才能贴近学生的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链接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络媒体,获取课堂教学需要的国内外时政信息,选择那些学生关心的、典型的、最新的资讯,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热点理由、焦点理由,以及学生心目中急需解决的理由,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思想政治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和学生生活的小环境来设置课程资源,让学生进行讨论、角色扮演。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验证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性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生活性情境品味知识
思想政治课最关注的一个焦点是课程的生命力。当教学内容来自现实生活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时,政治课堂才能鲜活而富有生命政治课教学的巧设情境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体验抽象的政治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积极性,就能事半功倍。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积极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课本上的理论观点相结合,学以致用。
政治学科理论来源于生活,但又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实际理由。比如,学校安排秋游活动,要涉及到食品的购买、乘车的安全、旅游观光的维权等各种理由。为此,笔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性情境:“秋游作为一种消费,在此过程中你如何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如何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购买了不满意的商品,你如何处理?如果你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又如何处理?”这样,把书本知识同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不仅要关注食品的质量,还要注意观察食品的产品名称、注册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食品标识等,提高了学生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维权意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恰到好处地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运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之中。
价值性情境培养正确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轰炸和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非主流社会价值观中“追名逐利”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日趋严重,社会正义与公平、平等、责任、诚信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导致学生迷失自我。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学中选择性地创设更好的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情境,走进学生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把握学生生活的脉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围绕近年来一些城市相继发生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事件,笔者在课堂上就“如果遇到老人跌倒,该怎么做”设置理由背景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选项选择
比例
拨打120或110求助82%
赶紧扶起老人,并设法联系老人家属10%
为避开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2%
很纠结,不知所措6%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拨打求助电话,并积极想办法救治。这表明当今时代学生们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是积极、健康的。针对大多数学生选择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道德行为,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把关注生命、理解生命、提升生命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迷惑性情境提高思辨能力
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主渠道。统计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凭听觉只能接受教师灌输知识总量的20%左右,学生课后如不能及时复习巩固,一天以后学生记忆的信息量就只有10%了。创设迷惑性情境,让学生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地剖析对方的观点,让学生们一起从迷惑走向清醒。迷惑情境设置往往针对知识难点,易产生盲区甚至误区的知识点。既面向学生的“共同点”,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有理有据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学习《货币的基本职能》时,多数学生很难区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为此,笔者设置了如下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小品并自己进行表演。一位学生扮演顾客进入商场购买计算器。他首先仔细观察标价牌上的。标价牌上的只是有一个具体的数据来表示,如计算器标价200元,并不需要在计算器上摆放200元人民币,以此来说明充当价值尺度时只需要抽象的、观念中的货币。当这一位学生要购买这一台计算器,学生要到收银台付出实实在在的200元或者通过POS终端刷卡支付200元,才能得到这台计算器,而不能仅仅让收银员看到这200元或支付卡。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这里需要的是现实的、实实在在的货币才能充当流通手段。”
这种情境讨论,既适合教材内容又适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再给予指导、鼓励和评论文导读:就“市民不敢扶老人”提出合理化倡议。同学们课后收集资料进行探究,发现许多案例中倒地老人的家庭因无力承担老人受伤后的治疗费用,社会又没有健全相应的医疗或救助保障,于是就有人产生了“讹一把”的念头;另外,我国还缺乏对于施救者实施保护的法律。学生们倡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公民思想道德的培养,积极组织公民参加
价。学生通过迷惑性课堂情境,不仅能区分易错易混知识,而且能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学生思辨和解决理由的能力,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探究性情境引导积极深思
政治课教学的生命线是引领学生学会探究。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理由、自觉学习。”创设探究性理由情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创设循序渐进的情境,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去发现理由、分析理由和创造性地解决理由。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让学生从情境入手,带着理由去探究,让学生准备逐步具备分析、解决理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围绕“老人跌倒,如何扶老人”这一主题,笔者让学生讨论并深思向国家相关部门就“市民不敢扶老人”提出合理化倡议。
同学们课后收集资料进行探究,发现许多案例中倒地老人的家庭因无力承担老人受伤后的治疗费用,社会又没有健全相应的医疗或救助保障,于是就有人产生了“讹一把”的念头;另外,我国还缺乏对于施救者实施保护的法律。学生们倡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公民思想道德的培养,积极组织公民参加公益活动;建立并完善有关法律体系;政府在道路上应增设摄像头以便取证;在社会群众方面,利用媒体多加宣传应怎样帮助他人而不让自己卷入纠纷的策略。
在政治课教学中,巧设情境,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一方面,学生能多渠道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同时学会合作、交流与分享;另一方面,从情境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解决一系列理由,让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思维逐步开启,才能透过现象逐渐接近理由的本质,从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让政治课堂更加精彩、高效、富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