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18 浏览:15857
论文导读:念是以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推动人形成追究理想的强大动力,并百折不挠地向着理想方向前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信念感染大学生,引导大学生。二是教育者应具有的理论素质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是真理性、普惠性和共享性;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面对严峻的挑战;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素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重视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视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
新媒体是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因其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广泛的参与性等特征,在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过程中吸引中国大众广泛参与,但新媒体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挑战,它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定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加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伴随新媒体时代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成为当代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1、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缩短了人们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们获取信息更高效、更便捷。到 2012 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39.9%”。在这个庞大群体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重,而在年轻人中大学生占有优势比例,可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快、更多的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网络的负面作用,它给那些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价值判断仍未完善的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学生沉溺于网游不能自拔,每天的时间全部浪费在了虚拟的游戏中,最后荒废了学业。

2、新媒体的隐匿性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的冲击

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注重道德说教,往往从意识形态的高度,使学生思想、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的要求,但是忽视了学生自身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忽略了德育的个性化,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不能解决多元化价值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理由。新媒体具有隐匿性,大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虚拟空间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容易出于好奇心理或受利益驱使做违反道德的事,传统道德说教很难发挥作用。

3、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过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就是学校,可以借助可控媒介的单向传输形成思想舆论传播优势,现在,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扩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充斥大学生的头脑,不在轻易接受老师的单项灌输,并开始质疑老师所讲的权威性和真理性,因此,学校德育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具有三个最基本的属性,这就是真理性、普惠性和共享性。真理性就是人们对社会本质的真正把握,对社会规律的正确反映。正因为它是对社会本质的正确把握,对社会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这种价值观能够切实起到社会整合的胶水作用。普惠性体现如下特征: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关照利益相关者,也就是你必须照顾与你利益关系的人的利益。比如,企业不但要照顾股东的利益,照顾经营者的利益,照顾员工的利益,还要照顾消费者的利益,照顾所在地居民的利益。三是崇高性,就是核心价值观给人的感觉和感受不能是低俗的,应该是崇高的,或者说是有一种崇高美。在这些标准下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就比较多了,比如富强、、平等、公正、互助、文明、和谐、公有制、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共享性是指社会核心价值观应该是被人们接受、被人们恪守的,是跨阶层、跨地区的,等等。认为这些观念里也包含一个基本的内核,就是共享性。共享性说的是,特定的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应该被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接受、理解和信奉,并且因为融化在血液中而身体力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大学生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是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的价值观。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素质

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高低决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效果。提升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才能保证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以下几种素质:
一是教育者应具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以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推动人形成追究理想的强大动力,并百折不挠地向着理想方向前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信念感染大学生,引导大学生。
二是教育者应具有的理论素质指个人知识架构和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者理论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作的客观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教育人的学问,而教育者要教育好别人,首先必须教育好自己。”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来应对新时代下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是教育者应具有的实践素质指如何让大学生在实际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进行理论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解释世界,终极目的是改造世界”。对实践理由也有深刻认识,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理由,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所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策略,在教学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特点理论联系实际。

2、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

强调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创新思想,“任何国家的,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适于本国实际的新理论,写出新著作,产生自己的论文导读:【作者简介】郭翠霞(1982-)女,河北藁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一页12
理论家,来为政治服务。”教育者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都具有创新意识,结合现在新媒体流行的社会现实,创造出寓教于乐的新的教育方式,比如上课时布置讨论题,允许他们上网查找资料,分组探讨,然后小组展示,最后教师引导,这样就可以了解他们从网上得到了什么信息,遇到不良思想可以及时引导。总之,教育者要大胆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重视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作用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学生接触更多的是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中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利因素。比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但是各个行业共有的规范之一就应要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这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再如,我们在每一个岗位工作的作用何在?一方面为自己谋生,但另一方面从更广阔、更深刻的角度看也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点滴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许澎.浅议激励的作用及策略[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1.85.
[2] 念椿.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东北大学,2011.
[3] 宁先圣,石新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党史文苑,2008.1

1.41-42.

[4] 李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理由[J].理论探索,2007.03.
[5] 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理论参考,2007.3.
[6] 李先德.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当代教育论坛,2007.7.
[7] 肖庶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办法.管理观察,2008.7.
[8] 石云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
[9] 何煦.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M].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1.153-15

5.

【作者简介】 郭翠霞(1982-)女,河北藁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