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以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实现美丽陕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32 浏览:110145
论文导读:
【摘 要】 文章论证了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与美丽陕西的辩证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陕西的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任务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建设“两型社会”为实现美丽陕西创造了条件。探索推进陕西“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路:第一,“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强化节能环保、生态优先的意识;第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三,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强化产业支撑;第四,以发展工业园区带动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第

五、加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同时,强调了陕西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着重点。

【关键词】 “两型社会”建设;美丽陕西;生态文明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未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建设“两型社会”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美丽陕西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陕西的本质要求

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加强三个陕西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文中提出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理念。赵书记文中指出:“美丽陕西就是要让全省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三秦家园真正成为天蓝、水碧、地绿的新乐土。”从外在表现上看,美丽陕西体现了要让陕西人民在生活富裕的条件下,拥有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享受到更加自由健康的生活,而这些恰恰体现出了生态文明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的内在要求。因此,美丽陕西的内涵充分地体现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产业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管理文明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陕西的建设就是要大力建设陕西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任务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更高层次的一种文明形态,它的本质特征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树立相应的生态文明的制度、建立起相应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促使整个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创新化,从而沿着和谐健康的轨道发展。“两型社会”主要是指依赖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生态环境给予保护,以达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建设“两型社会”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清晰地表现在: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在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之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可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建设“两型社会”将逐步形成推动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说,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三、建设“两型社会”为实现美丽陕西创造了条件

建设美丽陕西,是陕西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如何在全省实现这一目标,毋庸置疑,还是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这一路径来完成。第一,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在陕西树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在长期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生态环境理由日益尖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雾霾、浮尘天气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生态环境老账、新帐并存,改善环境成为建设美丽陕西的最紧迫任务。建设“两型社会”为这一系列理由打开了通道,“两型社会”建设中,人们更加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主流思想意识,为美丽陕西的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在陕西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最佳发展方式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其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化、清洁化、高效化的优势成为工业化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它倡导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强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极少的废弃物,从而化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真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实现美丽陕西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在全社会确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这势必会为美丽陕西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第三,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在陕西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法规制度。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制度的建设,要深化“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包括市场、企业、投资、技术研发、就业、住房、户籍、社会保障、土地等制度改革;制订和实施资源开发、利用、节约、替代、定价等方面的制度、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优化,污染防止和治理等方面的制度、法律法规等。在陕西建起这样的法规制度,无疑会为美丽陕西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第四、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在陕西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政府。“两型”政府不能排除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之外。一方面,政府机构和行为必须是节约资源、保护和优化环境的,如果政府是资源浪费型、环境污染型的政府,并且产生示范效应,上行下效,“两型社会”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另一方面,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好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做到合理地分工协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激发政府的“两型”化,能够为美丽陕西的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四、当前推进陕西“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我国论文导读:济正处在调整转型的过程中,新的增长模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这给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挑战,那么,现有条件下该如何推进陕西“两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强一富一美”目标呢?笔者认为:第

一、“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强化节能环保、生态优

经济正处在调整转型的过程中,新的增长模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这给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挑战,那么,现有条件下该如何推进陕西“两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强一富一美”目标呢?笔者认为:第一,“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强化节能环保、生态优先的意识。要按照环境的承载能力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搞过度开发;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中要特别注意将节能环保原则得以落实,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着力引进和发展无污染的高效产业;要本着“生态宜居”的原则进行城市的开发建设,着力为居民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在区域对接和城乡统筹方面,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业生态资源高效利用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着力打造城市生态系统。第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落实省上《主题功能区规划》,加强总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强化产业支撑。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格外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加快“两型”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此外,还要支持新兴产业、特别是低污染和无污染新兴产业的成长,推动新兴产业的规模化,走产业集群的道路。第四,以发展工业园区带动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在推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作用。在园区的开发建设上,可以探索多元化投入建设的路子;园区的管理可以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园区招商时,要特别重视把好项目入园关口,这样,园区才能按照产业优化、功能优良、环境优美的要求健康发展。第五,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离不开创新,区域内的自主创新资源通过优化、整合,可以使得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以较大的提高,形成区域的自主创新合力,从而推动区域内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集约式增长。同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降低区域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推动当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微观支撑。
当前,陕西加快建设“两型社会”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扩大绿色版图;二是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三是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理由,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保护与治理齐抓,重点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四是尽快建立目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经济社会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态建设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而找出推动和制约因素,指导“两型社会”建设。当前,特别是要把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指数、绿化率、土地利用等指标作为突出考核的内容,以此评价和推进陕西的“两型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
崔 以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实现美丽陕西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昆(1975.10-)女,汉族,陕西米脂人,咸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与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