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155 浏览:70358
论文导读:课堂学习效率,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参考文献:索兴梅,曹永存,王辉,等.民族院校民考民类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0—93.周海芳,王挺,宁洪,李暾,贾丽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教育已得到不断普及,然而城乡差距仍然比较明显,造成了高校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针对于这一目前状况,笔者提出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分级教学的策略,并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教育部“1+X”培养要求,许多本科院校都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介绍、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常用的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的简介、简单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等方面。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帮助他们把以往的基本知识结合成完善的知识网,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理由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容乐观。作为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授课对象包含文、理、艺术类等多学科学生,难免知识体系与思维习惯有所不同。同时,随着当前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不够均衡,许多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中小学时就已开设过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因此入学时就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来自农村的一些学生,特别是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入学时才刚刚接触计算机。针对这样的现象,开展课程的分级教学就成为了解决理由的关键策略。

二、分级教学法的改革实施1充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就是指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程开展之前就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技能掌握情况。然后可根据他们的能力进行合理地分班,为分级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2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融合
由于近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兴起,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只是为了取得证书而学习,没有明确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的和作用,在理论课堂上一味地进行考试相关知识点的灌输,实践操作时也只注重考点的训练,而教师对于考试大纲之外的知识点只是随意带过或根本不讲。这难免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教学效果差。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级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也就是要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细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才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具体来说,比如,针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班级,在讲解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时,可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策略,如在“word软件的使用”这个知识点上,可以安排一个学“毕业论文的排版”小项目,给出学生一个未排版的论文以及排版要求,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字体、字号设置,文章的分段、分节,页码设置、目录生成、项目编号等相关知识点的应用,让他们体会到知识运用的乐趣和项目完成的成就感。而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班级,在对同样的知识点“word软件的使用”讲解上,就应采用实例教学法,在详细介绍其中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时,就应当及时举出相应的实例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更为直观具体地体会到所授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为了保证分级教学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时进行更为深入地进修,在生活中也应时常注重应用实例的搜集,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要多注重教学策略的改善,坚持创新,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转变呆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级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索兴梅,曹永存,王辉,等.民族院校民考民类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0—93.
周海芳,王挺,宁洪,李暾,贾丽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4).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sjzhuzhuanglw/lw21552.html上一论文:简述智能灌溉系统的建立及在番茄生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