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几点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12 浏览:20842
论文导读: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以及网络基础与多媒体知识,最多章节有所变化、内容有少许改动,学完了考证。考证很重要,但考证绝不是我们唯一的教学目的。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以后的生活、专业学习、专业发展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显然,我们目前的教学内容无法得到这个目标
摘要:面对复杂的生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改革,以满足学生专业的学习和就业的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1009-3044(2013)36-8357-02
众所周知,计算机已深入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目前,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并将其定位于公共基础课,但这门课现在面对着一些理由(或挑战):如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源的复杂性、如何使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怎样为相应的专业课程服务;如何利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等等,这些理由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学生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渠道:普通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3+2)和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他们来自不同地方,由于地域经济的限制,有的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相应的课程如《信息技术》等),有的没有开设。即使开设了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由于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类型和学习阶段不同,因而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的程度均有所不同,这些理由必定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的广度与深度参差不齐。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采用课堂集中学习,将这些学生放在一起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难度可想而知。

1.2 教学内容个性不鲜明

高职院校现在采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大致相同:计算机基础知识、XX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以及网络基础与多媒体知识,最多章节有所变化、内容有少许改动,学完了考证。考证很重要,但考证绝不是我们唯一的教学目的。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以后的生活、专业学习、专业发展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显然,我们目前的教学内容无法得到这个目标,教材内容丰富系统,但职业性难以体现和突出。有调查表明38%的学生对本课程不满意,47%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专业联系得不太多,实用性不够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深思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应量身,个性鲜明。

1.3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课堂集中授课+机房上机策略,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黑板教学被多媒体演示所代替。多媒体优点很多,如形象生动直观,但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的信息量远远大于黑板教学,这有可能导致基础差的学生接受不了或无法接受。同样上机操作,一般老师布置下去,学生自己操作,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无法全面有效的掌控和评价,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要进行改善。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是不同的。要依据专业需求,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加强课程整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即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让学生掌握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要学以致用。如今,市面上教学内容符合上述要求的微乎其微,非常需要高职院校自己组织力量开发和编写教材。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以下环节:
通过多种方式(网络、电话、信函等等)对毕业生进行调查,目的是确定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通过研讨会、对相关单位进行访谈来确定该岗位所需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并结合计算机发展的新科技确立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的试用和总结评价,重点是教材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开发教材的过程应该是动态和循环的,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满足专业发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的人才需求。
教材的开发要遵循实用性与针对性两个原则:实用性是指尽可能突出实际应用、突出动手能力;而针对性主要考虑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多地适应学生专业和专业发展。
3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言堂”、 “满堂灌”已经满足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等,这些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最实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发展以及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做” 合

一、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策略的改革
新的教学策略层出不穷。教学策略很多,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和适用范围,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极地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革,引进新的教学策略,将新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的教学策略有机进结合起来。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与能力培养紧密相连的。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特征是以理由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支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选择和租用案例,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对案例和角色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以财务和会计专业为例,财务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工作中可能涉及到制作公司企划方案(可利用Word)、制作工资表(可利用Excel)、销售清单统计与分析表(可利用Excel)、项目资产分析报告(可利用Powerpoint)等,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典型案例来组织教学,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与所学的财务会计专业能够建立有机的联系。
在教学中,由于选取的案例与他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要因势利论文导读: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提出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任务,最后带着理由老师去教学学生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推动、制约和咨询作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学习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运
导,把学习的主动权顺利地交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及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提出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通过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的养成教育。
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以及师生在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必须转变,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提出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任务,最后带着理由老师去教学学生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推动、制约和咨询作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学习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运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任务设计、任务的组织实施以及任务的评价。
综上所述,必须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三方面着手,从而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炳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1):153.
[2] 陈涛.浅谈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2):2.
[3] 林晓惠.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138-139.
[4] 李胜,黄玉明,刘俞等.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