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对计算机条件下教学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11 浏览:106160
论文导读: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为多样化地获取信息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计算机教学环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计算机将在社会和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会被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给学校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但是在计算机条件下,教学模式和策略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计算机下教学模式和策略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提出新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一、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制约,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教师在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前,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便于发挥主导作用,便于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展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理由。
然而,在利用传统教学模式时,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常常忽视了认知主体作用,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深思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和策略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策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计算机条件下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条件下不同的教学模式是针对特定教学任务而应用的,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任务,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如何才能强化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在进行计算机条件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计算机条件下进行教学,由于教学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动机随之发生变化,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有所转变,这些因素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产生了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冲破传统的教育思想、策略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知识的应用;注重教师的主导性,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轻视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不断改善和完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由过去的“知识传播者”变为“教学主导者”,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计算机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计算机学习环境中的角色,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被灌输者角色。必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过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且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获取知识的渠道都由学生自己掌握,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策略,从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并提高解决新理由的能力。
(三)教师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在计算机教学环境中,面对图、文、声、像等多种类的、大量的和覆盖各种学习要素的信息,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明确指导学生使用何种学习策略更有效,以及如何具体使用才能完成某项确定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不断将其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巧妙地组织学习活动。如果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策略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那么绝不要生硬地搬用计算机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情境性、个性化很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条件教学的优势,做到传统教学与计算机条件教学的有机结合。
(四)注重计算机条件下教学模式和策略的评价。评价要抓住计算机条件教学的本质属性,因此必须了解计算机条件的教学规律。如果仅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因素进行评价,那么就不能获得反映教学质量的本质信息。教师应对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不断改善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评价信息,它有助于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如何运用计算机条件进行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何让学生相互合作讨论等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等。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要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学习成效的变化,即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推动教师改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计算机条件下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是针对特定教学任务而应用的,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任务,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由于在计算机条件下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为多样化地获取信息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计算机教学环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sjkxlw/lw48586.html上一论文:关于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