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826 浏览:33205
论文导读:
小学数学“理由自主解决”是以小学数学理由为研究对象,通常情况下,小学生遇到的较多的是人们已经设计好的应用题。由于这类题目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在解答时学生需要经历复杂的思维过程,并综合运用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及计算技能,所以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发现理由,自主探索和解决理由,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这样一种具有复杂思维过程的应用题,要遵循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规律,并结合应用题本身的特点,改革教材和教法,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理由贴近学生生活;化难为易,大面积提高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一、增加实践操作,提高应用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力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往往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留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索。
如在教学“有一个隧道长3500米,一列长500米的动车以每秒50米的速度开过这座隧道?动车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这道应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行程应用题时,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往往将它列为“3500÷50”。如果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用课本、文具盒在课桌上搭起一座“隧道”,用钢笔比做动车,自己演示一下火车过隧道情境,学生就会很快弄清动车到什么地方才算全部过隧道,为什么计算总路程时要把动车自身的长度也计算在内,明白了为什么要用(3500+500)÷50的道理,从而解决了疑难症结,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应用题的乐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避开空洞说教

虽然数学“理由自主解决”要解决的是来自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许多新数学理由,但由于教科书中的应用题是编写者根据人们平时所见“编”出来的,是理论上、理想中的情节。小学生受知识水平、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融入理由情境之中,以致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晦涩难懂。如果教者在教学中把理由的情节创设在学生实际生活中,让这些数学理由贴近他们的生活,也许会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理由的理解。如教学“粉刷面积”应用题时,学生对于要扣除哪一部分的面积难以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扣除,该扣除多少,如果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室四周,并说说哪些是要粉刷成白色的,整体上是什么形状,再让他们与课本中的例题作比较,找出异同点,学生就会发现现实中的墙壁的粉刷面积与理想化的计算会有一定的差别,教室的地面也有粉刷,只不过是用灰色水泥,而且天花板的粉刷面积也不是平面,肯定要比计算出来的结果多,这比生硬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了。

三、加强灵活运用,少些生搬硬套

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策略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灵活的解题习惯和再创造的策略。应用题最常用的解答策略是分析法和综合法,“理由自主解决”这样开放的、自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开只用这两种策略分析和解答例题给学生做示范,而要教学生如何运用这两种策略自主地探索解题策略和创造性地解决理由。学生在实践中如果只是顺向或单向考虑,思维常常会受阻,但如果引导他们采用分析综合联用法,分别从已知条件和所求理由两边出发,向中间条件逼近,就较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如果结合假设法、对比法、转化法、代数法等解题策略,那就可以在思路受阻时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技巧性。如解答“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1个木箱和2个纸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这样的应用题,如果单纯借助分析法和综合法,解题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引导学生采用转化法,把条件中的2个木箱转化成为4个纸箱或是把6个纸箱转化成3个木箱,那么就可以分别用300÷(2x2+6) =30(双)和300÷(2+6÷2)=60(双)求出纸箱和木箱装球鞋的双数了。

四、多些分层要求,少些平分秋色

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魄机会,“理由自主解决”也不例外。但是俗话说:“十个指头自长短。”一个班级学生也一样,他们总会存在着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操作技能、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如果对全班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必定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好”的现象。特别是应用题,简单的应用题对优生来说可谓易如反掌,可对后进生来说,也许就不那么轻松了,更不用说对付那些稍复杂的应用题了。基于此,我们可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因素,把程度相同的学生按差、中、优的级别编成A组、B组和C组。学习新的知识后,也把应用题分为A、B、C题型,即纯粹模拟迁移的基础题、基础知识的延伸题和综合性的提高题(加深题),同时要求A组学生完成A题,B组学生做A+B题,C组学生则需完成A+B+C题。这样无论是从题量还是从题目的难易程度上都能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
总之,应用题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环境,力图让应用题的情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使学生从接触应用题的第一天起就能拉近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发现理由、自主解决理由,从而增强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性理由的综合素质。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sxlw/lw24693.html上一论文:关于的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出“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