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独立学院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调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39 浏览:71199
论文导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面对的实际情况,并以作者所处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为背景,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办学条件、生源特点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发展目前状况进行分析,说明调整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创建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倡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计算机专业 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培养
一、引言
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是高等教学体制及其模式的重要补充,此后独立学院快速发展,使得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剧增。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生源条件、办学基础及社会认同等种种因素,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专业竞争优势正在减弱,就业率急剧下降,另外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计算机人才需求量加大,更令计算机专业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于尴尬之境,计算机专业教师有必要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目前状况和前景进行必要探讨,对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提出些许倡议,希望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人才提供些许帮助。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目前状况分析

1.国家和区域信息化发展增大了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我国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西咸新区的建立、韩国三星电子以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高端存储芯片项目进驻古城西安等一系列项目的推进,所有这些都将决定西北地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2.计算机专业人才面对着供求矛盾。虽然需求很大,但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甚至抛弃所学专业,专业自豪感逐渐降低。通过深入调研得出,导致就业困难并不是因为毕业生数量太多或素质太差,也不是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减少,反而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可是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相应工作,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不够强,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3.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交流、调研、对毕业生回访等方式得出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首先看中人才“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其次是“工程思想和知识整合能力”;第三是“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环境能力”;第四是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最后要求人才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意识。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用人单位都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作为参考因素,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4.计算机的专业优势正逐渐减弱。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计算机一直是各高校的热门专业,是不少优秀考生及家长的首选,可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人数却门可罗雀,有时要通过专业调剂才能保证生源,更有甚者,一些高校不得已对该专业进行停招。究竟什么理由导致计算机专业处于如此尴尬之境呢?经过深入调研和探讨后,我们了解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表现出实践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完善、未能体现出专业优势是根本理由。

三、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粗浅认识

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制定不同培养规格,这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特征不明显理由的有效途径。结合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及我院处在国家信息化建设及西咸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为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设计出符合我院自身实际、面向西北区域、辐射全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服务基础经济的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2.强化实践能力任重道远。必须突破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强化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整合交叉学科的能力,不仅让毕业生懂得基础理论,更具有工程思想及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转化能力,彻底转变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毕业生的看法。
3.培养综合素质刻不容缓。不仅用人单位强调学生的整体素质,纵观现在社会和大学校园的种种现象,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正逐渐遗弃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感忧虑。应将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及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身为人师的社会责任,是计算机专业的出路,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四、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倡议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应该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在此对我院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提出几点倡议。
1.调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优秀公民意识、良好职业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的合格人才。
2.通过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企业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能很好地服务于所需行业的实用型人才。
3.通过数学建模、电子信息技术大赛等活动,培养不仅具有驾驭本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具有整合交叉学科知识能力的探究型人才。
4.通过诵读经典、缅怀先烈、心理剧大赛、校园服务队等一系列课余活动,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抗挫折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的实用型人才。
5.通过毕业设计、专业综合设计、参加教师的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具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和适应环境能力、符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语
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和计算机专业面对的窘境,从本院实际出发,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目前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调整专业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培养模式的调整给出了几条倡议,希望对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和社会适应能力,推动计算机专业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彭义春,李奇,叶贤良.浅谈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
[2]李德新,李虞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3.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sjbdlw/lw36640.html上一论文:探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外廓尺寸测量系统与应用